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工具及其成长 3
第一章 人类学和经济人类学 3
一 人类学的学科本质精神与研究领域的扩展 3
二 经济人类学的形成 7
三 经济人类学的意义与地位 21
第二章 结构与功能分析的演化 36
一 功能分析在经济人类学中的引入 36
二 功能分析在经济人类学中的深化与拓展 40
三 功能分析的理论基点与反思 44
第三章 制度视野与实体分析的转折 54
一 波兰尼与实体分析 54
二 实体分析的兴起 60
三 实体分析的主要理论范畴 62
第四章 经济学理论在人类学场地中的运用与演化 73
一 经济学理论工具与形式分析 73
二 形式分析的队伍构成 76
三 形式理论的特征和意义 79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在经济人类学中的拓展 90
一 马克思理论的再理解和再发现 90
二 经济人类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 95
三 经济人类学中马克思理论的运用趋向 105
第六章 精神分析在经济人类学中的扩散 109
一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要义 110
二 精神分析对经济人类学发展的理论意义 114
第七章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模式与分析模型 123
一 经济人类学成长中的形式—实体论战 123
二 经济人类学学派与理论模式 130
三 经济人类学的分析模型与理论重构 135
下篇 经济人类学的分析范畴 149
第八章 经济过程的生态基础 149
一 生态问题的本质 149
二 生态模式与经济进程的演变 156
三 生态危机的社会性表达 163
第九章 生产力基础与社会经济类型 172
一 生产力的性质与流动 172
二 群体性生产力与血缘交往框架中的经济表达 178
三 个体性生产力与地域交往结构中的农业社会 182
四 现代世界体系中多元经济类型 188
第十章 经济交换与民族社会 205
一 交换含义的表达及其拓展 205
二 交换类型与社会结构的差异 209
三 交换与共同体:内部性与外部性 223
第十一章 交往工具与符号涵义系统 233
一 经济的社会性关联与价值悖论的展现 233
二 价值与货币的本质探析 242
三 货币符号象征的制度文化意义 252
第十二章 消费与文化主导价值 269
一 消费与文化关联性分析的理论进路 269
二 日常消费中的文化意义与消费时尚 277
三 文化消费的历史转换 286
第十三章 经济行为与文化模式 293
一 理性与经济行为 293
二 渔猎—采集经济文化模式中的经济行为 300
三 以自我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框架下的经济行为 302
四 现代社会中理性与经济行为多元化存在 311
第十四章 经济过程中的制度构建 316
一 人类社会的文化存在及其内在的制度性要求 316
二 经济过程与制度要素 321
三 制度要素的性质分析 325
四 国家的经济参与行为方式及其选择 330
第十五章 资源博弈过程中的民族性要素 339
一 民族概念的歧义性 339
二 经济过程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 347
三 民族性要素在资源博弈中的运用 363
第十六章 经济与社会的总体性 373
一 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民族差异 373
二 非一致性发展中的民族特殊性 377
三 区域性民族分工与交换利益的差异 388
参考书目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