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第一章 审判权 3
一 审判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维度 4
二 审判权基本涵义揭示 9
三 审判权行使的价值目标 12
四 审判权行使的基本规范 14
第二章 审判行为 22
一 法官职业行为分析 22
二 制约(影响)法官行为公正性的社会因素 27
三 审判行为与审判艺术 33
第三章 审判心理 37
一 审判过程的心理实质 37
二 心理学方法在审判过程中的运用 43
第四章 审判公正 49
一 审判公正的涵义 49
二 审判公正的意义 53
三 审判公正的实现 56
第五章 审判中的法律适用 64
一 法律适用的现状 64
二 司法解释在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66
三 判例的地位及其作用 71
第六章 审判责任制 77
一 审判责任制的基本含义及历史沿革 77
二 建立审判责任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 80
三 建立审判责任制的构想 85
四 审判责任的构成 92
五 审判责任的种类 93
第七章 审判监督 96
一 审判监督的依据和界限 96
二 审判监督的类型 99
分论Ⅰ 刑事审判部分 111
第八章 刑事审判的本质和目的 111
一 刑事审判的本质 111
二 刑事审判的目的 116
第九章 刑事审判模式 133
一 刑事审判模式的建立与构成 133
二 刑事审判模式比较研究 137
三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研究 144
第十章 无罪推定原则 151
一 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审判中的地位 151
二 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取向 156
三 中国刑事审判与无罪推定原则 161
第十一章 刑事审判中的事实认定 168
一 认定事实的任务 168
二 认定事实的基本原则 176
三 认定事实的根据 181
四 审理义务与证据责任 188
五 自由心证及其合理限制 191
第十二章 刑事审判中的定罪量刑 197
一 定罪的根据 197
二 量刑的原则 205
三 量刑的情节 208
第十三章 刑事审判错误及其矫正 217
一 刑事审判纠错机制 217
二 刑事审判错误分析 221
三 刑事审判错误矫正 226
四 刑事审判纠错机制的完善 229
Ⅱ 民事审判部分 233
第十四章 对民事审判的一般界定 233
一 民事审判的内涵 233
二 民事审判的性质和地位 237
三 民事审判的类型 239
第十五章 构造民事审判的事实因素 246
一 对民事案件的一般界定 247
二 民事案件的可诉范围 253
第十六章 构造民事审判的法律因素 269
一 对民事诉权的一般界定 269
二 民事诉权的主体 273
第十七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价值目标 284
一 民事审判的公正性 285
二 民事审判的经济性 297
Ⅲ 行政审判部分 308
第十八章 行政审判的本质取向 308
一 行政审判与司法权 308
二 行政审判的本质取向 309
三 行政审判制约的基本条件 316
第十九章 行政审判的范围 320
一 行政审判范围的基本涵义 320
二 行政审判范围划定的基准 323
三 决定和影响行政审判范围的若干参数 331
四 行政审判范围的法律表达方式 336
五 行政审判范围适用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343
第二十章 行政审判与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 371
一 行政不作为的可诉性 372
二 行政不作为的实态考察 375
三 行政不作为违法性的确认 376
四 行政不作为诉讼的举证责任 385
第二十一章 行政审判的根据与行政规范性文件 388
一 问题的提出 388
二 行政规章在行政裁判中的价值 390
三 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审判中的价值 400
第二十二章 行政审判中的司法变更 404
一 司法变更基本涵义的分析 404
二 司法变更的价值 406
三 我国司法变更的有限性 409
四 司法变更的条件 410
五 司法变更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419
余论 423
后记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