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一、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1
二、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2
三、生理学与医学 3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一、新陈代谢 3
二、兴奋性 4
三、适应性 4
四、生殖 5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5
一、神经调节 5
二、体液调节 6
三、免疫调节 6
四、自身调节 6
第四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7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7
二、反馈控制系统 7
三、前馈控制系统 9
第五节 内环境及其稳态 9
一、体液与内环境 9
二、稳态 10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1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 11
一、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1
二、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14
第二节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4
一、被动转运 15
二、主动转运 17
三、胞纳与胞吐 19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20
第四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1
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21
二、膜的被动电学特性 21
三、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22
四、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24
五、细胞的兴奋与兴奋性 26
第五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31
一、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31
二、平滑肌的收缩功能 40
第三章 血液 42
第一节 概述 42
一、血液的组成及血量 42
二、血液的生理功能 43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43
第二节 血浆 43
一、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43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45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46
一、红细胞 46
二、白细胞 51
三、血小板 53
第四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56
一、血液凝固 56
二、抗凝系统 59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60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 62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62
二、ABO血型系统 63
三、Rh血型系统 65
四、输血与交叉配血 65
第四章 血液循环 67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67
一、工作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68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70
三、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类型 71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73
一、自动节律性 73
二、兴奋性 76
三、传导性 79
四、收缩性 82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83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83
二、心脏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84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86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88
五、心力储备 90
第四节 心音(图)与心电图 91
一、心音与心音图 91
二、心电图 93
第五节 血管生理 97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97
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 98
三、动脉血压 102
四、动脉脉搏 105
五、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 106
六、微循环 108
七、组织液 111
八、淋巴液 113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14
一、神经调节 114
二、体液调节 122
三、自身调节 126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126
第七节 器官循环 127
一、冠脉循环 127
二、肺循环 130
三、脑循环 131
第五章 呼吸 134
第一节 肺通气 135
一、肺通气的功能结构 135
二、肺通气的原理 139
三、肺通气功能评价 143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146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46
二、肺换气 147
三、组织换气 150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50
一、氧的运输 151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54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57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起源 157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60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66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168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 168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171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172
一、唾液分泌 172
二、咀嚼 173
三、吞咽 173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75
一、胃液的分泌 175
二、胃的运动 179
三、呕吐 182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82
一、胰液的分泌 182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184
三、小肠液的分泌 186
四、小肠的运动 187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189
一、大肠液的分泌 189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189
三、大肠的运动形式 189
四、排便反射 190
第六节 吸收 190
一、概述 190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92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96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96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196
二、机体能量的储备及其调节 197
三、能量代谢的测定 199
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01
五、基础代谢 202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203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 203
二、体热平衡 205
三、体温调节 209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一、肾脏的功能概述 213
二、肾脏的功能结构 214
三、肾脏的血液循环 216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17
一、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218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218
三、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219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20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221
一、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的部位、途径和方式 222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功能 222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226
一、K+的分泌 227
二、H+的分泌 227
三、NH3的分泌 227
第五节 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228
一、肾脏的浓缩功能 229
二、肾脏的稀释功能 232
第六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32
一、肾内自身调节 232
二、神经调节 233
三、体液调节 233
第七节 血浆清除率 238
一、血浆清除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38
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 238
第八节 尿的排放 240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240
二、排尿反射 241
第九章 神经系统 242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活动的一般规律 242
一、神经元 242
二、神经胶质细胞 246
第二节 突触与接头传递 248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249
二、电突触传递 252
三、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253
第三节 神经递质和受体 256
一、神经递质 256
二、神经递质的受体 259
第四节 神经中枢活动的基本规律 262
一、反射活动与反射中枢 262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62
三、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 263
四、突触传递的抑制与易化现象 264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267
一、脊髓与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 267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268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270
四、痛觉生理 272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4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74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279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82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84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86
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88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288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289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291
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 295
一、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295
二、觉醒和睡眠 298
三、学习与记忆 299
四、语言中枢和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 302
第十章 感觉器官 304
第一节 概述 304
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304
二、感受器的分类 305
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305
第二节 视觉器官 307
一、折光系统的功能 308
二、感光系统的功能 311
三、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315
第三节 听觉器官 317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318
二、传音系统的功能 318
三、感音系统的功能 320
第四节 前庭器官 323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及适宜刺激 323
二、前庭器官的功能 324
三、眼震颤和自主性功能反应 326
第五节 嗅觉与味觉 327
一、嗅觉 327
二、味觉 328
第十一章 内分泌 329
第一节 概述 329
一、内分泌系统 329
二、激素 331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336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336
二、腺垂体激素 340
三、神经垂体激素 345
第三节 甲状腺 347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347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349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352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354
一、甲状旁腺激素 354
二、降钙素 355
三、维生素D3 357
第五节 胰岛的内分泌 358
一、胰岛素 358
二、胰高血糖素 361
第六节 肾上腺 362
一、肾上腺皮质 362
二、肾上腺髓质 366
第十二章 生殖 369
第一节 男性生殖 369
一、睾丸的功能 369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371
第二节 女性生殖 371
一、卵巢的功能 372
二、妊娠 376
三、分娩 378
四、授乳 378
第十三章 离子通道 379
第一节 离子通道的研究方法 379
一、电生理学方法 379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 383
第二节 钠离子通道 383
一、钠通道的类型及其特点 383
二、钠通道的生理功能 384
第三节 钾离子通道 384
一、钾通道的类型及其特点 384
二、钾通道的生理功能 386
第四节 钙离子通道 387
一、钙通道的类型及其特点 388
二、钙通道的生理功能 389
第五节 氯离子通道 390
一、氯通道的类型及其特点 390
二、氯通道的生理功能 391
第十四章 细胞信号转导原理 393
第一节 概述 393
一、细胞信号 393
二、受体 394
三、G蛋白 395
四、第二信使 396
五、蛋白激酶 397
六、蛋白磷酸酶 398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399
一、环核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399
二、磷脂酶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 400
三、Ca2+/CaM-CaMK信号转导系统 403
四、原癌基因与信号转导 404
第十五章 神经内分泌 408
第一节 下丘脑与神经内分泌 408
一、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的结构基础 408
二、下丘脑调节肽 409
第二节 松果体与神经内分泌 413
一、松果体 413
二、褪黑激素 413
第三节 生长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415
一、概述 415
二、生长激素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417
第四节 衰老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419
一、概述 419
二、衰老与神经内分泌改变 419
第十六章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423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环路 423
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与MO/M?环路 424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胸腺环路 424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胸腺环路 425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425
一、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426
二、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427
第三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427
一、免疫系统的感觉功能 428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 428
第十七章 痛觉与针刺镇痛的原理 431
第一节 痛觉产生的原理 431
一、外周痛觉信息的形成与传入机制 431
二、痛觉信息在脊髓水平的整合 433
三、痛觉信息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 435
第二节 痛觉的内源性调制原理 436
一、脊髓对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节段性调制 436
二、脑高级中枢对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 437
第三节 针刺镇痛的原理 440
一、针刺信息的产生与传入 441
二、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 442
主要参考文献 446
生理学常用英文缩写与中文对照 448
生理学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