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 3
1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3
2 支部建在连上 7
3 红旗插上井冈山 10
4 赣南三整保存火种 13
5 湘南起义树立信心 17
6 朱毛会师 20
7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23
8 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26
9 三下永新城 29
10 巩固根据地的湘赣边界党的“一大” 32
11 打败江西两只“羊” 35
12 黄洋界上炮声隆 38
13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1
14 开展土地革命 44
15 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经济封锁 47
16 朱德的扁担 52
17 视死如归的小井红军医院伤病员 55
18 激战井冈山 58
19 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61
2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5
21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 68
22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71
23 井冈山上的娘子军 74
24 “盐”的故事 77
25 坚信革命定胜利 80
长征精神 87
1 方志敏的铮铮铁骨 87
2 于都离别情 90
3 血染湘江水 93
4 黎平转兵 98
5 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 102
6 激战嘉陵江 106
7 四渡赤水出奇兵 110
8 巧渡金沙江 114
9 彝海结盟 118
10 强渡大渡河 123
11 飞夺泸定桥 126
12 翻越夹金山 129
13 北上川陕甘建立根据地 132
14 粉碎张国焘的夺权企图 136
15 沙窝会议上的一场斗争 139
16 确定红军主力东向发展 142
17 草地行 145
18 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149
19 逆境中的朱德总司令 153
20 突破天险腊子口 157
21 奠基直罗镇 161
22 一枪未发过中甸 166
23 无虱不成军 170
24 “四老”长征的故事 173
25 长征队伍中的“左右手” 177
26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80
延安精神 187
1 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187
2 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0
3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194
4 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的名作——《实践论》 197
5 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的名作——《矛盾论》 200
6 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203
7 民主廉洁的陕甘宁边区政府 207
8 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 211
9 处决黄克功 214
10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217
11 “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 221
12 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 225
13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229
14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232
15 百团大战威震敌胆 235
16 重建新四军军部 238
17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241
18 延安整风运动 244
19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 248
20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251
21 毛泽东为“抢救运动”赔礼道歉 254
22 毛泽东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57
23 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61
24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64
25 “窑洞对” 267
26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71
27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75
28 为徐特立祝寿 278
29 “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281
30 领袖是“人民的勤务员” 285
31 领袖们在延安的点滴生活 288
西柏坡精神 294
1 党中央落脚西柏坡 294
2 指导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文献 298
3 “五一节口号”产生的深远影响 303
4 部署夺取全国胜利的城南庄会议 307
5 济南战役开创了夺取大城市的先例 312
6 政治局大院里彻夜的灯光 317
7 毛泽东在树林里办公 321
8 周恩来的茶缸盖 324
9 刘少奇的婚礼 327
10 朱老总的一次视察 330
11 “任胡子”的一天 333
12 “公家的孩子” 336
13 “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 339
14 辽沈战役 343
15 一纸吓退十万兵 347
16 淮海战役 350
17 平津战役 355
18 解放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60
19 接收城市经验 364
20 将革命进行到底 369
21 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完成货币统一 373
22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377
23 “两个务必”警示全党 381
24 戳穿“和谈”阴谋 385
25 “进京赶考”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