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喻本伐,熊贤君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2247708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上依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学校制度,学校教育实施概况,教育思潮及教育家分节,介绍各段教育的实况,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序 1

甲编 学校教育的萌生期(远古~公元前207年) 3

概说 3

第一章 官学的植基——远古至西周的教育(远古~公元前770年) 4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育 4

一、原始人群时期的自然教育 4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教育 6

三、萌芽形态的学校 9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和考选制度 11

一、夏“以射造士” 12

二、商“以乐造士” 12

三、西周“以礼造士” 12

四、夏、商、西周的考选制度 13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 14

一、家庭教育与宫廷教育 14

二、夏的学校 15

三、商的学校 15

四、西周的学制及实施 16

第四节 周公姬旦的教育思想 18

一、“修德”的教育作用论 19

二、“保民”的教育目的论 19

三、“六艺”的教育内容论 20

第二章 私学的勃兴——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公元前770~前221年) 22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养士制度 22

一、百家争鸣 22

二、春秋“礼文戎实” 23

三、战国“崇法尚武” 23

四、养士制度 23

第二节 官学的消沉与私学的勃兴 24

一、官学的消沉 25

二、私学的勃兴 26

三、稷下学官的办理 27

第三节 孔丘教育学说 30

一、人性论及教育作用论 30

二、教育对象论及培养目标论 32

三、教师专业素质论 34

四、教育内容论 35

五、道德教育论 39

六、知识教育论 41

七、简评 43

第四节 儒学教育思潮 44

一、源流 45

二、孟轲的教育思想 46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50

四、《学记》中的教育主张 53

五、“人文主义”教育倾向 55

第五节 墨学教育思潮 56

一、源流 56

二、墨翟的教育思想 57

三、《墨子》中的科技教育主张 62

四、“科技主义”教育倾向 63

第六节 道家教育观 64

一、源流 64

二、老聃的教育观 65

三、庄周的教育观 68

四、“自然主义”教育倾向 71

第七节 法家教育观 72

一、源流 72

二、商鞅的教育观 74

三、韩非的教育观 75

四、“权威主义”教育倾向 78

第三章 官学和私学俱废——秦代的教育(公元前221~前207年) 79

第一节 “独尊法家”的文教政策 79

一、独尊法家的内涵 79

二、独尊法家的措施 80

三、独尊法家的影响 82

第二节 社会教化的全面推行 82

一、禁私学和游学 82

二、社会教育的推行 83

三、私学的潜流 84

第三节 “学室制”与“博士制” 84

一、学室制概要 84

二、学室教育的内容 85

三、博士制度 86

乙编 学校教育的定型期(公元前207~公元581年) 89

概说 89

第四章 学校教育的复兴——两汉的教育(公元前207~公元220年) 90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90

一、倚重黄老,百家复现 90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1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92

四、察举制度 92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实施 94

一、官学系统及其特征 94

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94

三、太学的办理概况 95

四、其他各学的办理概况 98

第三节 私学的复兴与发展 99

一、私学的沿革 100

二、私学的类别及其办理 100

三、私学与官学的发展规律 102

第四节 神学化儒学教育思潮 103

一、源流 103

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04

三、《白虎通》中的教育主张 108

第五节 非神学化儒学教育思潮 110

一、源流 110

二、王充的教育思想 111

三、《说苑》、《新序》和《列女传》中的教育主张 115

第五章 私学的相对炽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公元220~581年) 117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117

一、“三教分立”的文化格局 117

二、三国的文教政策 119

三、西晋的文教政策 120

四、十六国和北朝的文教政策 121

五、东晋和南朝的文教政策 122

六、九品中正制 123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实施 124

一、三国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124

二、西晋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126

三、十六国和北朝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127

四、东晋和南朝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129

第三节 私学“百家”的涌现 131

一、私学政策 131

二、儒家私学 132

三、寺庙传经与居士讲经 134

四、道家私学、道观习经和道馆授徒 136

五、综合性私学 137

六、其他私学 138

第四节 玄学教育思潮 139

一、源流 139

二、王弼的教育观 140

三、嵇康的教育观 142

第五节 佛学教育思潮 144

一、源流 145

二、道安的教育观 146

三、慧远的教育观 149

第六节 儒学教育思潮 152

一、源流 152

二、傅玄的教育主张 153

三、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55

丙编 学校教育的拓展期(公元581~1276年) 161

概说 161

第六章 官学的相对兴盛——隋唐及五代的教育(公元581~960年) 163

第一节 隋代的教育 163

一、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163

二、官学制度及实施 165

三、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专设 165

四、私学办理 166

第二节 唐的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166

一、“主以儒学”的原则 167

二、“辅以佛道”的方略 167

三、科举雏形 168

第三节 唐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170

一、官学系统及其特征 170

二、中央官学的办理 171

三、地方官学的办理 174

四、留学教育的实施 174

第四节 唐的私学办理 175

一、私学的沿革 175

二、专习文学私学的出现 176

三、退隐山林讲学成风 176

第五节 五代十国的教育 177

一、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177

二、官学制度及实施 178

三、私学的兴盛与书院的探头 179

第六节 “三教归一”教育思潮 179

一、源流 180

二、王通的教育思想 181

三、柳宗元的教育主张 183

第七节 “攘佛斥老”教育思潮 186

一、源流 186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 187

三、皮日休的教育主张 190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改革——两宋的教育(公元960~1276年) 193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193

一、重文崇儒 193

二、兼容佛道 194

三、倚重理学 195

四、强化科举 196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实施 198

一、官学系统及其特征 198

二、中央官学简介 199

三、太学规制及办理概况 200

四、地方官学制度及实施 201

第三节 北宋三次兴学运动 202

一、“庆历兴学” 202

二、“熙宁·元丰兴学” 204

三、“崇宁兴学” 204

第四节 蒙学的遍设 206

一、私学沿革 206

二、蒙学类别 207

三、蒙学教材及教法 207

第五节 书院制度确立 209

一、书院特质 209

二、书院渊源及沿革 210

三、两宋知名书院 211

四、书院教学与管理 212

第六节 朱熹教育学说 213

一、人性论及教育作用论 213

二、培养目标论 215

三、“小学”与“大学”教育异同论 216

四、“居敬”的道德教育论 218

五、“穷理”的知识教育论 219

六、“朱子读书法” 221

七、简评 223

第七节 求实变法的教育思潮 224

一、源流 224

二、胡瑗的教育思想 225

三、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228

第八节 理学教育思潮 231

一、源流 231

二、张载的教育主张 233

三、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235

丁编 学校教育的中衰期(公元1276~1862年) 241

概说 241

第八章 学校的沉沦——元的教育(公元1276~1368年) 243

第一节 辽、西夏和金的教育 243

一、辽、西夏和金的文教政策及考选制度 243

二、辽、西夏和金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245

三、辽、西夏和金的私学办理 247

第二节 元的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248

一、民族歧视的“四等人制” 248

二、尊孔重儒 249

三、推崇程朱理学 249

四、屡颁兴学诏令 250

五、科举中衰 251

第三节 元的官学制度及实施 251

一、官学系统及其特征 252

二、中央官学的办理 252

三、地方官学的办理 254

第四节 元的私学、书院和社学 255

一、元代私学 255

二、元代书院 256

三、元代社学 257

第九章 学校的僵化与反僵化——明的教育(公元1368~1644年) 258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258

一、“所重者教化” 258

二、“以宋儒传注为宗” 259

三、文教专制的强化 259

四、明末的“西学东渐” 260

五、科举程式化 260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实施 261

一、官学系统及其特征 261

二、中央官学的办理 262

三、地方官学的办理 265

第三节 社学及私塾的办理 268

一、社学改制 268

二、蒙学教材 269

三、蒙学课程 269

四、蒙学教法 271

第四节 书院特质复归 271

一、书院沿革 272

二、书院讲学 273

三、东林书院 274

第五节 王守仁教育学说 274

一、人性论及教育作用论 275

二、培养目标论 276

三、教育内容论 278

四、“知行合一”论 279

五、道德修养论 279

六、童蒙教育论 281

七、简评 282

第六节 反传统教育思潮 282

一、源流 282

二、王畿的教育主张 283

三、王艮的教育思想 284

四、李贽的教育主张 286

第十章 学校的沉沦——早中清的教育(公元1644~1862年) 289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289

一、重倡程朱道学 289

二、抬高官学地位 290

三、强化文教专制 291

四、科举僵化 292

第二节 官学制度及实施 293

一、学制系统及其特征 293

二、中央官学的办理 293

三、地方官学的办理 296

第三节 私学及书院的办理 297

一、蒙学的办理 298

二、书院的办理 298

三、精舍的办理 299

第四节 明清之际的启蒙教育思潮 299

一、源流 300

二、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300

三、顾炎武的教育思想 303

四、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306

第五节 实学与考据教育思潮 309

一、源流 309

二、颜元的教育思想 311

三、戴震的教育主张 315

戊编 学校教育的更生期(公元1862~1949年) 321

概说 321

第十一章 新式学校的肇端——晚清的教育(公元1862~1911年) 323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考选制度 323

一、“师夷制夷” 323

二、“中体西用” 324

三、“政本艺末” 325

四、“体用不二” 326

五、“先政后教” 327

六、“五项教育宗旨” 328

七、科举的变革与废止 329

第二节 新式学堂的创制与办理 331

一、京师同文馆的创设 331

二、其他洋务学堂 333

三、改良性质的新式学堂 336

四、京师大学堂 338

第三节 《壬寅·癸卯学制》的颁行 341

一、《壬寅学制》及其特征 341

二、《癸卯学制》及其特征 343

三、《癸卯学制》的增补和修订 344

第四节 兴学运动和留学运动 346

一、洋务兴学运动 346

二、“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 346

三、“重行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348

四、留学教育运动 350

第五节 书院的变通与私塾的改良 353

一、传统书院的变通 353

二、新型书院的创办 354

三、新式私立小学的创办 355

四、私塾的改良 356

第六节 教会学校和殖民学校的办理 357

一、教会学校的“登陆” 357

二、教会学校的拓展 358

三、澳门的殖民学校 361

四、香港的殖民学校 362

五、台湾的殖民学校 363

第七节 洋务教育思潮 365

一、源流 365

二、李鸿章的教育主张 366

三、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369

第八节 改良教育思潮 372

一、源流 373

二、康有为的教育主张 374

三、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378

四、严复的教育思想 384

第十节 革命教育思潮 390

一、源流 390

二、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392

三、秋瑾的教育主张 397

第十二章 学校教育的多元化——中华民国前期的教育(公元1912~1927年) 401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文官考试制度 401

一、“四育教育宗旨” 401

二、“七项教育要旨”和“四项教育宗旨” 403

三、教育宗旨的恢复、探讨及取消 404

四、文官考试制度的初创 404

第二节 学制系统及相关法规 405

一、《壬子·癸丑学制》 405

二、《特定教育纲要》 407

三、《壬戌学制》 407

第三节 教育改革运动及公立学校的办理 409

一、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 409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411

三、北京大学的改造 413

四、公立学校实施概况 417

第四节 私学、教会学校和殖民学校的办理 422

一、私立学校的活跃 422

二、教会学校的兴盛 423

三、殖民学校的扩张 425

四、收回教育权运动 426

第五节 广东国民政府的教育 427

一、党化教育方针的提出 427

二、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的设立 428

三、工农教育的推广 429

第六节 蔡元培教育学说 430

一、教育本质论 430

二、和谐发展观 432

三、教育独立论 433

四、“以美育代宗教”说 435

五、学术关系论 437

六、教学方法论 439

七、简评 441

第七节 “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 442

一、工读教育思潮 442

二、科学教育思潮 444

三、职业教育思潮 448

四、平民教育思潮 450

第八节 民国前期的教育思想家 453

一、陈独秀的教育思想 453

二、李大钊的教育主张 456

三、黄炎培的教育主张 460

四、胡适的教育思想 464

第十三章 新式学校的定型——中华民国后期的教育(公元1927~1949年) 471

第一节 文教政策与文官考试制度 471

一、“党化教育”方针的强化和废止 471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474

三、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 475

四、文官考试制度的健全 477

第二节 学制系统及相关法规 479

一、《戊辰学制》的拟订 479

二、抗战前学制的补充完善 480

三、战时和战后的学制变更 481

第三节 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变更与沿革 484

一、“大学院制”及其试行 484

二、“大学区制”及其试行 485

三、教育行政制度的沿革 486

第四节 教育改革运动与公立学校的办理 487

一、乡村教育运动 488

二、普及义务教育运动 491

三、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 492

四、西南联大的办理 493

五、公立学校实施概况 494

六、学校教育的重大兴革 499

第五节 私学和殖民学校的办理 502

一、私立学校的兴旺与挫折 502

二、港、澳、台的殖民教育 504

三、伪满洲国的教育 507

四、汪伪国民政府的教育 509

第六节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511

一、“苏区”教育 511

二、“边区”教育 514

三、“解放区”教育 517

四、“老区”新教育的基本经验 519

第七节 陶行知教育学说 520

一、“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质观 521

二、“社会即学校”的组织形式论 523

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 525

四、知识真伪论 528

五、普及教育论 530

六、创造教育论 533

七、简评 535

第八节 乡村教育思潮 536

一、源流 536

二、晏阳初的教育主张 537

三、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540

第九节 普及教育思潮 547

一、源流 547

二、李廉方的教育主张 548

三、雷沛鸿的教育思想 552

第十节 马列主义教育思潮 555

一、源流 556

二、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557

三、徐特立的教育主张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