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书相伴,人生无憾 1
上篇:读书明理 3
小引 5
我的读书观 7
读书札记 12
理想爱情的艺术阐述——读《廊桥遗梦》 12
世纪末的“千年反思”——读《塞莱斯廷预言》 18
记忆何以要捍卫?——读《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 20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读《幸福的方法》 23
官场生态的形象解读——读《大清相国》 30
揭开西藏的神秘面纱——读《西藏读本》等 34
轻轻松松说红楼——读《红楼讲稿》 40
文化流动理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读《文化是流动的》 42
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文化理论创新——读《城市文化论》 49
荔园春秋,谁与评说——读《深圳大学办学实践探索》 53
中篇:著书明志 61
小引 63
我的治学观 65
代表性著述概览 67
A.著作概览 67
俄罗斯怎样创造文学辉煌? 67
文化是高校德育的灵魂 69
文学鉴赏也有道 71
创新是深圳文化之魂 73
学海无涯勤为舟 75
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 77
一个学者的“深圳文化情结” 79
人生并非如梦 81
B.论文概览 83
经济特区的文化情怀 83
用文化眼光透视城市 84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 85
高等教育提升深圳文化品位 87
艺术家应该同时也是思想家 89
文学视野中的特区社会变革 91
经济特区的文化变迁 93
文学鉴赏要超越作者与作品 95
深圳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97
文学鉴赏的专家意识与大众眼光 99
挣脱文学理论“母亲怀抱”的文学鉴赏理论 101
文学鉴赏要“进得去”、“出得来” 104
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107
“保尔精神”永不过时 110
实用文化与理想文化的动态组合 113
不自由,毋宁死 116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119
发现作者的“我思” 122
用文学陶冶青年的心灵 125
构建一个全新的观念文化体系 127
苏联文学的特殊文化功能 131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 134
文化是城市品位的标志 138
文化创新是对经济特区基本功能的延伸 142
必须摆脱“老大哥”的文学影响 145
文化自觉与深圳文化发展 148
喜看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气象 151
文学创作推动创意文化建设 153
“大运”过后再看深圳 155
“解放”尚未到位,“优化”更需努力 157
下篇:译书明鉴 161
小引 163
我的翻译观 165
译著选载 167
莎士比亚传(节选)&[俄] M·莫洛佐夫 著 167
活下去,并要记住!(节选)(长篇小说)&[俄]B·拉斯普京 著 179
阿尔卡的歌(短篇小说)&[俄]A·伊凡诺夫 著 188
纪念日(短篇小说)&[俄]A·伊宁 著 205
内行(短篇小说)&[俄] G·秋琼尼克 著 208
一根小铁钉(瑞典民间故事,根据俄文版翻译) 217
外国幽默童话(根据俄文版翻译) 220
做一个可爱的教师(随笔)&[俄]A·斯米尔诺娃 著 222
附录:藏书怡情 223
小引 225
无意藏书书满屋 227
藏书统计 229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