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实践 1
一、语文素养的培育 1
二、语文的实践应用 7
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12
四、提高课堂交流 19
五、教学环节的设计 25
六、课堂环境的营造 33
七、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38
八、作业的设计 42
九、课堂评价的语文特性 46
十、教材的使用 52
十一、学生的参与性 57
十二、课堂教学的综合效应 58
十三、课程资源的运用 64
十四、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71
第二部分 阅读 75
一、整体感知与局部把握 75
二、阅读教学的误区 85
三、阅读能力的提高 92
四、探究性阅读 102
五、理解的深入 107
六、个性化阅读 116
七、文本与人本的统一 118
八、实践环节的设计 126
第三部分 口语交际 131
一、口语交际的本质 131
二、学会倾听 132
三、口语交际的多元化 134
四、贴近学生生活 137
五、交际情境的创设 140
六、交际性 142
七、加强互动 145
八、课文中的口语交际 146
九、学生的参与 148
十、语文教师的组织作用 149
十一、教师的操控和指导艺术 151
十二、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施 153
第四部分 写作 156
一、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156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162
三、学生的写作情趣 168
四、学生作文的真情流露 180
五、写作方法的运用 184
六、个性化的指导 194
七、体验与感悟生活 201
八、修改作文的能力 205
九、学会作文思维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