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言 1
第一章 概述 5
第一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8
第二节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15
第三节 国外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研究概述 19
第四节 国内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研究现状 24
第五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27
第二章 青少年的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33
第一节 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33
第二节 大学生的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34
第三节 中学生的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43
第四节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结构特点 51
第三章 青少年的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 54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组织与实施 54
第二节 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调查 57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调查 76
第四节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特点 95
第四章 青少年学生的客观心理服务需要 97
第一节 从注重生理健康到注重生活质量 97
第二节 健康相关生活方式评定 99
第三节 生活质量评定 104
第五章 客观健康与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关系 116
第一节 大学生客观健康与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关系 116
第二节 中学生的客观健康与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关系 122
第三节 综合讨论 127
第六章 主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128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128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137
第三节 综合讨论 144
第七章 青少年觉察到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146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147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149
第三节 综合讨论 153
第八章 服务可得性在主观和客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之间的作用 154
第一节 服务可得性在大学生主、客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之间的作用 154
第二节 服务可得性在中学生主、客观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之间的作用 162
第三节 综合讨论 167
第九章 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文化因素 169
第一节 儒家文化的功能及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170
第二节 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表现形式 172
第三节 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满足方式 176
第四节 儒家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 180
第五节 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影响 181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185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85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及意义 198
第三节 对策建议 202
参考文献 205
附录 223
附录1 人口社会学资料 223
附录2 客观健康指标 224
附录3 健康相关生活方式简表 224
附录4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 224
附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 226
附录6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 228
术语表(Glossary) 231
图表索引 233
致谢(后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