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1
学术史的回顾 5
框架和思路 8
第1章 前近代化的山西教育资源 11
1.1 清代山西的传统制度 11
1.1.1 官方教育体制——府州县学及其功能 11
1.1.2 科举养成机构之书院与私塾 16
1.1.3 义学、社学等公益救助性教育机构的艰难运作 20
1.2 传统学校的教育经费筹措 21
1.2.1 官学、廪饩与学田收入——传统教化制度与农业的关系 23
1.2.2 商业利息与书院经费、膏火——书院的科举教育与商业的影响 28
1.3 传统士子的权利、地位与生存条件 44
第2章 近代山西教育的自我调适——以古学书院复兴为例 55
2.1 传统的教育制度面临的挑战 64
2.2 民间士子的古学复兴运动和令德堂的建立 82
2.3 由边缘走向中心的士绅:以近代书院经费管理权的变迁为例 93
第3章 山西新教育的进程 100
3.1 清末民初新学制在山西的确立和实践 101
3.2 新教育经费的筹措:农业社会中的教育现代化 118
3.3 学绅与山西近代教育 129
3.4 在科举与新式教育之间:新旧教育的冲突 147
第4章 山西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164
4.1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世纪初的山西大学 164
4.2 商人与山西近代教育:以常家为例 172
4.2.1 概念的澄清:“儒贾”或者“兼习儒贾” 177
4.2.2 常家的教育经济运作方式 179
4.2.3 常家的教育理念 181
4.2.4 由商向儒的转换 182
4.2.5 常家教育对山西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184
4.3 山西新教育与清末民初教育中心的北移 185
4.4 教会教育与山西新教育 200
4.4.1 天主教与基督教在晋省的传播 201
4.4.2 孔祥熙与铭贤学校 203
从各省学务岁入统计看清末的山西教育(代结语) 206
参考文献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