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认识论与方法论 3
考古学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布鲁斯·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第二版读后感 3
考古研究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16
谈考古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文第二版译后记 27
考古学认识论的思考 36
考古学的范例变更与概念重构 54
作为历史科学的考古学 76
民族学对考古学阐释的贡献 90
谈考古科技与科学考古学 107
考古学文化功能研究的战略性起点——戈登·威利的《秘鲁维鲁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态》译介 121
第二部分 旧石器时代考古 139
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 139
小南海石制品再研究 162
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184
丁村遗址六十年与旧石器考古范式的变迁 203
第三部分 农业起源研究 227
再读跨湖桥 227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48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268
农业起源与“广谱革命”理论的变迁 278
农业起源研究的实践与理论 296
第四部分 文明与国家探源 331
酋邦与中国早期国家探源 331
环太湖与宁绍平原史前社会复杂化比较研究 350
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368
疑古、考古与古史重建 387
社会进化模式与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性质 409
安阳小屯发掘的回顾与思考——纪念殷墟发掘八十周年 423
聚落考古与城市起源研究 456
早期文明的标准与阐释 477
从“专业”到“通业”:当今文明探源的 492
理论、方法与实践 492
探究早期文明社会的世界观 519
第五部分 后过程考古及其他 537
美国性别考古的研究及启示 537
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 554
三星堆青铜树象征性研究 567
考古学与未来:工业文明的忧虑 579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 596
参考文献 610
索引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