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与宿主防御系统》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纪茹,吕昌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7215923
  • 页数:732 页
图书介绍:教育部国家项目;各五年制院校教改方向;长学制已普遍使用,等用教材;国内首套整体策划的权威且广覆盖的规划整合教材。有机整合了解剖、组胚、病理等形态学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技能学科有关病原与宿主防御系统的全部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整个系统有一个全貌掌握。

概述 1

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1

二、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 2

三、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及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3

四、免疫学发展简史和主要成就 5

五、免疫学基本内容 9

第一篇 病原生物学基础 11

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12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状 12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2

二、细菌的结构 13

三、细菌的理化性状 24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25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25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25

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26

四、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6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27

六、细菌的新陈代谢 28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30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31

二、培养基 31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32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32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 33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33

二、细菌的命名法 34

第二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与细菌耐药性 35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35

一、细菌染色体 36

二、质粒 36

三、噬菌体 36

四、转座因子 38

五、整合子 38

第二节 细菌基因突变 39

一、基因突变与选择 39

二、突变型细菌 40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40

一、转化 41

二、转导 41

三、接合 42

四、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 43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 43

一、细菌遗传变异与细菌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 43

二、致癌物质检测 44

三、流行病学分析 44

四、基因工程技术 44

第五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44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45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45

三、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46

第三章 细菌的致病机制与医院内感染 48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48

一、正常菌群 48

二、机会致病菌 49

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49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50

一、感染的来源 50

二、感染的途径 51

三、感染的类型 51

四、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52

第三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52

一、细菌的毒力 53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57

三、细菌侵入的门户 57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 58

一、医院内感染的类型 58

二、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 58

三、医院内感染的传播方式 59

四、易感染人群 60

五、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60

第四章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62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62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63

一、病毒的结构 63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65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65

一、病毒增殖的条件 66

二、病毒的增殖周期 66

三、病毒的生长曲线 69

四、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69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70

一、病毒基因突变 70

二、病毒基因重组 71

三、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整合 72

四、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72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72

一、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73

二、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73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73

一、病毒分类的标准与原则 73

二、病毒的命名和分类 74

第五章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77

第一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 77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 77

二、病毒感染类型 78

三、病毒感染与肿瘤 79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79

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80

二、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81

三、病毒的逃逸免疫应答作用 82

第六章 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 84

第一节 寄生虫的生物学 84

一、寄生生活的演化及其对寄生虫的影响 84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寄生虫生活史 85

三、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86

四、寄生虫的分类 86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86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87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87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87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88

一、带虫者和慢性感染 88

二、隐性感染与机会性致病 88

三、多寄生现象 88

四、幼虫移行症 88

五、异位寄生 88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89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89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89

三、寄生虫病流行特点 90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90

第七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92

第一节 消毒灭菌 93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93

二、化学消毒和灭菌法 95

三、复合消毒灭菌法 96

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97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97

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及实验室生物防护分级 98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个人防护和安全工作行为 98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风险评估 99

第三节 灾害后病原体感染的控制 99

一、重大灾害后感染性疾病易流行原因 99

二、自然灾害后主要流行病原体及所致疾病 100

三、灾害后病原体感染的控制 101

第八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方法防治原则 104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104

一、细菌感染临床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04

二、细菌学检测方法 105

三、免疫学和基因检测方法 107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 108

一、病毒感染临床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09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09

三、病毒形态学检查方法 110

四、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方法 111

五、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112

第三节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13

一、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预防 113

二、抗细菌药物的治疗 113

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113

第二篇 宿主防御系统基础 115

第九章 宿主防御系统的组织结构 116

第一节 中枢淋巴组织和器官 116

一、骨髓 116

二、胸腺 118

第二节 外周淋巴组织和器官 120

一、淋巴结 120

二、脾 121

三、扁桃体 123

四、淋巴组织 123

第三节 淋巴细胞迁移 125

一、淋巴管道 125

二、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125

第十章 抗原 128

第一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28

一、抗原自身性质决定其免疫原性 128

二、宿主因素对抗原免疫原性的影响 129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130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 130

二、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单位-抗原表位 130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131

四、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132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132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 132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33

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133

四、其他分类 134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34

一、超抗原 134

二、佐剂 134

三、丝裂原 135

第十一章 免疫球蛋白 137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37

一、基本结构 137

二、其他结构 139

三、Ig的水解片段 140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141

一、免疫球蛋白的分类 141

二、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外源性因素所致的异质性 141

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内源性因素所致的异质性 141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42

一、Ig V区的功能 142

二、Ig C区的功能 143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44

一、IgG 144

二、IgM 145

三、IgA 145

四、IgD 145

五、IgE 145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 145

一、多克隆抗体 145

二、单克隆抗体 146

三、基因工程抗体 147

第十二章 补体系统 149

第一节 补体概述 149

一、补体的命名 149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 149

三、补体成分的来源及其理化性质 150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150

一、经典途径 151

二、旁路途径 152

三、凝集素途径 154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控 155

一、针对经典途径前端反应的调节 155

二、针对旁路途径前端反应的调节 155

三、针对共同末端通路的调节 156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56

一、细胞毒作用 156

二、调理作用 156

三、清除免疫复合物 156

四、炎症介质作用 157

五、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57

第五节 补体异常与疾病 157

一、遗传性补体缺陷相关疾病 158

二、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158

三、补体与炎症性疾病 158

四、补体与超敏反应性疾病 158

第十三章 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膜分子 160

第一节 细胞因子 160

一、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概述 160

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163

三、重要的细胞因子 164

四、细胞因子与临床 167

第二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 167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CD命名 167

二、免疫细胞膜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68

三、免疫细胞膜分子与临床 172

第十四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73

第一节 MHC的组成及遗传特点 173

一、人类经典的HLA Ⅰ类及Ⅱ类基因 174

二、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174

三、小鼠H-2复合体 176

四、MHC的遗传特点 176

第二节 MHC分子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178

一、MHC分子的分布与结构 178

二、MHC分子的功能 180

第三节 HLA与医学实践 181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 181

二、HLA与疾病关联 181

三、HLA分子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发生 182

四、HLA分型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182

第十五章 固有免疫 183

第一节 屏障结构 183

一、皮肤和黏膜屏障 183

二、内部屏障 183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184

一、单核/巨噬细胞 184

二、中性粒细胞 184

三、树突状细胞 185

四、自然杀伤细胞 185

五、固有类淋巴细胞 186

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88

七、嗜酸性粒细胞 188

第三节 固有免疫分子 189

一、参与固有免疫识别的分子 189

二、参与固有免疫效应的分子 192

三、固有免疫中的细胞和分子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93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细胞 195

第一节 B淋巴细胞 195

一、B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195

二、B淋巴细胞的表面膜分子及其作用 198

三、B淋巴细胞的分类 200

四、B淋巴细胞的功能 200

第二节 T淋巴细胞 201

一、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与发育 201

二、T淋巴细胞的表面膜分子及其作用 203

三、T淋巴细胞分类和功能 206

第十七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210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210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210

二、树突状细胞 211

三、B淋巴细胞 214

第二节 抗原提呈 214

一、胞质溶胶途径 214

二、溶酶体途径 216

三、MHC分子交叉提呈抗原途径 218

四、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219

第十八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222

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222

一、T细胞与APC的可逆性、非特异性结合 222

二、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稳定结合 223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 223

一、T细胞活化信号 223

二、活化信号的转导与基因表达 224

三、T细胞增殖和分化 225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 226

一、Th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226

二、CTL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227

三、记忆性T细胞 228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228

第十九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29

第一节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230

一、B细胞对TI-1抗原的应答 230

二、B细胞对TI-2抗原的应答 230

第二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232

一、B细胞应答的诱导 232

二、特异性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234

三、活化的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与成熟 236

第三节 抗体产生的规律 238

一、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 239

二、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 239

第四节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240

一、中和作用 240

二、免疫调理作用 241

三、激活补体 241

四、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241

五、分泌型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241

六、免疫损伤作用 241

第二十章 感染与免疫 243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概述 243

一、固有免疫屏障 243

二、固有免疫应答 243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 243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免疫 244

一、抗病毒固有免疫 244

二、抗病毒适应性免疫 247

三、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的机制 248

四、抗病毒免疫引起的组织损伤 249

第三节 细菌感染与免疫 250

一、抗细菌固有免疫 250

二、对胞外菌的适应性免疫 252

三、对胞内菌的适应性免疫 252

四、细菌逃逸免疫系统的机制 252

五、抗细菌免疫引起的组织损伤 253

第四节 真菌感染与免疫 254

一、对真菌的固有免疫 254

二、体内存在一定的对真菌的适应性免疫 254

三、真菌逃逸免疫系统的机制 255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 255

一、抗寄生虫免疫类型 255

二、免疫应答 255

三、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256

第二十一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 259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259

一、TLR信号的反馈调节 259

二、SOCS对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的负向调节 260

三、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调节 261

四、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 262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 263

一、淋巴细胞激活和激活后的反馈调节 263

二、Thl和Th2细胞亚型的免疫调节 264

三、调节性T淋巴细胞 266

四、调节性B细胞 267

五、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 267

第三节 免疫耐受 268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 268

二、免疫耐受的分类 268

三、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 268

四、免疫耐受建立的影响因素 270

五、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272

第二十二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 274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概述 274

第二节 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274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274

二、周围神经系统对免疫器官的调节 275

三、激素-神经递质对免疫的调节 275

第三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276

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抑郁样行为 276

二、细胞因子的催眠、致热和镇痛等效果 276

三、细胞因子对激素的影响 277

四、细胞因子对神经细胞的影响 277

第四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278

一、流动脑 278

二、肠神经免疫 278

三、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形成机制 278

第三篇 病原生物 281

第二十三章 球菌 282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282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282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8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87

一、链球菌的分类 287

二、A群链球菌 287

三、肺炎链球菌 290

四、其他医学相关革兰阳性球菌 291

第三节 奈瑟菌属 292

一、脑膜炎奈瑟菌 292

二、淋病奈瑟菌 293

第四节 医学相关的其他球菌属 294

一、肠球菌属 294

二、韦荣球菌属 295

第二十四章 肠杆菌科 296

第一节 埃希菌属 297

一、生物学性状 297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29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0

四、防治原则 300

第二节 志贺菌属 300

一、生物学性状 300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0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2

四、防治原则 302

第三节 沙门菌属 302

一、生物学性状 303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04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305

四、防治原则 306

第四节 肠杆菌科其他菌属 306

一、克雷伯菌属 306

二、变形杆菌属 307

三、肠杆菌属 307

四、沙雷菌属 307

第二十五章 弧菌 螺杆菌 弯曲菌 309

第一节 弧菌属 309

一、霍乱弧菌 309

二、副溶血性弧菌 313

第二节 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314

一、螺杆菌属 314

二、弯曲菌属 316

第二十六章 分枝杆菌与棒状杆菌 319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319

一、生物学特性 32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1

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323

四、防治原则 324

第二节 牛分枝杆菌 325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325

一、生物学性状 32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6

四、防治原则 326

第四节 白喉棒状杆菌 327

一、生物学性状 32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8

三、免疫性 328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328

五、防治原则 329

第二十七章 厌氧菌及其他细菌 331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 331

一、破伤风梭菌 331

二、产气英膜梭菌 332

三、肉毒梭菌 334

四、艰难梭菌 335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336

一、无芽胞革兰阳性厌氧菌 336

二、革兰阴性厌氧菌 337

第三节 其他细菌 338

一、铜绿假单胞菌 338

二、嗜肺军团菌 338

三、流感嗜血杆菌 339

四、百日咳鲍特菌 339

五、鲍曼不动杆菌 340

六、布鲁菌 340

七、炭疽芽胞杆菌 341

八、鼠疫耶尔森菌 342

第二十八章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344

第一节 支原体 344

一、概述 344

二、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346

第二节 衣原体 347

一、概述 348

二、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350

第三节 螺旋体 352

一、钩端螺旋体属 352

二、密螺旋体属 355

三、疏螺旋体属 357

第四节 立克次体 358

一、概述 359

二、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360

第二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与胃肠道感染病毒 364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364

一、正黏病毒 364

二、副黏病毒 368

三、冠状病毒 371

四、其他呼吸道病毒 372

第二节 肠道病毒 374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374

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376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378

一、轮状病毒 378

二、肠道腺病毒 379

三、杯状病毒 379

四、星状病毒 380

第三十章 肝炎病毒 381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381

一、生物学性状 381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83

三、流行病学 383

四、实验室诊断 383

五、防治原则 383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384

一、生物学性状 384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87

三、流行病学 388

四、实验室诊断 389

五、防治原则 391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391

一、生物学性状 391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93

三、流行病学 393

四、实验室诊断 393

五、防治原则 394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395

一、生物学性状 395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96

三、流行病学 396

四、实验室诊断 396

五、防治原则 396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396

一、生物学性状 397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397

三、流行病学 398

四、实验室诊断 398

五、防治原则 398

第三十一章 虫媒病毒 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400

第一节 虫媒病毒 400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400

二、登革病毒 403

三、森林脑炎病毒 404

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404

五、西尼罗病毒 404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405

一、汉坦病毒 405

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407

三、埃博拉病毒 408

第三节 疱疹病毒 408

一、单纯疱疹病毒 410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411

三、人巨细胞病毒 412

四、EB病毒 413

五、新型人类疱疹病毒 415

第四节 人乳头瘤病毒 415

一、生物学性状 41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41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原则 417

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其他病毒 朊粒 419

第一节 逆转录病毒 419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19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424

第二节 其他病毒 425

一、狂犬病病毒 425

二、痘病毒 428

第三节 朊粒 428

一、生物学性状 42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42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430

四、防治原则 431

第三十三章 真菌 433

第一节 概述 433

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433

二、真菌的繁殖、培养和抵抗力 434

三、真菌的感染 436

四、真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437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 439

一、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439

二、深部感染真菌 441

第三十四章 线虫 447

第一节 概述 447

一、成虫形态特征 447

二、生活史 447

三、主要种类 448

第二节 消化系统线虫 448

一、似蚓蛔线虫 448

二、毛首鞭形线虫 450

三、蠕形住肠线虫 452

四、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453

第三节 血液与组织线虫 458

一、丝虫 458

二、旋毛形线虫 463

第三十五章 吸虫 467

第一节 概述 467

一、成虫形态特征 467

二、生活史 469

三、常见种类 471

第二节 消化系统吸虫 471

一、华支睾吸虫 471

二、布氏姜片吸虫 476

三、肝片形吸虫 478

第三节 血液和组织吸虫 480

一、日本裂体吸虫 480

二、并殖吸虫 489

第三十六章 绦虫 496

第一节 概述 496

一、成虫形态特征 496

二、生活史 496

三、主要种类 497

第二节 消化系统绦虫 497

一、曼氏迭宫绦虫 497

二、阔节裂头绦虫 499

三、链状带绦虫 501

四、肥胖带绦虫 504

五、亚洲带绦虫 505

六、微小膜壳绦虫 506

七、缩小膜壳绦虫 507

第三节 寄生于组织内的绦虫 509

一、细粒棘球绦虫 509

二、多房棘球绦虫 511

第三十七章 原虫 514

第一节 概述 514

一、形态与结构 514

二、生活史 514

三、生理 515

四、致病 516

五、分类 516

第二节 寄生于腔道内的原虫 516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516

二、其他腔道阿米巴原虫 520

三、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522

四、蓝氏贾第鞭毛虫 523

五、阴道毛滴虫 525

六、其他毛滴虫 527

七、隐孢子虫 527

八、结肠小袋纤毛虫 530

第三节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内的原虫 532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532

二、刚地弓形虫 536

三、疟原虫 540

四、锥虫 548

第三十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 553

第一节 节肢动物概述 553

一、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553

二、媒介节肢动物的判定 554

三、发育与生态 554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554

第二节 昆虫纲节肢动物 555

一、蚊 556

二、蝇 559

三、白蛉 562

四、蚤 563

五、虱 564

六、其他昆虫纲节肢动物 564

第三节 蛛形纲节肢动物 567

一、蜱 567

二、疥螨 570

三、其他螨类 571

第三十九章 抗寄生虫药物及寄生虫病实验检测技术 577

第一节 常用抗寄生虫药物 577

一、抗疟原虫药物 577

二、抗溶组织内阿米巴药物 578

三、抗弓形虫药物 579

四、抗隐孢子虫药物 580

五、抗环孢子虫药物 580

六、抗阴道毛滴虫药物 580

七、抗利什曼原虫药物 580

八、抗非洲锥虫药物 581

九、抗美洲锥虫病药物 581

十、抗血吸虫药物 581

十一、带绦虫病(包括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亚洲带绦虫病) 582

十二、抗丝虫药物 582

十三、抗其他寄生虫药物 582

第二节 寄生虫病实验检测技术 583

一、病原学检查 584

二、免疫学诊断 587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 588

第四十章 传染病病理学 590

第一节 概述 590

一、传染病的一般特征 590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590

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590

四、病理形态特征 591

第二节 伤寒 591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 591

二、发病机制 591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92

四、结局与并发症 593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593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 593

二、发病机制 593

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94

第四十一章 抗感染药物 596

第一节 化学治疗药物概述 596

一、常用术语 596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597

三、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598

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598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599

一、化学结构、机制及耐药性 599

二、青霉素类抗生素 600

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602

四、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603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604

一、大环内酯类共性 604

二、各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特点 606

三、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608

四、多肽类抗生素 609

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12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612

二、各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614

第五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617

一、四环素类抗生素 617

二、氯霉素类抗生素 620

第六节 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药 622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共性 622

二、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624

三、磺胺类抗菌药与甲氧苄啶 625

四、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 627

第七节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628

一、抗结核病药 628

二、结核病化学治疗的原则 631

三、抗麻风病药 631

第八节 抗真菌药 632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632

二、唑类抗真菌药 633

三、丙烯胺类 634

四、嘧啶类抗真菌药 634

第九节 抗病毒药 635

一、抗HIV药 635

二、抗疱疹病毒药 637

三、抗流感病毒药 638

四、抗肝炎病毒药 638

第四篇 宿主防御系统异常与疾病 641

第四十二章 超敏反应 642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642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643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644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646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647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648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648

二、Ⅱ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649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650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650

二、Ⅲ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651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651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652

二、Ⅳ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652

第四十三章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655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655

一、抗原因素 655

二、免疫系统因素 657

三、遗传因素 657

四、其他因素 658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免疫损伤机制及相关疾病 658

一、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658

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660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661

一、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661

二、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661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则 661

一、去除引起免疫耐受异常的因素 661

二、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 661

三、重建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 662

四、其他 662

第四十四章 免疫缺陷病 663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一般特征 663

一、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663

二、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 664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664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665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665

三、联合缺陷性疾病 666

四、吞噬细胞缺陷病 667

五、补体缺陷病 668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669

一、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常见病因 669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669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673

一、免疫重建 673

二、基因治疗 674

三、免疫制剂应用 674

四、抗感染治疗 674

第四十五章 肿瘤免疫 675

第一节 肿瘤抗原鉴定及分类 675

一、肿瘤抗原的鉴定 675

二、肿瘤抗原的分类 676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 678

一、肿瘤的固有免疫应答 678

二、肿瘤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678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679

一、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内在因素 679

二、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外在因素 679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680

一、肿瘤的免疫诊断 680

二、肿瘤的免疫治疗 681

第四十六章 移植免疫 684

第一节 概述 684

第二节 同种异型器官移植的免疫识别与效应机制 686

一、诱导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 686

二、同种异型抗原的递呈与识别机制 686

三、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688

第三节 临床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689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689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690

第四节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691

一、选择合适的供体 691

二、免疫抑制治疗 691

三、移植后的免疫监测 692

第五节 器官移植相关的免疫学问题 692

一、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 692

二、排斥反应的特殊情况 693

三、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693

第四十七章 免疫学应用 695

第一节 免疫检测 695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695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 700

第二节 免疫预防 702

一、人工主动免疫 702

二、人工被动免疫 705

第三节 免疫治疗 706

一、分子治疗 706

二、细胞治疗 707

三、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70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711

主要参考文献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