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传入与传播 16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6
一、伯恩施坦主义 17
二、基尔特社会主义 21
三、麦克唐纳主义 24
四、拉斯基的社会改良理论 27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早期传人与传播 29
一、19世纪60—80年代 30
二、19世纪80年代末到1917年 33
三、1917年到20世纪40年代 38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传入的特点 49
一、从日本传来的社会主义思潮夹杂大量社会民主主义成分 49
二、来自欧美的社会主义思潮也包含大量社会民主主义内容 53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分野在中国的表现 5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表现与影响 59
第一节 资产阶级保守派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60
一、中华民国成立前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对资产阶级保守派的影响 61
二、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对资产阶级保守派的影响 65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68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69
二、孙中山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71
三、其他革命派代表人物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74
第三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78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78
二、梁启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81
三、1934年前张东荪与张君劢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83
四、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 92
第四节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对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 102
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表现 103
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表现 106
三、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表现 107
第三章 社会民主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与启示 110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全面危机及其所引发的问题 111
一、近代中国面临的政治危机 111
二、近代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 116
三、近代中国面临的社会危机 119
四、近代中国的全面危机所引发的问题 123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的沉寂与原因 127
一、社会民主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的沉寂 127
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沉寂的原因 134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142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30年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 150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151
一、从社会民主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变 15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157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欧关系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174
一、社会民主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立场与政策 175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社会主义、修正主义思潮的批判 180
三、中国共产党反对和批判修正主义的双重结果 187
四、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社会民主党的正常交往 190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 196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重新兴起 197
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与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197
二、从民主社会主义重回社会民主主义 200
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党际关系的建立 205
第二节 苏东剧变后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与争论 215
一、民主社会主义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 216
二、中国各界对社会民主党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回应 222
第三节 世纪之交关于“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争论 230
一、倡导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个别主张 230
二、对民主社会主义根本否定的观点 233
三、主流观点:民主社会主义可资借鉴,不能照搬 234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社会民主主义挑战 240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241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当今世界的流行及原因 241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45
三、辩证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249
四、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258
第二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63
一、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263
二、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新视角 270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75
参考文献 284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