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善侃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274111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由贺善侃教授主编的《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发展,针对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全书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系统地阐述了世界物质统一性、世界的辩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本质、社会结构、社会动力以及社会主体等内容。本书在确保基本原理的完整系统性基础上,力求反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新思想,尤其是党的十六大精神,从哲学的理性高度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事实、新矛盾、新问题作出新思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本书突出理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表述的通俗性和理论叙述的科学性,适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可以作为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材。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一、哲学的含义 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特征 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科技革命 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9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发展 2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7

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0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33

第二章 世界本原论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37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7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2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45

第二节 人的意识与人工智能 48

一、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48

二、意识的结构与功能 52

三、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 61

第三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63

一、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63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功能 67

三、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70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73

第三章 世界发展论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82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82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87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89

第二节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1

一、矛盾的基本属性 91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2

三、矛盾问题的精髓 94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总趋势 97

一、质量度 97

二、量变和质变 98

三、辩证的否定 101

四、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103

第四节 事物发展的基本环节 105

一、现象和本质 105

二、形式和内容 107

三、原因和结果 108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110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112

第五节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115

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115

二、辩证思维方法 117

第四章 世界认识论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26

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6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29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132

第二节 认识的真理性 138

一、真理的本质 138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40

三、真理的发展 143

第三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147

一、党的思想路线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47

二、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151

第四节 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156

一、创新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 156

二、根据实践要求不断创新 159

第五章 社会本质论第一节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69

一、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169

二、社会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 170

三、实践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173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77

一、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 177

二、人口因素与社会发展 183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 187

第三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90

一、“自然历史过程”含义 190

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自觉性 193

三、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197

第六章 社会结构论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 205

一、生产力系统 205

二、生产关系体系 209

三、阶级和阶层 210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 213

一、社会政治结构的构成 213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 215

三、社会政治文明 220

第三节 社会意识结构 222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征 222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226

三、社会精神生产 228

第四节 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 230

一、发展先进文化 230

二、建设精神文明 233

第七章 社会动力论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239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 239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 242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表现和性质 245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与社会改革 247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47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252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革命 255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5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59

第四节 不可忽视的社会发展动力因素——交往 262

一、交往及其形式和类型 262

二、交往的社会作用 266

三、网际交往:社会交往的新拓展 267

第五节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与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作用 273

一、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273

二、先进生产力:社会发展的最终物质动因 276

三、社会发展动力体系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280

第八章 社会主体论第一节 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 286

一、历史主体和主体性原则 286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89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93

第二节 当今全球问题和社会发展 296

一、当今的全球问题 296

二、化解全球问题的主体反思 299

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02

第三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05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305

二、社会进步与社会形态演进 310

三、马克思自由王国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314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