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管理年鉴 2013-201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景华,沈志渔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78454
  • 页数:710 页
图书介绍:《中国政府管理年鉴2013~2014》集研究性、资料性、权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为一体,以年度中国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为主线,涉及绩效评估、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等政府管理领域的重要主题,提供了展示中国政府管理重大实践创新成果和理论进展的平台。

第一章 国家治理能力与政府战略管理 1

第一节 理论进展 1

一 分析样本与研究工具 1

二 国家治理研究的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2

三 国家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 4

四 国家治理研究评述 10

第二节 实践创新 10

一 中央层面国家治理改革的实践创新 11

二 地方层面国家治理改革的实践创新 14

三 实践创新评述 1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19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19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 20

《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0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论析》 21

《现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 21

《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22

《改革、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22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转型》 22

第二章 政府绩效管理 24

第一节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进展 24

一 基础理论研究 25

二 管理实践研究 27

第二节 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创新 34

一 中央政府实践创新 34

二 地方政府实践创新 3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43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 43

《政府绩效评估》 43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绩效管理》 43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广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分析》 44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系列: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 44

《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红皮书(2012)》 44

《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年鉴(第2卷)(2012)》 44

《基于数据挖掘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面向江苏四市的探索性研究》 45

《政府绩效管理:国际的潮流与中国的探索》 45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 45

《国家主体功能区整体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45

《“四位一体”: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案例研究》 46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46

《论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46

《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平衡计分卡中国化模式的构建》 46

第三章 公共政策 48

第一节 理论进展 48

一 反思经济理性和发展主义公共政策的限度 49

二 重申公共政策的公共价值 50

三 关注民生政策与社会管理政策创新 51

四 探索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体制、机制 52

五 政策扩散与风险管理成为公共政策研究新亮点 54

六 传统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55

第二节 实践创新 56

一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政策 56

二 “保持定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创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58

三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创新贸易投资政策 60

四 首倡家庭农场——创新农业经营政策(联产承包责任制) 62

五 节能家电补贴——创新发展民生政策(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综合政策) 63

六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政策 6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65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 65

《公共行政执行的中层理论——政府执行力研究》 66

《政府间网络治理: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 66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 66

《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倡导联盟框架解析应用与发展》 67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2》 67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1—2012年卷)》 67

《行政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分析》 68

第四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9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进展 69

一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69

二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71

三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73

四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74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 76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76

二 大部门制改革 81

三 省直管县改革 83

四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85

五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88

六 地方改革特色创新 92

七 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 95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96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2)》 96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3)》 96

《城镇化进程中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9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行政体制研究》 97

《行政体制改革论》 97

《行政体制改革新探索》 9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9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9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98

第五章 政府廉政建设 99

第一节 理论进展 99

一 理论研究在总体上取得重要进展 99

二 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123

第二节 实践创新 124

一 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及讲话精神的学习 124

二 一批腐败高官受到查处 125

三 网络反腐热度不减 126

四 八项规定在十八大闭幕后第一时间出台 127

五 一系列廉政新规颁布实施 127

六 新一轮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启动 129

七 反“四风”取得明显成效 129

八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发布 13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131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3 》 131

《反腐败制度与创新》 131

《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评价机制研究》 132

《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实证研究》 132

《腐败与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132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模式与应用》 133

《当代中国反腐败制度研究》 133

《制度反腐实证分析》 133

《利益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34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改革历程》 134

《民主与腐败治理:一个经验研究综述》 134

《高校廉政研究机构角色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135

《从阶级斗争到制度化构建: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认知及其实践》 135

第六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 136

第一节 理论进展 136

一 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的转型 136

二 府际关系与区域一体化 139

三 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治理 142

四 跨域性公共治理 145

五 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及其他 150

六 理论进展总评 150

第二节 实践创新 151

一 长三角区域跨界环境污染应急联动联盟的实践与创新 151

二 中原经济区的实践与创新 154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的实践与创新 161

四 福建构建海峡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与实践 165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践与创新 171

六 实践创新总评 175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176

《区域治理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 176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 176

《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 177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177

《找回政府:“后新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区域治理探索》 178

《区域地方政府跨界公共事务整体性治理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178

《水利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松辽流域例证》 179

《跨域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式流域治理》 179

《政府生态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与政治锦标赛》 179

《跨界政策网络与区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实践分析》 180

《我国流域治理机制创新的目标模式与政策含义——以闽江流域为例》 180

《府际治理:当代中国府际关系研究的新趋向》 180

《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与管制压力的关系——来自经济模型的验证》 180

第七章 城市管理 182

第一节 理论进展 182

一 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 182

二 城市经济管理 184

三 生态规划与低碳城市 185

四 城市更新与棚户区改造 193

五 城市危机管理研究 198

六 协同治理与多规合一 199

七 理论研究评述 200

第二节 实践创新 201

一 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 201

二 城市经济管理 204

三 生态规划与低碳城市实践 207

四 城市更新与棚户区改造实践 212

五 城市危机管理 218

六 协同治理与多规合一实践 219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223

《构建面向城市群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 223

《环境市政设施的邻避效应研究——基于上海垃圾中转站的实证分析》 223

《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 224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24

《智慧城市与“智慧规划”——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探讨》 224

《低碳城市的构建路径与策略》 225

《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 225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文态——成都开创性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225

《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分析框架》 225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河源、云浮、广州“三规合一”实践与思考》 226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管理 227

第一节 理论进展 227

一 新型城镇化模式创新研究 228

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 230

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文化发展 232

四 新型城镇化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235

五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238

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增长 238

第二节 实践创新 239

一 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实践 239

二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群建设实践创新 240

三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实践 240

四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实践 241

五 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实践 241

六 实践创新总结 242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一卷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与质量评析研究)》 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二卷 城镇化进程中的综合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三卷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4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四卷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与人的城镇化研究)》 244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244

第九章 政府采购管理 245

第一节 理论进展 245

一 政府采购法律建设研究 245

二 政府购买服务问题研究 246

三 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研究 248

四 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和实现研究 249

五 政府采购公开透明问题研究 250

六 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建设研究 251

七 批量集中采购的理论依据研究 252

八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 252

九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254

十 国外政府采购先进经验研究 257

第二节 实践创新 257

一 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落地 258

二 财政部实施新修订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 258

三 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取得新进展 259

四 中国政府购买服务进入实质性阶段 259

五 中国批量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拓展 260

六 广东率先公布首批政府购买服务目录 261

七 天津市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导向功能、引导绿色消费 262

八 北京市创新政府采购模式、节约财政资金 262

九 山东省完善评审专家管理体系 263

十 杭州市全力打造政府采购“廉洁商城” 264

十一 实践创新总评 266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267

《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府采购问题研究》 267

《政府采购与企业自主创新》 268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第2版)》 268

《招标采购管理与监督》 269

《政府采购方法与实务》 269

《政府采购补偿交易研究》 269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化指南》 270

《论政府批量集中采购的理论依据》 270

《我国加入GPA的开放与保护策略选择》 270

《提升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 271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制的缺陷及重构》 271

《广州政府购买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271

第十章 政府管制 273

第一节 理论进展 273

一 政府规制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273

二 政府规制创新研究 274

三 具体领域的政府规制研究 276

四 发达国家经验与国际比较 286

五 理论进展总评 287

第二节 实践创新 288

一 社会组织与社会责任领域 288

二 金融领域 292

三 互联网及其相关领域 295

四 教育、医疗、环保领域 299

五 能源及自然垄断领域 304

六 民生及其相关领域 308

七 实践创新总评 312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313

《政府规制:理论、政策与案例》 31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府规制研究》 313

《行政规制论丛(2012年卷)》 313

《中国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学术年鉴(2013卷)》 314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与政府规制研究》 314

《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 314

《政府规制工具的组合选择:由秸秆禁烧困境生发》 315

《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背景下的政府规制研究》 315

《我国近海渔业管理方式的优化和改进——基于政府规制研究的视角》 315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与实施生态工程的激励机制构建——以制药企业为例》 315

《政府竞争、规制失效与垄断行业高收入来源探析——以中国电力产业为例》 316

《我国政府管制方式的发展与创新》 316

《论政府规制的道德性维度》 316

《政府规制能力的解读与探析》 317

《“限广令”、规制与行政法治——以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业政府规制为比较视角》 317

《快速发展战略选择下的合作社政府规制及其改进》 317

《论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规制的价值逻辑》 317

第十一章 社会管理 319

第一节 理论进展 319

一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319

二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23

三 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325

四 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328

五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332

六 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 334

七 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338

八 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 340

九 理论进展总评 342

第二节 实践创新 343

一 北京市西城区“全响应”机制的探索 343

二 杭州市上城区居家服务的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346

三 厦门市鼓浪屿“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 349

四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党建工作创新实践 351

五 江苏省无锡市:智慧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356

六 青岛市李沧区探索构建社会组织发展的“五个三”新模式 360

七 实践创新总评 361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363

《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 363

《社会组织论纲》 363

《社会的兴起——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 364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364

《社会管理创新八议——基于社会风险视角》 364

《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适应性变革》 365

《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 365

《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向乡村的社会整合》 365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 366

《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 36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及其机制构建》 366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368

第一节 理论进展 368

一 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 368

二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 372

三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373

四 养老保障研究 376

五 医疗保障研究 381

六 住房保障研究 384

七 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386

八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研究 391

九 理论进展总评 393

第二节 实践创新 393

一 社会保障发展战略创新 393

二 企业年金政策创新 395

三 养老服务业发展 396

四 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 397

五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 399

六 医疗保险智能审核系统 402

七 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 404

八 实践创新总评 405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406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经办管理城市实例》 406

《中国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研究:理论基础与框架设计》 406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评估——基于养老金水平的视角》 407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 407

《国际社会保障动态——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408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 408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409

《“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与筹资机制研究》 409

《强制医保制度下无保险人群的健康状况研究》 409

《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研究——基于替代率和相对水平的比较分析》 410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410

《多轨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转型路径》 410

第十三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 412

第一节 理论进展 412

一 绿色经济发展理论进展 412

二 自然资源管理理论进展 417

三 能源管理理论进展 420

四 理论进展总评 432

第二节 实践创新 432

一 绿色经济发展 433

二 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 436

三 能源政策实践与创新 440

四 国际能源政策实践与创新 442

五 国内外合作能源实践与创新 443

六 实践创新总评 444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445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445

《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评述》 445

《全球能源大趋势》 445

《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 446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6

《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模式——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对比研究》 446

《自然资源物权化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导论》 447

《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综述》 447

第十四章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448

第一节 理论进展 448

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48

二 卫生经济管理 451

三 医疗保障体系研究 453

四 医院管理研究 456

五 基层医疗卫生研究 458

六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460

七 应急管理 462

八 理论进展总评 463

第二节 实践创新 463

一 信息惠民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 464

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65

三 农村大病保障扩容 468

四 儿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启动 469

五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开展全国大型义诊活动 469

六 妥善应对H7N9疫情 470

七 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472

八 《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 473

九 实践创新总评 473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474

《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3)》 474

《民生中国——新医改的公益性路径》 475

《医改驶入深水区》 475

《医管之道》 475

《新农合制度下医疗服务利用研究》 476

《公平与卓越:英国卡梅伦政府医改之路》 476

《医院绩效管理》 477

《基于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医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477

《论新医改和扩大内需》 477

《精益医疗》 477

《再造医疗:向最好的医院学管理(实践篇)》 478

《卫生应急管理》 478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信用评价研究》 478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创新》 478

第十五章 教育经济与管理 480

第一节 理论进展 480

一 教育与经济增长研究 480

二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 483

三 教育收益研究 484

四 教育成本研究 485

五 教育财政研究 487

六 教育效率研究 490

七 教育政策研究 491

八 理论研究进展总评 493

第二节 实践创新 494

一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首次实现超4% 494

二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495

三 教育部、中科院启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496

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496

五 国务院发布《教育督导条例》 497

六 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498

七 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专业标准发布 498

八 三部门联合向社会公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499

九 建好“三通两平台”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499

十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500

十一 推进高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500

十二 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501

十三 启动中小学绿色评价 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502

十四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502

十五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 503

十六 首次在全国所有公办高校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504

十七 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504

十八 首次核准部分高等学校章程 切实推进高校依章程自主办学 505

十九 推进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创新 506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507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 507

《县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外部性分析——兼论“以县为主”体制的有效性》 507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及其效率影响》 508

《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 508

《教育公平发展中财政政策的博弈——美国教育财政改革的政策过程研究》 508

《“新机制”实施前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 509

《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2002—2009年》 509

《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成本构成的实证研究》 509

《教育改革的转型与教育政策的调整——基于新中国教育60年来的基本经验》 510

《我国教育科研经费优化配置研究》 510

《有关大学章程认识的若干问题》 510

《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510

《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 511

《大学中两种组织的矛盾与调适》 511

第十六章 公共危机管理 512

第一节 理论进展 512

一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512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一案三制”建设 515

三 公共危机治理:跨区域协同、跨部门协调与多元参与 517

四 专项公共危机管理 520

五 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比较 527

六 理论进展总评 529

第二节 实践创新 531

一 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实践 531

二 事故灾难的危机管理实践 536

三 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实践 541

四 社会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实践 545

五 创新实践总评 549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550

《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 550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及其应对》 550

《应对跨境突发事件——欧盟民事保护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550

《环境污染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协同演化机制——基于信息传播和权利博弈的视角》 551

《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551

《论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基于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理念》 551

《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演化逻辑——基于治理网络的视角》 552

《应对重大社会安全事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设计》 552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体制建设与制度保障》 552

《空气污染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552

第十七章 电子政务 554

第一节 电子政务发展的理论进展 554

一 电子政务的整体性设计 554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治理的模式的新发展 557

三 政府信息公开与利用 566

四 电子民主 570

第二节 电子政务实践进展 573

一 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概览 573

二 中国科学院ARP系统应用探索与实践 576

三 国家林业局综合办公系统 576

四 湖南省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应用实践 578

五 北京市东城区创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 58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584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业务规划》 584

《电子政务发展前沿(2013)》 584

《电子政务》 584

《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584

《2013江苏省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585

《指尖上的“政”能量:如何运营政务微博与微信》 585

《电子政务研究与实践进展》 585

《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案例集》 585

《中国电子政务十年(2002—2012年)》 585

《电子政务需求识别》 586

《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研究》 586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586

第十八章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587

第一节 理论进展 587

一 总体情况分析 587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规划 592

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593

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595

五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与福利 596

六 绩效与绩效管理 598

七 国外经验研究 600

八 发展趋势研究 601

九 2012—2013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 601

第二节 实践创新 601

一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启动、实施保障、评估及进展 602

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606

三 2012—2013年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述评 610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6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6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6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 612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6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613

《试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 613

《大部制改革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选择》 613

《心理契约建构与我国公务员管理的新型策略》 614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及趋势》 614

《建立与完善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基于深圳实践的理论思考》 614

《不同类型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启示——以英国、德国、新加坡为例》 614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基于2001—2011年期刊论文的计量性评估》 615

《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研究》 615

《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战略思考——以新现代泰罗主义的视角》 615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615

《当前人才评价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616

《当下我国人事管理思维应有的预设与阈限思考》 616

第十九章 全球治理 617

第一节 理论进展 617

一 次国家层次研究 618

二 国家层次研究 618

三 地区层次研究 621

四 体系层次研究 622

五 跨层次研究 625

第二节 实践创新 626

一 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和圣彼得峰会 626

二 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与治理 629

三 金砖国家机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635

四 叙利亚危机与全球安全治理 640

五 联合国在利比亚重建中的行动与作用 645

六 全球海洋治理与中国的参与 648

第三节 代表性成果 652

《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 652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美欧三边关系》 652

《全球安全治理与联合国安全机制改革》 653

《全球学的构建与全球治理》 653

《全球安全治理》 653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公私合作关系》 653

《新多边主义视野下的全球治理》 654

《新政治发展观与全球治理困境的超越》 65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全球治理》 654

《中国学者关于全球治理的研究》 654

《全球治理:中国的战略应对》 655

《类文明: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价值共识》 655

附 大事记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