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序 2
作者序 4
第一章 战地金门的空间营造 14
一、战地社会的建构 14
金门的地理形势与战略地位 14
「反攻复国之跳板,世界和平之前卫」 16
战地社会的特色 19
二、战地空间的形成 24
「地下金门」的建构 24
道路系统与路景 27
反空降樁与反登陆樁(轨条砦) 30
乡村整建计画 33
三、胡琏将军与莒光楼 36
胡琏将军的事迹 36
「毋忘在莒」勒石与莒光楼的兴建 44
第二章 建筑的象征:战地精神与民族形式 52
一、1950年代以前民族形式的建筑风潮 52
双线开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洋楼形式与民族形式 52
十九世纪末期以来西方传教士及建筑师的“在地化”实验性设计 58
1920年代“陈嘉庚风格”的形成:“洋装碗帽” 68
民族形式的大实验场:中山陵与南京首都计画 74
二、莒光楼的建筑形式与象徵表现 88
莒光楼的平面与造型概念:转化自城门楼的做法 88
与莒光楼同时期的厦门民族形式新建筑 102
1950年代金门、厦门两地民族建筑形式之比较 114
三、莒光楼的空间使用变迁从国军英雄馆到历史文物馆 116
金门参访的第一站 122
讴歌莒光楼 126
转型成服务中心 127
第三章 金门印象:莒光楼邮票的发行及其形象推广 130
一、莒光楼邮票的发行 130
第一版的金门莒光楼邮票 131
第二版的金门莒光楼邮票 133
改版自第二版邮票的欠资邮票 135
第三版的金门莒光楼邮票 136
二、莒光楼形象的运用与推广 138
第四章走进观光年代的莒光楼 144
一、风景名胜的莒光楼 144
文人笔下的莒光楼 144
新金门十景(1957年)、廿四景(1967年) 148
二、新休憩区的规划:石雕公园与滨海休憩区 150
石雕公园与滨海休憩区 150
历史建筑的一员 152
角色的转变与再出发 153
附录:两蒋总统与金门莒光楼记事 154
参考文献 158
旅游札记 161
局长跋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