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明文学理论的异质性与变异性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勒义增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68016858
  • 页数:19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文论“失语症”与文论“变异” 1

第一节 文论“失语症”:异质性的丧失 1

一、文论“失语症”的提出与讨论 2

二、文论的异质性 7

三、文论“失语症”的实质:异质性的丧失 9

四、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12

第二节 “理论旅行”与文论“变异” 14

一、“理论旅行”的提出 15

二、接着“理论旅行”说的“变异”理论 17

三、文学理论在“理论旅行”中的变异现象 22

第二章 跨文明异质文化交流的困境与原因 27

第一节 跨文明异质文化交流的困境 27

一、文化异质性带来的文化立场错位使异质文化交流出现对立 28

二、同一概念的不同认知使异质文化交流缺少对话交流的空间 31

三、不平等的文化对话造成强势话语的“独霸天下” 34

第二节 跨文明异质文化出现交流困境的原因 36

一、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成见使异质文化交流出现对立 36

二、前理解对概念的不同阐释使异质文化交流缺少对话的空间 38

三、话语不平等使异质文化对话变成强势话语的“独霸天下” 40

第三章 佛教中国化与屈原阐释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 43

第一节 从佛教中国化到西方文论中国化 43

一、从中国文化佛教化到佛教文化中国化 44

二、从中国文化西方化到西方文化中国化 45

三、中国文论西方化 46

四、西方文论中国化 49

五、中国文论西方化与西方文论中国化的根本区别 52

第二节 屈原阐释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 54

一、贾谊、刘安、司马迁阐释屈原:道家文化语境与消解性话语模式 54

二、扬雄、班固、王逸阐释屈原:儒家文化语境与解经话语模式 55

三、刘勰阐释屈原:玄学文化生成与思辨话语模式 56

四、王国维阐释屈原:中西文化汇通与审美话语模式 58

五、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新文化语境的生成和话语方式的运用 59

第三节 西方文论预设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主要障碍 60

一、西方文论预设了建构中国文论的思维方式 60

二、西方文论置换了中国文论的概念范畴 63

三、西方文论限制了中国文论的表达方式 66

第四章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基本规律 69

第一节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他国化与本土化规律 69

一、跨文明文论交流的他国化规律 70

二、跨文明文论交流的本土化规律 73

第二节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变异性规律 76

一、文明的冲突与差异是当今世界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 76

二、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变异性规律 78

第三节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最终目标:对文学共同规律的追求 83

一、从本土文学到世界文学 83

二、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86

三、跨文明文论交流的最终目标:对文学共同规律的追求 91

第五章 跨文明文论交流的变异性举隅 96

第一节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对中国文论的变异 96

一、知识谱系:零散性文论与系统化的规整 96

二、概念范畴:模糊性文论与明晰化的界定 99

三、表达方式:隐喻性文论与科学化的解读 102

第二节 迂回的“变异”:以《迂回与进入》为例 105

一、意义的形成:哲学的与智慧的 105

二、意义的表述:直接的与迂回的 108

三、迂回的意义:反观的与融通的 112

第六章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条件和路径选择 117

第一节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条件 117

一、文化适应性 117

二、文学适应性 119

三、文论适应性 121

四、需要适应性 123

第二节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126

一、异质文化交融,激发文论新质 126

二、异域文论相似,互相启发阐释 127

三、创造性误读异质文论 130

第七章 跨文明文论的对话与激活 134

第一节 跨文明文论对话的原则与途径 135

一、跨文明文论对话的原则 136

二、跨文明文论对话的具体途径 138

第二节 跨文明文论对话,激活文论新质:以“妙悟”为例 142

一、妙悟是中印文化因子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诗学话语 142

二、妙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思维方式 145

第八章 中西方文艺思想与文艺思潮对话举例 152

第一节 文艺思想对话:阿多诺的“反艺术”与庄子的“法天贵真” 152

一、“反艺术”:反对“同一性”的艺术与反对人为的艺术 152

二、理想的艺术:现代艺术和天然艺术 155

三、理想艺术的实现:凌乱破碎的图景与虚静物化的状态 158

第二节 文艺思潮对话: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比较 160

一、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的异质性 161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在生成条件上的可通约性 163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论与中国复古主义文论在理论形态上的共同性 165

第九章 中西方文论范畴、创作心理机制与叙述技法对话举例 168

第一节 文论范畴对话:虚静与直觉 168

一、虚静和直觉体现了思维活动的物我不分性 169

二、虚静和直觉体现了思维活动的直观体悟性 171

三、虚静和直觉体现了思维活动的超越功利性 173

第二节 创作心理机制对话:“自由联想”与“兴” 175

一、“自由联想”是创作主体自由自主的意识活动 175

二、“兴”是创作主体连绵不断的意识流动 176

三、“兴”的“联想地想象”与“自由联想”是相通的 178

第三节 叙述技法对话:“常山之蛇”与“巴尔扎克之蛇” 180

一、整一性与圆整性 181

二、时间性与空间性 182

三、实现效果与表达主题 184

四、线性思维与圆形思维 185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