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321848
  • 页数:7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中国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对策,以及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等部分。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对策,为气候公约的履约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及决策支持。

第一部分 中国的气候变化 3

摘要 3

第一章 科学认识气候变化 7

提要 7

1.1天气、气候和气候系统 7

1.2气候变化的驱动力 10

1.3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和预估 15

1.4 IPCC评估报告的影响和未来工作 19

第二章 辐射强迫与气候变化归因 23

提要 23

2.1辐射强迫、全球增温潜能与温变潜能 23

2.2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 25

2.3大气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 27

2.4大气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 31

2.5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辐射强迫 32

2.6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归因 34

第三章 观测的中国气候和东亚大气环流变化 38

提要 38

3.1近百年中国的温度变化 38

3.2近百年中国降水量的变化 42

3.3东亚大气环流变化 47

3.4云、辐射与对流层温度变化 55

3.5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的联系 58

第四章 现代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63

提要 63

4.1极端降水事件 63

4.2极端气温事件 68

4.3热带气旋和台风 72

4.4低能见度事件 73

4.5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评估 76

第五章 冰冻圈变化 79

提要 79

5.1冰川变化及影响 79

5.2冻土变化及影响 84

5.3积雪变化及影响 88

5.4河冰、湖冰和海冰变化及影响 91

第六章 陆地水循环与近海变化 96

提要 96

6.1降水、蒸发与土壤湿度 96

6.2湖泊与湿地 101

6.3径流 104

6.4近海气候 109

6.5近海海洋灾害 111

6.6沿岸海平面 113

第七章 历史气候变化 117

提要 117

7.1近2万年的气候变化 117

7.2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 120

7.3近500年的气候变化 129

7.4历史极端气候事件 133

第八章 大气成分变化及碳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137

提要 137

8.1大气温室气体 137

8.2大气气溶胶 142

8.3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成分变化 148

8.4对流层臭氧 152

第九章 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评估与气候变化预估 155

提要 155

9.1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概况 155

9.2 20世纪气候模拟评估 157

9.3 20世纪年代际变化的模拟 160

9.4 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 162

9.5不确定性分析 171

第十章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174

提要 174

10.1区域气候模式的评估 174

10.2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中国气候变化情景 180

10.3区域预估中的不确定性 190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195

摘要 195

第十一章 气候与环境变化对中国影响的综合分析 200

提要 200

11.1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的主要结论 200

11.2中国面临的主要气候与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202

第十二章 影响与适应研究基础框架概述 206

提要 206

12.1气候变化影响的监测和分析认定 207

12.2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与应用 208

12.3未来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208

12.4适应分类与适应对策评估 210

12.5评估的不确定性 211

第十三章 气候变化对陆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和适应 213

提要 213

13.1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213

13.2观测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16

13.3气候变化对未来水文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224

13.4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适应对策 226

13.5研究差距和优先适应领域 228

第十四章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适应 230

提要 230

14.1观测到的影响 230

14.2预计的可能影响 234

14.3适应对策 240

14.4研究差距和优先适应措施 243

第十五章 气候变化对近海和海岸带环境的影响和适应 245

提要 245

15.1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245

15.2观测的对近海和海岸带环境的影响 246

15.3预计的可能影响 251

15.4适应对策与措施 254

15.5研究差距和优先适应措施 255

第十六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 257

提要 257

16.1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257

16.2观测到的影响 258

16.3预计的可能影响 261

16.4适应技术与措施 265

16.5研究差距和优先领域 268

第十七章 气候变化对能源活动的影响和适应 270

提要 270

17.1能源活动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270

17.2观测到的影响 272

17.3预计可能的影响 276

17.4能源领域适应对策 278

17.5研究差距与优先适应领域 281

第十八章 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和适应 282

提要 282

18.1沿海核电工程 283

18.2三峡工程 285

18.3南水北调工程 287

18.4山地灾害防护工程 289

18.5公路铁路等寒区工程 291

18.6沙漠化防治及水土保持 293

18.7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97

18.8退耕还林工程 299

第十九章 气候变化对工业、交通、人居和健康的影响和适应 301

提要 301

19.1工业与交通部门 301

19.2人居生活 304

19.3人体健康 306

第二十章 气候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适应 311

提要 311

20.1气候变化对华北区的影响及对策 312

20.2气候变化对东北区的影响及对策 315

20.3气候变化对华东区的影响及对策 319

20.4气候变化对华中区的影响及对策 322

20.5气候变化对华南区的影响及对策 326

20.6气候变化对西南区的影响及对策 330

20.7气候变化对西北区的影响及对策 335

20.8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 339

第三部分 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345

摘要 345

第二十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48

提要 348

21.1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和形势 348

21.2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52

21.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 354

第二十二章 世界与中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形势 357

提要 357

22.1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概况 357

22.2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情况 358

22.3中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与成效 363

第二十三章 能源供应部门减排技术与潜力 366

提要 366

23.1洁净煤转化技术 366

23.2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369

23.3非化石能源技术 372

23.4结论与总结 379

第二十四章 中国能源终端利用部门减排技术与潜力 382

提要 382

24.1工业部门减排技术与潜力 383

24.2交通部门减排技术与潜力 391

24.3建筑部门减排技术与潜力 401

第二十五章 中国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减排技术与潜力 408

提要 408

25.1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与潜力 408

25.2工业过程中氧化亚氮(N2 O )的减排技术与潜力 411

25.3工业生产过程中含氟气体的减排潜力 416

第二十六章 中国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减排增汇技术与潜力 423

提要 423

26.1中国农业减排增汇措施及潜力 424

26.2林业减排增汇技术及潜力 430

26.3湿地保护与固碳减排 433

26.4农林业减排增汇措施的障碍与对策 435

第二十七章 中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宏观评价 438

提要 438

27.1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438

27.2未来碳排放趋势分析 444

27.3促进减缓碳排放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453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低碳发展之路 458

提要 458

28.1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与选择 458

28.2低碳经济转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460

28.3中国低碳发展的主要对策 463

第四部分 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评估方法的分析 469

摘要 469

第二十九章 全球与中国温度变化的评估方法分析 472

提要 472

29.1千年温度变化 472

29.2近一百年地表温度变化 477

第三十章 全球和区域碳收支的评估方法分析 484

提要 484

30.1全球碳收支评估方法分析 484

30.2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碳源和碳汇影响的评价方法分析 487

30.3陆地生态系统固定大气二氧化碳量区域评估方法分析 490

30.4海洋碳收支评估方法分析 493

30.5中国区域的碳库及其碳收支评估结果分析 495

第三十一章 人为气候变化与自然气候变率评估分析 498

提要 498

31.1现代气候变暖的历史透视的评估 498

31.2自然气候变率在百年时间尺度气候变化作用的评估 501

31.3人类活动对百年时间尺度气候变暖贡献评估 505

31.4评估自然和人类联合强迫的气候变化预估 508

第三十二章 气候变化阈值的科学分析 513

提要 513

32.1气候变化阈值提出的原因 513

32.2关键脆弱性的判据与阈值 514

32.3气候变化阈值的确定方法及其不确定性 519

32.4中国地区阈值的确定及其影响分析 524

第三十三章 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方法分析 526

提要 526

33.1减排责任分担的方法学评估 526

33.2人均历史累积排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529

33.3生产侧与消费侧方法的差异 531

第三十四章 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分析 534

提要 534

34.1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分析 534

34.2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及其效果评估 546

34.3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555

第五部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采取的行动及成效 565

摘要 565

第三十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思路 569

提要 569

35.1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框架 569

35.2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目标 572

35.3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进展 576

第三十六章 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578

提要 578

36.1节能和提高能效 578

36.2优化能源结构 582

36.3防治污染协同减排 589

36.4发展循环经济 591

36.5减缓农业和农村温室气体排放 593

36.6增强森林碳汇 596

第三十七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601

提要 601

37.1保障粮食安全 601

37.2保护林业自然生态系统 606

37.3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609

37.4加强海岸带管理 611

37.5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616

37.6适应气候变化的成功案例 617

第三十八章 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620

提要 620

38.1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提高 620

38.2广泛的公众参与 626

38.3地方政府和企业 630

第三十九章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 634

提要 634

39.1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 634

39.2《公约》及《议定书》下的合作活动 637

39.3《公约》及《议定书》外的多边、双边及地区合作 642

39.4国际科学合作 645

第四十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648

提要 648

40.1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法规建设 648

40.2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安排 649

40.3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650

40.4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体制建设 651

40.5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体制建设 653

参考文献 656

名词解释 707

后记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