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 从中国到东北对外开放的战略依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靖宇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30456
  • 页数:663 页
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开发文库》出版总序 1

导论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 13

第一编 中国多元化市场取向的战略依托: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 31

第一章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价值取向 31

一 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态势 31

1.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复合性表现 32

2.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原因 33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现实效应 37

4.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消极作用 39

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概观 41

1.欧盟的形成与发展 41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演进 43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区域经济集团化 44

三 世界经济形势给亚太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6

1.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46

2.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制约因素 48

3.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 51

第二章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54

一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背景 54

1.区域性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54

2.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 55

3.APEC不能成为亚洲利益的代言人 55

4.东盟发展还不能代表东亚整体利益 56

5.东亚金融危机成为加快区域合作动力 56

二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因素 57

1.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不稳固使合作不顺遂 57

2.东亚各国经济和社会状况差异大而又难协调 58

3.东亚地区建立统一经济组织令美国深感不安 58

4.东亚地区历史遗留问题也为合作埋下了隐患 59

5.东亚地区缺乏核心大国主导而迟滞合作进程 60

三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态势 61

1.领导人定期会晤有力地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程 61

2.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东亚地区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62

3.立足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地区金融领域已成流动性格局 63

4.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最新进展势头令世人刮目相看 65

四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66

1.加强政治对话,增进相互信任 67

2.加强货币合作,预防金融危机 67

3.培育债券市场,促进共同发展 68

4.开展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69

5.防止地域同化,协同合作双赢 70

第三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态势 72

一 东北亚经济圈的价值定位 73

1.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依据 73

2.东北亚经济圈的成长因素 75

二 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 79

1.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态势 79

2.东北亚地区贸易合作走向 87

三 东北亚经济圈与亚太经济合作关系 95

1.东北亚经济圈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95

2.迎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阶段的操作对策 97

第四章 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依托 102

一 战略依托: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定位 102

1.中国必须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102

2.中国对外开放使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 103

3.中国全方位面向世界开放市场要有战略依托 104

4.中国应以东北亚为依托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104

二 利益原则: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依据 105

1.有利于发挥自身独具的地缘优势 106

2.符合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07

3.决定于经济再上台阶的现实需要 107

4.有利于加强各国经济的互补关系 110

5.有利于实施立足亚太的世界战略 110

6.有利于贯彻稳定发展的既定方针 110

三 战略升级: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取向 111

1.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 111

2.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可靠保证 113

3.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柱 115

4.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116

5.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消除大国间的经济摩擦 117

四 系统操作: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步骤 119

1.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占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应有地位 119

2.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崭新姿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进程 121

3.开发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带动全国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123

4.打破日本雁行模式,以彻底改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 124

5.实行开放型进口替代战略,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 125

第二编 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从东部到中西部开放成一体 129

第五章 面向世界求发展:从封闭状态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129

一 由局部试点到全面展开:中国开放格局的演进与完善 130

1.大胆实践——闽粤两省举办经济特区 131

2.稳步推进——辟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132

3.扩大开放——从海南到上海浦东新区 133

4.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初具规模 135

二 取他人之长固己之本: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与效应 137

1.对外贸易迅速提升 137

2.利用外资从少到多 138

3.经贸领域不断拓宽 140

4.对外开放功能巨大 141

三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145

1.重组对外经贸队伍,迎接新一轮开放挑战 146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量取胜方略 148

3.正确引导外资投向,提高新开发项目档次 149

4.强化国际游资监控,健全防风险预警机制 150

5.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抓紧实施走出去战略 152

第六章 国内开发成格局: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联动发展 156

一 中国面向世界发挥经济特区的启动功能 156

1.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 157

2.经济特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160

3.经济特区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驱动轮” 165

二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历程 169

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 169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积极尝试 172

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显著成就 175

三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存问题 180

1.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表现 180

2.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 185

3.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影响 189

四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192

1.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前提条件 192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所在 196

3.实现东西联动发展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必由之路 198

第七章 从创建东北亚商都到建设“大大连”:邓小平关于要在内地再造“香港”战略构想的积极尝试 204

一 从创建东北亚商都到建设“大大连”的价值取向 205

1.有利于21世纪中国形成“南香港—北大连”的开放态势 205

2.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207

3.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中国对外开放中“南重北轻”的局面 209

4.有利于进一步加速辽宁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 210

5.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东北人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新观念 212

二 从创建东北亚商都到建设“大大连”的既成优势 213

1.大连的历史积淀和城市方位力拔头筹 214

2.大连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215

3.大连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成就卓著 215

4.大连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开发力量雄厚 218

5.大连的投资环境和运作规范日臻完善 219

6.大连的周边地区和国家合作兴趣浓厚 220

三 从创建东北亚商都到建设“大大连”的成功经验 221

1.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努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格局 222

2.加快利用外资步伐,积极扩大境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规模 223

3.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开创对外贸易拉动产业的局面 223

4.加大经济改革力度,争取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 224

5.积极更新产业结构,不断加快产业协调化高级化的进程 225

6.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和科技作为经济腾飞的双翼 226

第八章 中国农村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典范:吉林省德惠市创建与推进东北亚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228

一 德惠市创建东北亚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综合优势 228

1.天然优势使德惠市凸现在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上 229

2.地缘优势使德惠市具有通达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30

3.资源优势使德惠市能够生产加工充足的农畜产品 230

4.设施优势使德惠市在对外招商方面具备客观依据 231

5.科技优势使德惠市孕育出成系列的龙型经济模式 232

二 德惠市创建东北亚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成长态势 233

1.实施优质肉鸡工程,推行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 233

2.启动优质肉牛工程,营造一条龙的农畜产业系统 234

3.运作优质稻米工程,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系列开发 235

4.运作玉米加工工程,提高农产品的梯度增值水平 236

三 德惠市创建东北亚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前景广阔 237

1.德惠市将成为东北农区经济振兴带的启动点 238

2.德惠市将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点 239

3.德惠市将成为东北亚区域农业市场的对接点 240

四 德惠市创建东北亚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推进方案 241

1.突出工业化,抓好“三区”兴“五业” 242

2.提升城镇化,发展中心抓“四镇” 244

3.加速产业化,扶持德大抓“六龙” 245

4.推进民营化,全党带富全民创业 247

5.营造氛围,统筹协调推进“三个文明” 248

6.创优环境,形成合力创新机制 249

第三编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攀升:创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253

第九章 跟从时代步伐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 253

一 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历史定位 253

1.世人瞩目:东北地区振兴经济时机已经到来 254

2.历史考察:东北地区广大民众长期多再多难 255

3.贡献巨大:东北地区过去曾经有过辉煌时期 256

4.多次透支:东北地区至今背着沉重历史包袱 257

5.战略取向:东北地区成为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259

二 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 260

1.历经沧桑:终于导致经济滞后的“东北现象” 260

2.展望未来:跟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步伐 261

3.强化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内的跨国跨省大工程 263

4.政策安排:努力培育东北地区的新经济增长点 264

三 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对策 266

1.东北地区适应国内外新形势努力创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266

2.东北地区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以求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 267

3.东北地区进一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269

4.东北地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针才能逐步改造老工业基地 270

5.东北地区克服封建落后影响以全面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72

第十章 东北经济区重振雄风所面临的基本形势 274

一 东北地区发展经济的综合优势 275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 275

2.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足备 276

3.物质基础雄厚,产业前景广阔 277

二 东北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矛盾 279

1.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矛盾突出,支柱产业出现断层现象 279

2.东北地区经济体制转换滞后,企业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281

3.东北地区传统体制惯性仍在,尚未摆脱粗放经营方式 284

三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286

1.来自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机遇与挑战 287

2.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发展 288

第十一章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290

一 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90

1.历史上形成的广泛联系有利于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济合作 291

2.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使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优势 291

3.丰富的经济资源能够保证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293

4.处于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可在东北亚区域发挥枢纽作用 293

二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 294

1.东北地区对外具有多层次合作体系与多元化合作伙伴 294

2.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全方位开放带 295

3.东北地区把建设多功能中心作为经济开发的重要目标 296

4.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仍处于松散型状态 296

三 东北三省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操作方案 297

1.黑龙江省实施“南联北开”战略,推进边境贸易和三江平原综合开发计划 298

2.吉林省实施“开边通海”战略,推进资源开发与图们江地区合作进程 301

3.辽宁省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推进口岸经济与城市经济大发展 303

第十二章 东北地区要通过经济一体化来集聚整体优势 306

一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06

1.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307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08

3.社会主义本质得以实现的有效形式 310

4.重振东北地区经济雄风的现实需要 311

5.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任务 312

二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现状及基本目标 312

1.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 313

2.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情况 314

3.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315

三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务实性举措 317

1.建立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作组织 318

2.加快建设东北经济现代化的物流网络 318

3.大力开展东北地区多元化的经济联合 321

4.努力培育统一开放的东北地区大市场 324

5.统一制定有东北特点的区域产业政策 326

第十三章 东北地区必须加大开放力度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327

一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完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格局 327

1.加速投资环境建设,增创新的对外开放优势 328

2.注重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东北经济全面振兴 330

3.发挥沿边口岸优势,开展多层次的经贸合作 333

4.启动内陆中心城市,大力增强其功能辐射力 336

二 发挥东北地区的自身优势,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 338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39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体制上的突破 342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344

4.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46

第十四章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推进战略 349

一 东北区域经济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的国外参照理论 349

1.关于区域、区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50

2.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增长理论 351

3.关于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理论 352

二 东北区域经济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的现实定位分析 354

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应当以东亚大市场为依托 355

2.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应当重点选择东北亚合作 356

3.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应当依据国际分工来推进 357

4.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应当考虑产业互补现实性 359

5.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应当坚持共赢的利益原则 361

三 东北区域经济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的具体操作对策 363

1.培植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63

2.选准市场经济主体,做好跨国公司工作 364

3.积聚高等生产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66

4.跟从世界经济潮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67

5.完善科学决策系统,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368

第四编 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开发:促成与东北经济振兴带的联动优势 372

第十五章 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启动中国经济腾飞“第三发射器” 372

一 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与发展的综合因素 372

1.国际背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373

2.国内背景:中国经济建设的全方位展开 375

3.根本动力:环渤海经济开发的内在要求 377

4.政治保证:中央政府的战略与政策扶持 378

二 环渤海经济圈的自身整体优势 380

1.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380

2.工业发达基础良好 381

3.旅游资源丰富迷人 382

4.知识因素优势凸现 384

5.经济外向性水平高 385

三 环渤海经济圈的组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386

1.环渤海经济圈能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 386

2.环渤海经济圈能够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重北轻”的局面 387

3.环渤海经济圈能够缓解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89

4.环渤海经济圈能够激活中国北方的老工业基地 392

第十六章 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本地区内部横向经济联合 394

一 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分析与科学论证 394

1.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分析 395

2.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依据 397

3.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条件 398

4.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399

二 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重大进展与突出矛盾 401

1.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重大进展 401

2.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显著成果 404

3.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突出矛盾 409

三 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 413

1.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战略构想 413

2.环渤海地区联合起来制定整体开发战略的总思路 420

第十七章 大力发展环渤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加强本区域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 432

一 环渤海地区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联系的优势条件 432

1.地缘关系优越,历史交往悠久 433

2.政治对抗缓和,经济趋向合作 434

3.经济互为补充,文化便于交流 437

二 环渤海地区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438

1.天津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439

2.山东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440

3.河北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442

4.大连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443

5.青岛与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 445

三 环渤海地区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联系的重大举措 448

1.改善对外开放条件,完善对外开放格局 448

2.加快引进外资步伐,提高对外开放质量 450

3.大力开发滨海地带,强化对外经贸联系 452

4.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走向世界市场 455

第五编 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方案:从多国合作起步走向世界市场第十八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的价值定位 459

一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的现实依据 459

1.图们江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460

2.图们江地区交通运输潜力巨大 462

3.图们江地区经济互补优势明显 465

二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的目标取向 468

1.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最初设计与逐步完善:从一国提出到世界关注 468

2.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思路模式与现实选择:从各自开发到共同开发 470

3.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基本原则与发展阶段:从平等互利到经济起飞 472

三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的积极作用 475

1.图们江地区开发是实现延边经济腾飞的驱动轮 475

2.图们江地区开发是加速吉林经济振兴的助推器 478

3.图们江地区开发是推动东北经济转轨的催化剂 480

第十九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的进取态势 483

一 中国参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依托 483

1.珲春经济开发区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的先导区 484

2.吉林东西开放带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的关键区 487

3.东北走廊型腹地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的成长区 489

二 俄朝两国参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选择 491

1.俄罗斯以大海参崴规划为起点,努力营造合作开发的投资环境 492

2.朝鲜以自由经济贸易区为窗口,不断增强合作开发的开放意识 494

3.中俄朝以双边经贸合作为基础,积极推动合作开发的整体进程 497

三 有关国家参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取向 505

1.日本:凭借参与合作开发,寻求加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立足点 505

2.韩国:凭借参与合作开发,寻求实现其融入世界经济战略的承载体 508

3.蒙古:凭借参与合作开发,寻求驶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510

第二十章 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模式 514

一 区域关系异常复杂,合作基础依然脆弱 514

1.图们江地区开发是多种矛盾交叉并存下的经济合作 515

2.图们江地区开发是实力落差对比强烈中的经济合作 517

3.图们江地区开发是建设目标互有侧重上的经济合作 518

二 金融合作严重滞后,建设资金尚待筹措 520

1.制约图们江地区国际融资筹资的主要因素 521

2.完善图们江地区国际融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522

3.推动图们江地区国际融资活动的操作方案 524

三 营造良好合作氛围,创建新型开发模式 526

1.营造东北亚良好氛围,促进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 527

2.引入国际法基本准则,规范图们江地区多边开发 528

3.结合中国边界线开发,创新图们江地区发展模式 531

第六编 建设“大大连”走向现代化国际名城:必须注重发挥市场经济先导区作用第二十一章 建设“大大连”走向现代化国际名城: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实施国际化战略 536

一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基地充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拓展功能 536

1.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体制转轨的先导区 537

2.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外引内联的示范区 540

3.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成长区 542

二 注重集聚自身综合优势是大连开发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前提条件 544

1.运作地缘关系,加强周边合作 545

2.依托母城开发,发挥腹地优势 546

3.利用港口条件,打开国际通道 546

4.经济初具规模,据此再造辉煌 547

5.人才形成格局,共创美好前程 548

6.开发政策优惠,养护外商投资 549

三 以招商引资来推进开发是大连开发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本特征 550

1.确立项目中心地位,以内联促外引启动自身建设 550

2.注重把握招商主攻方向,全面加强引资立项工作 551

3.正确运用以外招外策略,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552

4.积极引进关联密切项目,提高开发建设规模效益 552

5.坚持发展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加强外商投资导向 553

6.积极研讨开发建设新形势,实施招商引资新政策 553

四 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是大连开发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价值体现 554

1.注重促成联内引外的“红娘效应”,嫁接中外企业联合运作 555

2.注重促成启外扶内的“孵化效应”,推动国内企业规模发展 556

3.注重促成以外招外的“样板效应”,引导外资企业大上规模 557

4.注重促成创新产业的“发散效应”,带动相关企业创造佳绩 558

五 注重塑造自身完美形象是大连开发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追求目标 559

1.价值取向之一:要使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加大 560

2.价值取向之二:要使区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 560

3.价值取向之三:要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561

4.价值取向之四:要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561

5.价值取向之五:要搞好现代化的新型城区建设 562

6.价值取向之六:要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563

六 从政策性开发向功能性开发转变是大连开发区再造新优势的关键步骤 563

1.大连开发区再造新优势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 564

2.大连开发区再造新优势必须充分挖掘现有的政策潜力 565

3.大连开发区再造新优势可以借助于保税区的某些政策 567

第二十二章 建设“大大连”走向现代化国际名城:依托保税区政策优势拉动腹地经济上新台阶 569

一 对接国内外市场关系必须发挥保税区的延伸功能 570

1.保税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级“推进器” 570

2.保税区是中国“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区 572

3.保税区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衔接的“交汇点” 574

二 大连保税区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中的重要地位 577

1.以保税区为突破口,实现大连城市功能转变 577

2.以保税区为排头兵,提升大连对外开放档次 578

3.以保税区为试验田,加快大连自由港区建设 579

4.以保税区为新引擎,拉动大连市场经济运作 580

三 大连保税区在辽宁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龙头作用 581

1.能够加快辽宁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进程 581

2.能够带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582

3.能够沟通辽宁全省与国际经贸市场信息的交流 582

4.能够切实改善辽宁省引进外资项目运作的环境 583

5.能够为辽宁市场经济成长积累可供参照的经验 583

四 大连保税区要为东北地区经济走向国际市场铺路搭桥 584

1.大连保税区要在新形势下成为东北地区利用外资热点 584

2.大连保税区要发挥政策优势为东北地区企业转轨服务 585

3.大连保税区要运用自身特长促进东北大城市功能转换 586

4.大连保税区要通过加大内部建设力度对接国内外市场 586

五 大连保税区近年来在开发方面已形成配套的有效措施 587

1.在功能开发方面,实施主体带动两翼的操作方案 587

2.在招商工作方面,启动全员目标管理的激励机制 588

3.在市场建设方面,努力营造以商养商的有效环境 589

4.在仓储物流方面,树立既协作又服务的良好形象 590

5.在开发保障方面,争取达到企业满意的基本要求 591

六 大连保税区必须面向21世纪确定新的操作思路 592

1.注重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开发建设的内在规律 592

2.注重发展速度,积极调整功能开发的工作部署 593

3.注重长远需要,积极培养高档适用的复合人才 595

第二十三章 建设“大大连”走向现代化国际名城: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走“质量成长型”道路 597

一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提升功能,托起中国经济腾飞的强劲翅膀 597

1.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述 598

2.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 603

二 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开拓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道路 611

1.汲取国外成功经验,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参照系 611

2.参考先进省市政策,确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点 614

3.依据大连现实情况,决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方向 617

4.明确目标价值取向,构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总思路 620

三 参照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成长经验,构筑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战略框架 623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623

2.国内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629

四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向21世纪的战略进取方案 637

1.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长足进步 637

2.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因素 643

3.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目标取向 644

4.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操作方案 648

五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企业走低成本融资道路的务实性对策 651

1.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向21世纪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651

2.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争取上市必须选择正确的操作方案 653

3.高新技术企业在低成本融资中应当做出务实性的努力 656

后记 在科学研究中开拓人生与事业的理想境界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