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1
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 1
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2
第四节 工作条件及研究程度 3
一、工作条件 3
二、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3
三、研究程度 3
第五节 任务完成情况 5
第六节 质量情况 8
第二章 地层 10
第一节 元古宙地层 11
第二节 泥盆纪地层 12
第三节 石炭纪—二叠纪地层 13
一、昆南构造混杂带 13
二、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带 14
第四节 晚二叠世—三叠纪地层 18
一、巴颜喀拉山群 18
二、汉台山群 42
三、苟鲁山克措组 45
第五节 白垩纪地层 55
第六节 古—新近纪地层 58
一、古—始新世沱沱河组(Et) 59
二、渐新世雅西措组(ENy) 63
三、中新世五道梁组(ENw) 70
四、查保马组(EN?) 72
五、湖东梁组(NQh) 74
第七节 第四纪地层 74
一、中更新世冰碛(Qpgl 2) 74
二、晚更新世沉积(Qp3) 74
三、全新世(Qh) 76
第三章 岩浆岩 79
第一节 蛇绿岩 79
一、地质特征 79
二、岩石学特征 81
三、蛇绿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81
四、蛇绿岩时代 87
五、蛇绿岩的生成环境 88
第二节 侵入岩 89
一、侵入体特征 89
二、成因类型分析 100
三、构造环境判别 101
第三节 火山岩 104
一、三叠纪火山岩 104
二、新生代火山岩 106
第四节 脉岩 129
第四章 变质岩 136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136
一、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基底——宁多群 136
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巴颜喀拉山群 140
三、区域动力作用变质形成的岩石 140
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 145
一、糜棱岩类 146
二、碎裂岩类 146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 146
第五章 地质构造与构造发展史 148
第一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48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148
二、断裂 148
三、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149
第二节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150
一、概述 150
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151
三、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151
第三节 褶皱构造 157
一、昆南马尔争组褶皱 157
二、巴颜喀拉山群前陆盆地褶皱 157
三、古—新近纪褶皱 159
第四节 断裂构造 160
一、继承性活动断裂 160
二、分界断裂 162
三、一般断裂 163
四、脆韧性剪切带(F1) 167
五、节理劈理 168
第五节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169
一、测区内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迹象 169
二、新生代沉积盆地 172
三、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173
第六节 构造阶段及其演化 176
一、元古宙造山前基底形成阶段 176
二、海西—印支期主造山演化阶段 176
三、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 178
第六章 遥感地质 179
一、遥感地质工作程序和方法 179
二、区域地质解译 181
三、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187
第七章 矿产及国土资源概况 188
第一节 概况 188
一、前人工作程度 188
二、本次工作程度 188
第二节 矿产各论 188
一、马兰山锑、金矿点(K1) 188
二、西金乌兰湖北铁矿点(K21) 192
三、楚玛尔河铜铅矿点(K20) 192
第三节 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193
第四节 找矿远景区的确定 194
一、兴军山—马兰山金、锑找矿远景区 194
二、楚玛尔河上游盐类找矿远景区 194
三、五雪峰钨、锡成矿有利地段 194
第五节 国土资源状况简介 195
第八章 结论 198
一、项目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198
二、存在问题 199
主要参考文献 200
图版说明及图版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