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日本通货紧缩论争的问题所在 1
1.1 通货紧缩论争中的问题所在 1
1.1.1 没有准确的定义与判断 1
1.1.2 通货紧缩与物价下降的混淆 2
1.1.3 关于通货紧缩原因的诸论点 3
1.2 日美学者的通货紧缩对策论 4
1.2.1 美国经济学者开出的通货紧缩处方 4
1.2.2 日本经济学者的通货紧缩对策主张 5
1.2.3 关于如何增加货币供给的争论 7
1.3 通货紧缩对策主张的问题点 8
1.3.1 没有科学的理论根据 8
1.3.2 “通货膨胀目标策”的问题点 8
1.3.3 “日元贬值诱导策”的问题点 13
1.3.4 发行政府纸币是没有必要的 15
1.5.5 结构改革需要时间 16
第2章 货币理论的误解与缺陷 18
2.1 货币需求量尚未解明 19
2.1.1 货币需求量——一个理论“黑箱” 19
2.1.2 货币需求未解明的原因 20
2.2 货币价值决定问题的未解与误解 22
2.2.1 三种价值理论的共同缺陷 23
2.2.2 对货币价值的误解 24
2.2.3 货币对外价值的误解与误算 25
2.3 货币理论缺陷造成的后果 28
2.3.1 中央银行不知货币需求量 28
2.3.2 中央银行不知货币价值指标 29
2.3.3 中央银行不知均衡汇率 30
2.3.4 过度追求货币数量与轻视货币价值 32
2.3.5 伴随通货紧缩的物价下降是阻止不住的 33
第3章 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误解及其后果 35
3.1 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误解 36
3.1.1 费雪交换方程式中的问题点 36
3.1.2 后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误解与误算 37
3.2 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质与测定困难 40
3.2.1 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质 40
3.2.2 货币流通速度无法计算 41
3.2.3 PT/M、M/PT这两个比率的真实涵义 43
3.2.4 对费雪方程式的矫正 45
3.3 误解货币流通速度的后果 46
3.3.1 货币理论的基石被掩埋了 46
3.3.2 给经济学和经济学者带来的麻烦 47
3.3.3 前人的误解与后人付出的代价 49
3.4 其他理论误解 49
3.4.1 货币乘数的误算 50
3.4.2 信用无限创造理论的错误 51
3.4.3 对利率和利率政策的过大评价 52
第4章 通货紧缩未摆脱的原因 55
4.1 通货紧缩的误诊及其政策失误 55
4.1.1 通货紧缩程度所决定的摆脱难度 56
4.1.2 通货紧缩的误诊与“输血过多” 57
4.1.3 提高消费税与消费需求的衰退 58
4.1.4 缺乏成本意识的景气对策 59
4.2 金融缓和政策无效的原因 60
4.2.1 “零利率政策”和“量的缓和”政策无效的原因 60
4.2.2 银行信贷的收缩 61
4.2.3 货币被巨额国债所吸收 63
4.3 凯恩斯政策的问题点 65
4.3.1 凯恩斯政策自身的问题 65
4.3.2 对利率政策的过大评价问题 67
4.3.3 “流动性陷阱”的实质与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68
4.3.4 重新认识凯恩斯政策 71
第5章 通货紧缩的本质及其原因 72
5.1 对通货紧缩本质的认识 73
5.1.1 通货紧缩是货币不足的现象 73
5.1.2 正常的物价下降与伴随通货紧缩的物价下降的区别 74
5.1.3 近年日本物价持续下降的原因 75
5.2 通货紧缩的现状与问题所在 76
5.2.1 通货紧缩的现状 76
5.2.2 货币量的过剩与不足 78
5.2.3 “货币的偏在”与有效需求不足 78
5.2.4 国债发行无度 79
5.3 泡沫经济崩溃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80
5.3.1 泡沫经济的发生与崩溃 80
5.3.2 股票泡沫发生与崩溃的特殊机制 82
5.3.3 泡沫的崩溃即通货紧缩的开始 84
5.3.4 泡沫崩溃与通货紧缩的传导机制 85
5.3.5 日美两国的泡沫比较 87
第6章 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 89
6.1 货币量的过剩与不足的解决对策 90
6.1.1 恢复货币量的均衡 90
6.1.2 应废除“限额支给存款”制度 92
6.1.3 促进泡沫商品的收缩 95
6.2 “货币的偏在”的调整对策 96
6.2.1 调整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97
6.2.2 建立高额纳税者的表彰制度 98
6.2.3 削减财政支出 99
6.2.4 政府可借用银行的过剩资金 100
6.2.5 不良贷款的最终处理措施 101
6.3 民间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02
6.3.1 促进物价下降与消除需求不足 102
6.3.2 减少过剩供给缩小需求缺口 103
6.3.3 采取“减薪不减员”和“轮休制度” 104
6.4 恢复“存款无利息”制度 105
第7章 中央银行的使命与政策操作 107
7.1 重新认识中央银行的使命 107
7.1.1 中央银行的本来使命 107
7.1.2 金融政策反复失误 109
7.1.3 金融政策与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110
7.1.4 金融政策的限界 111
7.2 日本银行的政策操作 112
7.2.1 超低利率政策与“零利率政策” 112
7.2.2 “量的缓和”与无限制购买国债的后果 113
7.2.3 日本银行的“舍身行为”——购买银行所持股票 114
7.2.4 外汇市场干预与市场投机的本质区别 116
7.3 外汇市场干预及其效果分析 117
7.3.1 巨额外汇干预的背景 117
7.3.2 日银充当着外汇干预资金钱包的角色 118
7.3.3 频繁的外汇干预与效果质疑 120
7.3.4 巨额外汇干预及其潜在风险 122
7.3.5 外汇干预的问题点 123
第8章 经济学的危机与经济学者的使命 125
8.1 问题的提出 125
8.1.1 经济学面临着危机 126
8.1.2 经济学者的悲哀 128
8.2 经济学的危机根源 129
8.2.1 经济学的复杂性及其理论误解 129
8.2.2 货币理论的缺陷与价值观的混迷 130
8.2.3 经济学研究中的问题 131
8.2.4 经济学教科书与教学中的问题 133
8.3 经济学的主题与经济学者的使命 135
8.3.1 经济学的主题与经济均衡 135
8.3.2 学者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 136
8.3.3 经济学者的使命 139
参考文献 142
附录Ⅰ 《货币均衡新说》中的方程式、计算式、均衡等式 150
附录Ⅱ 日本泡沫经济和通货紧缩期间货币政策变更轨迹 152
附录Ⅲ 日本经济高增长时期人为的低利率政策的再探讨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