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定学的概念 1
第一节 禅定、瑜伽、三昧、止观的概念 1
第二节 定学在佛学中的地位 9
第三节 禅法的分类 16
第四节 学佛修行之目的乃至人格的完善 23
第二章 禅修与静坐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34
第一节 禅修与静坐是一种基本修养法 34
第二节 禅修静坐与生理心理的关系 39
第三节 禅修静坐前的准备 42
第四节 依止师的选择 47
第五节 禅修静坐者的行为制约 51
第三章 禅修静坐的姿式和调身运动 56
第一节 禅修静坐的一般姿式 56
第二节 七支坐法 59
第三节 头部运动及手臂伸曲的禅修方法 63
第四节 站立、行走、躺卧的禅修方法 71
第五节 呼吸的调整 85
第四章 小乘佛教的定学 89
第一节 佛教定学的源流 89
第二节 四禅八定 95
第三节 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 100
第四节 十遍处、九次第、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四无量心观、四念处 107
第五节 十六特胜观 113
第六节 通明禅 122
第七节 四向四果 123
第五章 大乘佛教的定学 127
第一节 念佛禅与实相禅 127
第二节 六妙法门与金刚诵数息法 134
第三节 止观双修 141
第四节 还与净的修法 148
第五节 禅宗的参究法门 150
第六节 禅修静坐与陀罗尼 161
第六章 禅修行者的加行与身心的变化 173
第一节 加行位 173
第二节 禅修行者身心的变化 177
第三节 治病与饮食的调治 182
附:《牧牛图颂》与《牧象图》 189
再版后记 215
编后记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