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第一章 绪言 3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3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4
一、夏、商、西周时代 4
二、春秋战国时代 4
三、秦汉时代 5
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5
五、唐代 6
六、宋代 6
七、金元时代 7
八、明代 8
九、清代与民国 9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9
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脏器 11
第一节 阴户、玉门 11
一、阴户 11
二、玉门 11
第二节 阴道、子门 12
一、阴道 12
二、子门 12
第三节 胞宫 13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 14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14
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14
二、脏腑与胞宫 16
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 18
四、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18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19
一、月经 19
二、带下 21
三、妊娠 23
四、产育 23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病理特点 26
第一节 病因 26
一、淫邪因素 27
二、情志因素 27
三、生活因素 28
四、体质因素 29
第二节 病机 29
一、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 30
二、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31
三、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33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34
第一节 四诊要点 34
一、望诊 34
二、闻诊 36
三、问诊 36
四、切诊 38
第二节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 39
一、脏腑辨证 39
二、气血辨证 40
三、常见证型 41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 44
第一节 补肾滋肾 44
一、补肾益气 44
二、滋肾益阴 45
三、温肾助阳 45
四、温阳行水 45
五、滋肾养肝 45
六、温肾健脾 45
第二节 疏肝养肝 46
一、疏肝解郁 46
二、疏肝泻火 46
三、泻肝除湿 46
四、疏肝理脾 46
五、调肝补肾 47
六、养血柔肝 47
七、平肝潜阳 47
八、镇肝息风 47
第三节 健脾和胃 47
一、健脾养胃 47
二、健脾益气 48
三、健脾养血 48
四、健脾扶阳 48
五、健脾利湿 48
六、健脾豁痰除湿 48
七、温中和胃 48
八、清热和胃 48
九、养阴和胃 48
第四节 调理气血 49
一、病在气,以治气为主,治血为佐 49
二、病在血,以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49
第五节 妇科外治法 51
一、妇科外治法的原则 51
二、妇科常用外治法 52
附:妊娠忌服药歌 52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54
第一节 月经期与妊娠期卫生 55
一、月经期卫生 55
二、妊娠期卫生 55
第二节 临产护理与产时卫生 56
一、临产护理 56
二、产时卫生 56
第三节 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 57
一、产褥期卫生 57
二、哺乳期卫生 57
第四节 围绝经期卫生 58
各论 61
第八章 月经病 61
第一节 月经先期 62
第二节 月经后期 66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70
第四节 月经过多 72
第五节 月经过少 75
第六节 经期延长 78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80
第八节 崩漏 83
第九节 闭经 88
第十节 痛经 93
第十一节 经行发热 97
第十二节 经行头痛 99
第十三节 经行眩晕 101
第十四节 经行身痛 103
第十五节 经行吐衄 105
第十六节 经行泄泻 106
第十七节 经行浮肿 108
第十八节 经行乳房胀痛 110
第十九节 经行情志异常 112
第二十节 经行口糜 114
第二十一节 经行?? 116
第二十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 117
第二十三节 经断复来 120
第九章 带下病 124
第十章 妊娠病 129
第一节 妊娠恶阻 130
第二节 妊娠腹痛 133
第三节 胎漏 135
第四节 胎动不安 137
第五节 滑胎 141
第六节 堕胎、小产 143
第七节 胎死不下 146
第八节 异位妊娠 148
第九节 鬼胎 154
第十节 胎萎不长 156
第十一节 妊娠小便淋痛 159
第十二节 胎气上逆 161
第十三节 胎水肿满 163
第十四节 妊娠肿胀 165
第十五节 妊娠心烦 167
第十六节 妊娠眩晕 169
第十七节 妊娠痫证 171
第十八节 妊娠咳嗽 173
第十九节 妊娠失音 175
第二十节 胎位不正 177
第二十一节 过期不产 179
第十一章 临产病 181
第一节 难产 182
第二节 胞衣先破 185
第三节胞衣不下 187
第四节 子死腹中 189
第十二章 产后病 191
第一节 产后血晕 192
第二节 产后血崩 194
第三节 产后腹痛 196
第四节 产后痉证 198
第五节 产后发热 200
第六节 产后身痛 204
第七节 产后恶露不绝 206
第八节 产后小便不通 208
第九节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211
第十节 产后大便难 213
第十一节 缺乳 214
第十二节 乳汁自出 217
附:回乳 218
第十三章 妇科杂病 219
第一节 不孕症 219
第二节 妇人腹痛 223
第三节 癥瘕 227
第四节 子宫脱垂 231
第五节 脏躁 232
第十四章 前阴病 235
第一节 阴痒 235
第二节 阴肿 238
第三节 阴疮 240
第四节 阴痛 242
第五节 阴吹 244
附论 249
第十五章 妇产科基础 249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49
一、外生殖器 249
二、内生殖器 250
三、骨盆 253
四、骨盆底 254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55
一、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255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256
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258
四、性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260
五、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和激素 261
六、中西医月经理论的对应关系 263
第三节 妇科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264
一、妇科体格检查 264
二、辅助检查 266
第十六章 产科概要 274
第一节 妊娠生理 274
一、受精与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274
二、胎儿发育 275
三、妊娠期母体变化 277
第二节 妊娠诊断与产前检查 280
一、早期妊娠诊断 280
二、中期及晚期妊娠诊断 281
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82
四、产前检查 283
第三节 正常分娩 286
一、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286
二、分娩机转 287
三、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289
四、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293
第十七章 妇产科常见疾病 296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96
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96
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00
第二节 闭经 301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309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313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313
二、子宫腺肌病 319
第五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20
第十八章 计划生育 328
第一节 避孕 328
一、宫内节育器避孕 328
二、药物避孕 331
三、其他避孕 333
第二节 输卵管绝育术 334
一、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334
二、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 335
第三节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335
一、药物流产 335
二、人工流产术 336
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 338
附录 方剂索引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