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儒学思想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来著;翟奎凤选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7543195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陈来先生三十多年来儒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儒学与现当代、古典儒学新诠、论现代新儒家、国学论衡等方面展示了作者的文化观、儒学观和国学观,展现了新时代儒家思想在实践智慧方面作出的新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修订版新增了中华文明与核心价值、仁学本体论等内容。

陈来先生儒学思想访谈录(代序) 1

第一部分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3

“五四”文化批判的基本偏失(1987) 3

传统思想复兴的最大条件就是现代化(1987) 3

论“五四”激进功利主义(1988) 4

东西古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1988) 6

内在价值的普遍性与连续性(1988) 8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1988) 9

“五四”儒家批判的历史评价(1988) 10

“文革”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1991) 12

“后文革时代”的文化激进主义(1991) 15

困境意识与相互依赖——评墨子刻《摆脱困境》(1992) 16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东亚传统——贝拉《德川宗教》读后(1997) 19

和而不同,多元共存(1998) 20

跨文化研究的视角——评于连《迂回与进入》(1999) 21

世纪之交话传统(1999) 24

现代性与传统性中的中国哲学(2002) 27

走向真正的世界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普遍性(2005) 30

文化全球化:变“西方化”为“世界化”(2005) 32

价值的多元普遍性(2005) 34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西方化问题(2010) 37

启蒙反思是保守主义运动的新阶段(2010) 38

启蒙价值不能完全否定(2010) 40

启蒙主义运动与保守主义运动平行发展和良性互动(2010) 41

什么是现代化?——东亚之行随笔(2011) 42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文化传承(2011) 45

文化传承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2011) 46

追寻“继续启蒙”和“反思启蒙”的平衡(2011) 47

“东西”之外,还有“古今”(2013) 49

儒家能否提出一种新普世价值(2013) 51

结构论视域下的多元普遍性(2013) 52

第二部分 儒学与现当代 57

未来儒学发展,不需要高度思辨的哲学运动(1987) 57

儒学的泛道德化问题(1988) 58

多元文化结构中的儒学(1988) 59

儒学的重新定位(1988) 61

儒学应为中国人价值观的重要来源(1988) 62

儒家思想与现代性(1994) 64

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1994) 65

世俗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1994) 66

儒教与市场工具理性(1994) 69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1996) 70

先秦儒家比较接近自由派(1996) 71

儒家可以接受怎样的人权话语(1996) 72

儒学在现代中国遭到全面放逐(1997) 73

儒学在近现代为何不断受到关注(1997) 75

近现代儒学的困境(1997) 76

儒学并未死亡(1997) 78

亚洲价值(1998) 79

宋明仁说的生态面向与现代诠释(1998) 80

儒士与专业化知识分子(2002) 82

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2005) 84

民间草根在中国文化热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2007) 86

儒家社会实践的新考验(2007) 86

孔子与当代中国(2007) 87

中日韩三国儒学的个性(2007) 89

道德的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2009) 90

儒家与基督教的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2010) 91

20世纪儒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意义(2010) 93

大学与现代儒学发展(2010) 93

现代教育与儒学教化(2010) 96

儒家的治国思想(2010) 98

儒家的人生观(2010) 102

儒学与当代中国(2010) 105

儒学在20世纪遭受到四次大冲击(2011) 107

百年儒学的五次自我建构(2011) 109

儒家与本土宗教的会通(2011) 113

孔子塑像立在国家博物馆是积极的(2011) 115

政治文化的再中国化与儒学复兴(2011) 117

儒学复兴的运势(2012) 117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2012) 120

当前新儒学的三种存在方式(2013) 122

儒家的身体意识与当代器官捐献伦理(2013) 124

第三部分 古典儒学新诠 129

儒家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1987) 129

儒家伦理的体与相(1988) 130

经典与权威(1989) 131

圣人与道统(1989) 133

经典与解经(1989) 135

价值与传统(1989) 137

“有”与“无”:价值关怀与超越苦恼(1991) 141

蒙学与世俗儒家伦理(1994) 143

韦伯忽略了世俗儒家文化(1994) 145

“和”的五个层次(1994) 146

以和为用,以仁为体(1994) 148

近代以来的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1995) 150

原始儒家经典中的上帝观(1998) 152

儒家思想与“内在超越”(1998) 153

儒家经典体系的三个阶段(1998) 155

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1999) 156

古典儒家“礼”的六种意义(1999) 157

“礼之本”与“礼之文”(1999) 158

礼的精神(1999) 159

“礼”的性格和表现(1999) 160

宋明礼学与古礼的历史演变(1999) 162

礼的社会模式(1999) 163

“礼”作为国家间交往准则的意义(1999) 165

孔子与早期儒家伦理的特质(2002) 166

“好学”的重要性(2005) 168

道的追求始终是君子之学的目标(2005) 169

圣人可学(2005) 170

为己之学(2005) 171

成人之道(2005) 172

古典教育的共通宗旨(2005) 172

儒家教育的根本目标(2005) 173

人性说在儒学传统中的地位(2005) 174

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政治特点(2006) 175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主题:天民合一(2006) 177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主题:天德合一(2006) 178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主题:天礼合一(2006) 179

朱熹与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2007) 180

宋明理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出现原因(2007) 181

船山学与宋明理学的关联(2009) 183

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2009) 183

什么是儒家文化(2010) 186

孟子德性论(2010) 189

朱子学的现代意义(2011) 191

阳明学的现代意义(2011) 194

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2014) 195

朱子致力传承与创新(2015) 197

朱子论道德(2015) 199

朱子学对社会风俗的改善(2015) 201

第四部分 论现代新儒家 205

冯友兰文化观的建立与发展(1992) 205

马一浮哲学的体用论(1993) 205

新理学与现代性思维的反思(1994) 206

梁漱溟与韦伯中国文化观之比较(1994) 208

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1996) 210

梁漱溟早期的文化观(1998) 210

梁漱溟是儒家色彩的社会主义者(1998) 212

梁漱溟的思想是进步的(1998) 213

梁漱溟是“五四”精神的一部分(1998) 214

冯友兰论情感(2000) 215

评熊十力的哲学(2001) 216

熊十力哲学的意义(2001) 218

儒学护法张岱年(2004) 219

梁漱溟的权利观与伦理观(2004) 220

冯契哲学的特点(2006) 221

梁漱溟与密宗(2009) 223

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2013) 224

新儒家之后,儒学何为(2013) 225

评冯友兰的新理学(2014) 227

第五部分 国学论衡 231

90年代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1995) 231

“国学”与21世纪中国(1995) 232

国学热与国学研究(2007) 235

“求新的世界眼光”造就了清华国学研究院(2009) 236

老清华国学院“中西融合”的文化观有待发扬光大(2009) 239

老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不可复制的(2009) 241

近代“国学”观念的嬗变(2009) 243

“国学”概念的三种意义(2009) 244

作为研究体系的“国学”演进的三个阶段(2009) 246

国学研究背后的文化观很重要(2009) 247

冯友兰与后国学院时代的清华文科(2009) 248

张岱年与清华国学院的文化观是一致的(2009) 249

胡适国学研究的局限(2010) 249

如何看待国学热(2010) 250

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2011) 254

第六部分 中华文明与核心价值 259

中华文明的哲学宇宙观(2012) 259

关联性思维与中国宇宙观(2012) 259

关联思维:从汉代的元气论到宋明理气论(2012) 260

气的哲学与中国宇宙论的结构特色(2012) 261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阴阳观念(2012) 262

生生日新的宇宙观(2012) 263

“理”:关系的调控(2012) 265

儒家与中华文明主流价值(2012) 266

责任先于自由(2012) 267

义务先于权利(2012) 268

群体高于个人(2012) 269

和谐高于冲突(2012) 271

追求多样性的和谐(2012) 272

天下大同的世界意识(2012) 273

第七部分 仁学本体论 277

仁学本体论及其时代意义(2014) 277

熊十力的哲学本体论最具开发前景(2014) 278

先秦的仁说(2014) 279

汉代的仁说(2014) 280

仁体与天地之心(2014) 280

万物一体即是仁体(2014) 281

阳明学:心本体与仁本体(2014) 282

当代儒学仍应发挥仁体共在之义(2014) 283

朱子思想中的生机论意识(2014) 284

朱子学总体上是仁学(2014) 285

儒家的生生之仁指向的是人生之乐(2014) 285

仁体的显现历程(2014) 286

仁构成了本源性的关联世界(2014) 286

仁爱优于一切(2014) 287

仁学本体论与熊十力实体论的区别(2014) 289

实体、道体、仁体(2014) 290

程颐的仁说不合于儒学主流(2014) 290

朱子不认同程颐,主张以爱推仁(2014) 291

气论对朱子仁学的影响(2014) 291

熊十力后期哲学的意义(2014) 292

梁漱溟与仁学本体论建构失之交臂(2014) 293

评李泽厚:从情本体到仁本体(2014) 294

儒家“新四德”(2014) 295

仁与平等(2014) 296

仁与自由(2014) 297

仁与公正(2014) 298

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的传统(2014) 299

修订版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