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1
序二 3
序三 5
凡例 7
综述 1
大事记 5
卷一 地理、建置、人口 41
第一章 地理 43
第一节 境域 43
第二节 土壤 43
第三节 水系 44
第四节 气候 46
第二章 建置 47
第一节 隶属沿革 47
第二节 建置沿革 47
第三节 行政区划 48
第四节 行政村 54
第三章 人口 58
第一节 人口总数 58
第二节 人口构成 60
第三节 暂住人口 64
第四节 计划生育 64
第五节 姓氏 65
卷二 政权 67
第一章清、民国政府 6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9
第二节 议会 69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70
第一节 选举 70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71
第三节 人大主席团 73
第三章 人民政府 75
第一节 领导机构 75
第二节 所辖部门 77
第三节 政绩 77
第四节 基层组织 79
卷三 政党 团体 8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83
第一节 党的地下活动 83
第二节 党的组织机构 83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 85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 86
第五节 各个时期的主要活动 88
第六节 党员 89
第七节 纪律检查 90
第八节 统战工作 91
第二章 群众团体 92
第一节 工人团体 92
第二节 农民团体 92
第三节 青年团体 93
第四节 妇女团体 94
第五节 老龄团体 95
第六节 残疾人团体 95
卷四 公安 司法 97
第一章 公安 99
第一节 机构 99
第二节 治安 100
第三节 户籍管理 103
第四节 外来暂住人口管理 104
第五节 消防 105
第二章 司法 107
第一节 民事调解 107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08
第三节 法制宣传 109
第四节 法律服务 110
卷五 民政 外事 111
第一章 民政 113
第一节 赈济救灾 113
第二节 优抚安置 114
第三节 下放职工和知识青年安置 116
第四节 社会福利 117
第五节 殡葬工作 120
第六节 婚姻登记 121
第二章 外事 123
第一节 来访 123
第二节 出国进行农业技术交流 131
第三节 出国考察访问 133
第四节 中日合作园艺场 133
卷六 军事 135
第一章 兵役 137
第一节 募兵抽丁 137
第二节 征兵 137
第二章 地方武装 139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地方武装 139
第二节 人民武装 139
第三章 兵事 141
第一节 齐卢战争 141
第二节 一·二八抗战 141
第三节 八一三抗战 142
第四节 解放真如的战斗 144
卷七 农副业 147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149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14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49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50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52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53
第二章 蔬菜生产 155
第一节 耕地和劳动力 155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56
第三节 蔬菜品种和良种繁育 158
第四节 设施栽培 165
第五节 水利建设 168
第六节 农业机械 171
第七节 植物保护 173
第八节 肥料 174
第九节 科技队伍和科技应用 176
第十节 蔬菜销售和产量产值 178
第十一节 管理机构 181
第三章 副业 182
第一节 家畜 182
第二节 家禽 188
第三节 食用菌 190
第四节 种植业 191
第五节 水产 193
第六节 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 193
第四章 粮棉生产 195
第一节 粮食 195
第二节 棉花 195
卷八 工业 197
第一章 手工业和私营工业 199
第一节 手工业 199
第二节 私营工业 200
第二章 集体工业 202
第一节 乡(社)办工业 202
第二节 村(大队)办工业 205
第三节 队(生产队)办工业 208
第四节 校办工业 210
第五节 民政福利工业 210
第三章 联营工业 211
第一节 国集联营 211
第二节 集集联营 212
第三节 中外合资 212
第四章 经营管理 213
第一节 领导机构 213
第二节 经营 213
第三节 管理制度 213
第四节 经济责任制 214
第五节 人才培训 215
第六节 乡、村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216
第五章 工资福利 218
第一节 工资 218
第二节 福利 219
第六章 工厂、产品选介 220
第一节 工厂选介 220
第二节 产品选介 221
卷九 财贸 金融 225
第一章 商业 227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27
第二节 国营商业 228
第三节 集体商业 229
第四节 集市贸易 232
第二章 粮油管理 234
第三章 仓储旅馆业 235
第一节 仓储 235
第二节 旅馆 235
第四章 房地产 237
第一节 地产 237
第二节 房产 238
第五章 金融 239
第一节 民间借贷 239
第二节 金融机构 239
第三节 储蓄信贷 240
第四节 债券 242
第五节 保险 243
第六章 财税 244
第一节 财政 244
第二节 税收 245
卷十 交通 邮电 249
第一章 道路 251
第一节 铁路 251
第二节 公路 252
第三节 农村道路 255
第二章 桥梁 258
第一节 铁路立交桥 258
第二节 跨河道桥梁 258
第三章 运输 262
第一节 陆上运输 262
第二节 水上运输 264
第四章 交通管理 266
第五章 邮电 267
第一节 邮政 267
第二节 电话 267
卷十一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体育 269
第一章 科技 271
第一节 科技机构 271
第二节 科技活动 271
第三节 科技成果 272
第二章 教育 274
第一节 旧学 274
第二节 幼儿教育 274
第三节 小学教育 276
第四节 中学教育 281
第五节 职业技术教育 283
第六节 高等教育 283
第七节 成人教育 285
第八节 社区教育 288
第三章 文化艺术 290
第一节 文化设施 290
第二节 群众文艺 291
第三节 民间艺术 292
第四节 有线广播 293
第五节 古迹 294
第六节 地方文献和文录 295
第四章 卫生 298
第一节 医疗机构 298
第二节 医疗制度 301
第三节 妇幼保健 301
第四节 地方病传染病防治 302
第五节 爱国卫生 303
第六节 红十字会 304
第五章 体育 305
第一节 学校体育 305
第二节 群众体育 306
第三节 运动会 307
卷十二 人物 309
第一章 传略 311
第一节 烈士 311
第二节 社会人士 311
第二章 新风范例 317
附录:名录 322
一、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322
二、党政企业事业单位干部(县团级以上)名录 323
三、中共地下党员名录 325
四、先进人物名录 325
卷十三 社会生活 329
第一章 人民生活 331
第一节 收入与分配 331
第二节 家庭 333
第三节 住房 333
第四节 生活状况 334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336
第二章 宗教 337
第一节 佛教和道教 337
第二节 伊斯兰教 339
第三节 天主教 339
第四节 基督教 339
卷十四 杂记 341
一、地名传说 343
二、人物传说 345
三、祠庙传说 346
四、谚语 348
五、歇后语 350
六、民间歌谣 352
七、行话 355
编后记 356
编修审定人员名录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