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博物馆体系&单霁翔 1
史学论坛 9
秦“功用”追求的极端性及其文化影响&王子今 9
论非子至宪公前的秦国史及其陪都制&杨东晨 15
张骞与丝绸之路新探&梁中效 23
试论唐高宗龙朔三年“移宫”的原因及影响&李文才 王琪 31
西安碑林与“丝绸之路”&景亚鹂 白雪丽 44
考古研究 51
追踪十二金人落脚咸阳印记&王学理 51
浅论青铜敦与簋、鼎的关系&谷朝旭 59
浅谈周原西周礼制建筑&步雁 65
渭水流域仰韶早期居民身高研究&崔俊俊 71
宝鸡北首岭遗址仰韶文化瓮棺葬初探&刘娟 郭罗 79
略谈考古器物绘图&黄丽荣 87
历史地理研究 101
先夏与夏初都城迁徙考&贾俊侠 101
赫连勃勃与统万城——兼论《统万城铭》所反映的宫室建筑&薛正昌 113
两汉朔方郡治城新探&孟洋洋 122
宜居的唐都长安城——从水文环境、城市绿化考察&刘锡涛 129
唐代鄂尔多斯高原的池盐生产及其管理&陆瑶 133
简牍与典籍 141
一粟居读简记(四)&王辉 王巧英 141
“皇帝信玺”封泥及其时代的再探讨&王伟 151
民族宗教史 156
司马承祯与道教&张应超 156
“属国秦胡卢水士民”及相关问题&李永平 161
陕西子长钟山石窟主尊造像的属性探讨&文军 168
简述石质葬具图像中的祆教元素&张桢 夏楠 高原 172
壁画与艺术史 180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瓷器上的珠宝纹堆贴装饰&杨瑾 180
唐韵胡风——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图与长安风气&沙武田 189
北周萨宝的生活空间——以安伽墓所出石榻屏风画为中心&黄楼 206
秦汉兵马俑艺术特色比较研究&邱实 216
谈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中的唐吏形象——兼论唐代的鸿胪寺&魏秋萍 222
西安碑林藏古长安石刻造像综述&李聪 226
碑石墓志研究 235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墓志研读札记二题&马强 235
西安新出隋代聘陈使主《薛舒墓志》考证&王其祎 周晓薇 244
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世系——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为中心&赵水静 247
读《郭母線孺人志略》碑&王保东 王军鼎 252
陈谅墓志考略&沈浩注 255
清初《吴公暨配吝恭人墓志》考释&郭宝书 王芳琳 262
学术博览 266
世界博物馆发展的引擎:第23届国际博协大会印象记&成建正 杨瑾 杨效俊 廉钰 266
法国博物馆的特点与启示——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谈起&张宁 芦建华 任浩东 277
圆仁的求法巡礼和唐代交通路的复原&河野保博 葛继勇 著 王建岐 余水秀 译 283
随笔札记 289
陕西方言本字集考&孙立新 289
台湾大学上古史研究选题分析——以历史系博、硕士论文、《文史丛刊》及《史原》为切入点&曲柄睿 302
关于《陕西古籍总目》的若干问题&高叶青 307
赴北京业务交流的体会与启示&张佳 311
文物丛谈 314
波斯萨珊“徽章式纹样”在唐代的演变——以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品为中心&申秦雁 魏秋萍 314
《汉书》所记白金货币材质新探&赵晓明 黄方 319
西安地区出土的古代金银器概说&王峰梅 324
馆藏精品 332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三枚印章考证&董洁 332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东井灭火”铭陶井浅析&呼啸 336
馆藏“文王访贤”象牙牌鉴赏&王莉 342
馆藏唐代金梳背制作工艺流程探析&杨维娟 346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绞胎器赏析&岳敏静 350
对馆藏《毛主席亲笔批改新华社记者评西北解放战争胜利文稿》的几点质疑&张沛心 355
博物馆学 361
驱动社会发展 引领时尚生活——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再认识&杨亮 361
数字图书馆相关问题研究&孟中元 367
灰色预测模型在博物馆管理中的应用&王军 李红心 南楠 373
陕西省民办博物馆现状浅析&马双双 376
“神马:2011江源个展”陈列设计理念解析&崔大龙 380
博物馆工作 385
承载发展的足迹——《博物馆年鉴》编后感&白雪丽 385
略谈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应用&苏伟 刘万虹 389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寻根之旅”系列活动回顾与启示&梁敏 395
浅谈数字图书馆与我馆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管理&陈小利 400
文物保护 404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仪卫图》的模拟修复&蔡昌林 404
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铜爵修复为例&牛沛 409
英国城市古迹保护简述&苏伟 414
书评 420
一部研究唐代服饰文化的新作——略评纳春英著《唐代服饰时尚》&赵文润 420
军事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晶——评孙生玉新著《生玉谈志》&白述礼 423
《秦文学探述》评介&田静 427
研究区域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一部力作——评艾冲《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张维慎 430
Main Contents 435
本刊征稿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