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一本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思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251175
  • 页数:6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文化类图书。书稿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和基本特征,并以石刻、墨迹等历代书法杰作为根据,细说中国书法的风格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师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和书写技法,同时通过实例生动展示执笔、点画、结构、布局等书法练习技巧。学书者可作为指导与参考,教学者亦可作为辅助与教材。

第一篇 中国书学基础知识 3

中国书法是高级艺术 3

写字是技术,书法是艺术 3

汉字是书法之根 5

书法四体的源流 10

篆书 10

甲骨文 10

金文 11

石鼓文 12

小篆 13

汉篆 14

唐篆 14

玉箸篆 14

铁线篆 14

古篆 14

古文 14

草篆 15

隶书 15

古隶 16

秦隶 16

今文 16

楷隶 17

草隶 17

八分 17

魏隶 17

晋隶 17

楷书 18

正书 18

大楷 18

中楷 19

小楷 19

魏碑 19

草书 20

大草 20

小草 20

狂草 21

标准草书 21

行书 21

行押书 21

行狎书 21

符信书 22

刻符书 22

摹印篆 22

署书 22

题署 23

擘窠书 23

榜书 23

殳书 23

飞白 24

台阁体 24

经生书 24

学习书法的步骤 24

怎样临帖 25

选帖 25

临摹 26

临摹古代大家法书 31

先精通一种书体 33

有了基础,广学百家 33

书法与人生 35

书法有益于人生 35

书法充实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37

牌坊和匾额书法 37

对联的书法艺术 38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9

毛笔 39

毛笔的起源 39

毛笔的品种 40

毛笔及制法 45

笔求四德:尖、齐、圆、健 46

如何保护笔 47

从书体上选笔的注意事项 47

墨 48

墨的源流 48

墨的种类 49

墨的使用 53

选择墨的标准 54

纸 54

纸的源流 54

纸的品种 55

怎样选纸 58

砚 58

砚的品种 59

选砚和用砚的方法 64

书法鉴定知识 64

金石刻 64

石刻 64

碑学 65

南北书派 65

拓本 65

临本 65

善本 65

珍本 66

孤本 66

重刻本 66

影印本 66

双钩廓填 67

乌金拓 67

蝉衣拓 67

扑拓 67

擦拓 67

椎拓 68

篆刻技艺 68

墓志 68

摩崖 69

法书与法帖 69

帖学 69

碑帖用纸 69

款式 70

题款 70

书法品类 70

章法之美 71

计白当黑 71

阴阳向背 72

大小疏密 72

笔力遒劲 72

筋脉相连 73

用笔千古不易 73

气势 74

行笔之要 74

方圆并用 74

屋漏痕 75

垂悬之锋 75

存筋藏锋 76

游丝牵带 76

壁坼 76

折钗股 76

操纵法 76

刷字 76

五合五乖 77

八病 77

春蚓秋蛇 77

枯骨断柴 77

斗环 77

字匠 77

书奴 78

信笔 78

墨法 78

用墨浓淡 79

燥润相杂 79

筋骨血肉 79

体肉适均 79

画中墨痕 80

肖形印 80

印色 80

子母印 80

套印 80

六面印 81

回文印 81

花押印 81

关防 81

闲章 81

铸印 81

缪篆印文 82

九叠篆 82

阳文篆刻 82

阴文篆刻 82

印钮 82

边款 82

第二篇 中国书学基础理论 85

中国书法五千年 85

汉字的起源与甲骨文 85

金文之美 87

从向鬼神问卜到礼乐文明 87

金文风格变化的三个时期 87

《利簋铭》 87

《大盂鼎》 88

《墙盘铭》 89

《散氏盘铭》 89

《虢季子白盘铭》 89

《毛公鼎铭》 90

大篆与石鼓文 90

《秦公簋铭》 90

《石鼓文》 91

秦书八体 93

秦代小篆 93

秦刻石 94

《秦诏版》与先秦货币 96

秦以后篆书的简史与技法演变 96

汉隶:通古今之变 98

《居延汉简》 99

《五凤二年刻石》 99

《褒斜道刻石》 100

《石门颂》 100

《张迁碑》 100

《礼器碑》 101

《曹全碑》 101

《史晨碑》 102

《朝侯小子残石》 102

《乙瑛碑》 103

《鲜于璜碑》 103

《华山庙碑》 104

《衡方碑》 105

《天发神谶碑》 105

《熹平石经》 106

继承与孕育—汉代篆书和草书 106

《袁安碑》 107

东汉“草圣”张芝 107

魏晋书法艺术和晋书尚韵 108

《上尊号碑》 109

《正始石经》 109

“正书之祖”钟繇和他的《宣示表》《荐季直表》 110

三国吴的“书圣”皇象 111

陆机与《平复帖》 111

“书圣”王羲之和他的书法 112

王珣与《伯远帖》 117

王献之和他的书法 118

东晋南北朝碑刻 119

《爨宝子碑》 121

《爨龙颜碑》 122

《瘗鹤铭》 122

《张猛龙碑》 123

《龙门二十品》 123

《石门铭》 126

《张玄墓志》 127

《刁遵墓志》 127

《崔敬邕墓志》 128

隋唐书法 128

隋唐书法艺术的繁荣 128

《龙藏寺碑》 129

《董美人墓志》 130

智永和《真草千字文》 131

虞世南和他的书法 132

欧阳询与《九成宫醴泉铭》 134

褚遂良和他的书法艺术 136

颜真卿和他的书法艺术 137

柳公权和他的书法艺术 144

《书谱》 145

张旭和《古诗四帖》 146

唐代草圣怀素 148

杨凝式书法 150

宋代书法 153

才华横溢的苏轼 154

雄放奇肆的黄庭坚 159

八面出锋的米芾 162

蔡襄和他的书法艺术 166

一代文宗欧阳修 167

南宋书法 168

爱国诗人陆游 168

理学家、教育家朱熹 168

田园诗人范成大 168

心昭天日的英雄——岳飞 169

忠愤词人张孝祥 170

楷书清劲的张即之 170

浩然正气写丹青的文天祥 170

书家姜夔 171

开创米书新面貌的吴琚 171

赵佶与瘦金书 172

元代书法 174

艺术大师赵孟頫 175

有燕赵豪气的鲜于枢 177

精于章草的邓文原 178

俊逸清赡的道士张雨 179

山林逸韵的书家倪瓒 179

铁崖种梅的杨维桢 179

书写神速的康里巙巙 180

明代书法 181

擅古今草书的宋克 182

台阁体与沈度 182

书画兼长的沈周 183

草书大家祝允明 184

精勤艺事的文徵明 184

以拙取巧的王宠 185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 185

笔墨纵横的徐渭 186

俊骨逸韵的书画大家董其昌 187

一意横撑的张瑞图 188

节义千秋的黄道周 189

劲拔超逸的倪元璐 189

清、近代书法 190

清前期书法 190

清中期书法 192

清中后期书法 194

近代书法 197

第三篇 中国书学基础技法 201

笔法 201

执笔法 201

五字执笔法 201

执笔高低 202

捻管法 203

提斗法 203

腕法 204

枕腕、提腕和悬腕 204

回腕法 205

执笔运腕和字的筋与骨 206

用笔法 206

逆势起笔 206

运笔法 207

收笔的方法 209

常用笔法介绍 210

疾与涩 210

万毫齐力 210

换笔心 211

接笔 211

搭锋 211

丝牵 211

笔法十二意 212

笔法十门 212

浓与淡 213

笔锋 213

八锋 213

正锋 213

中锋 214

偏锋 214

藏锋 214

隐锋 215

露锋 215

方笔与圆笔 215

筑锋 215

过笔 215

暗过 216

出锋 216

缩锋 216

抢笔 216

衄笔 217

挫笔 217

顿笔 217

蹲笔 217

驻笔 217

提笔 218

按笔 218

转笔 218

绞锋 219

翻笔 219

断笔 219

裹锋 219

折笔 219

簇锋 220

絮锋 220

淹留 220

揭笔 220

打笔 220

战笔 220

蹙笔 220

息笔 221

憩笔 221

押笔 221

结笔 221

捺满 221

提飞 221

轻重 221

藏度 221

圆扁 222

迟急 222

曲直 222

虚实 222

笔势 223

取势 223

蓄势 224

“永”字八法 224

点法 225

横法 227

竖法 228

钩法 230

挑法 233

撇法 234

捺法 236

折法 238

楷书的基本笔画 239

病笔举例 241

点的病笔 241

横画的病笔 241

竖画的病笔 242

钩画的病笔 242

挑画的病笔 243

撇画的病笔 243

捺画的病笔 243

病笔原因 244

用墨法 245

墨色要精彩 245

掌握好浓淡 245

飞白和涨墨 247

书法的力量感、速度感和厚度感 248

书法的力量感 248

书法的厚度感 249

书法的速度感 250

线条的质感 251

怎样写楷书 252

欧、颜、柳、赵四家比较 252

欧体字的学习方法 253

欧体字笔画的标准写法 253

欧体结构特点 259

颜体字的学习方法 259

颜体字笔画的标准写法 260

颜体字结构特点 265

柳体字的学习方法 266

柳体字笔画的标准写法 267

柳体字结构特点 272

赵体字的学习方法 273

怎样学习赵体字 273

赵体书法的用笔 273

赵体字的结构 273

赵体字的偏旁 274

赵体字笔画的标准写法 274

赵体字结构特点 280

楷书的结构 280

独体字的结构 280

上下结构的字 281

上中下结构的字 281

左右结构的字 282

全包围结构的字 282

上三面包围的字 283

左三面包围和下三面包围的字 283

左上面包围的字 284

左下面包围的字 284

右上面包围的字 285

楷书的书写要“贯气” 285

楷书的章法 286

以颜真卿《自书告身》为例的楷书写法 287

颜真卿《自书告身》笔画的标准写法 296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316

怎样写魏碑 341

掌握魏碑的基本常识 341

以《始平公造像记》为例学习方笔魏碑 341

以《郑文公碑》为例学习圆笔魏碑 344

怎样写隶书 346

隶书的特点 346

隶书的笔画与结构 347

隶书的笔画 347

楷书的八种笔画在隶书中的写法 349

隶书的结构 351

隶书规范写法举例 352

隶书的特殊写法 358

隶书减省笔画 358

隶书增加笔画 359

隶书与楷书同字笔画不同 360

隶书的偏旁混用借用 361

汉隶名碑的临习 362

临习《乙瑛碑》 362

临习《礼器碑》 364

临习《张迁碑》 366

临习《曹全碑》 368

怎样写篆书 370

从金文入手 370

写好《石鼓文》 370

小篆的规范写法 373

掌握小篆基本笔画用笔法 373

篆书的笔顺 375

篆书的中轴定位法 376

篆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377

篆书的基本部首的写法 383

怎样写行书 439

行书的源流 439

行书基本技法 439

怎样写草书 474

草书的用笔特点和基本写法 474

草书的特殊写法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及《草诀歌》 475

第四篇 历代名家临摹字帖 505

一画 505

二画 506

三画 512

四画 522

五画 533

六画 542

七画 552

八画 564

九画 574

十画 584

十一画 594

十二画 603

十三画 612

十四画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