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这世代的文学景观 3
“这世代”的文学现场与文学在场——海峡两岸青年作家作品点评 3
文学见证:有国才有家——评《让汶川告诉世界》与《北川重生》 18
论张贤亮小说的戏剧性 27
精神向度决定作品高度——谈李骏虎的小说创作 34
大陆青年作家情况介绍——在台湾文学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 40
彰显法律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评剧本《黄克功案件》的矛盾冲突和细节呈现 47
第二辑:多民族风从八面来 61
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小说的喜乐精神与丑角形象 61
责任与坚守——回族作家李进祥创作论 67
狂放恣肆、自由浪漫的旷野诗人——评藏族诗人曹有云《时间之花》 73
为中华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团结行走——读叶梅《穿过拉梦的河流》 78
诗《我,雪豹……》——诗人与诗的梦想 82
第三辑:理论之树与创作之花 91
文学批评之功能 91
小说应当强化戏剧性 94
什么是小说的戏剧性 96
重视小说写作的结尾 103
文学应是照亮生活的温暖书写 106
力度写作与写作力度 108
经典与创新 110
文学的力量 112
小说中的矛盾冲突 116
颇具中国特色文论的小说叙事学——评《红楼梦叙事》 135
为大众写诗——谈诗歌的情感表达 143
第四辑:与青年作家在鲁院 151
“80后”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质——青春写作与灰色成分 151
充满仪式感的民俗文化——在《银鱼来》研讨会上的发言 155
送别内蒙古影视编剧班 159
怡霖的速度与诚实 163
女性不能承受之痛——读修白的女性小说 167
温暖的乡村,温暖的夜——兼评《温暖的乡村》与《夜》 170
青春回响:年轻的故事——评马中才《我的秀秀姐》 175
鲁院文学院青年作家座谈会文情报告 177
“80后”文学创作群体调研报告 187
鲁院的文学场——由警务广场引发的思考 198
鲁院的魅力——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铁凝访谈录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