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概念地图》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连清主编;廖玲秀副主编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63363831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利用“概念地图”(或称思维导图)的构建方式,归纳、梳理了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公式定理,展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公式定理与公式定理之间的等级关系,概念和公式定理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习者理清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为学习者提供应用概念(定理)分析复杂问题的方法。

第一单元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3

利用太阳能使燃料循环使用的设想 3

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3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6

(一)氧化还原反应 6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 6

电子转移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要点 6

价态高低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6

氧化还原反应间的相互关系 7

2.氧化还原反应重要规律及其应用 8

各类常见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8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9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11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12

(二)离子反应 1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与联系 14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与联系 14

非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 15

离子方程式书写过程中的拆写原则 15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5

因量的不同引起的不同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6

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的方法 16

溶液酸碱性对离子共存的影响 16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8

放热反应 18

吸热反应 19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9

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20

燃料的充分燃烧 20

煤炭的综合利用 20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1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1

(四)燃烧热和中和热 22

理解燃烧热概念的注意点 22

理解中和热概念的注意点 23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23

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23

中和热的测定 24

第三单元 碱金属 27

(一)钠 27

钠表面的氧化层 27

钠与酸反应的特点 27

钠和盐溶液反应的特点 27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 27

(二)钠的化合物 28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特性比较 28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9

盛装烧碱的试剂瓶 29

碳酸和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29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9

(三)碱金属元素 30

焰色反应 30

有关碱金属的计算 31

锂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31

钾的制备方法 31

第四单元 物质的量 34

(一)物质的量 34

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34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和物质所含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35

使用“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35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35

(二)气体摩尔体积 35

使用气体摩尔体积的注意事项 35

气体定律 36

(三)物质的量浓度 36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3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37

溶液浓度常见的表示方法 37

第五单元 卤族元素 40

(一)氯气 40

氯原子的结构 40

氯气的物理性质 41

氯气的化学性质 41

燃烧的含义 4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41

氯水和液氯的比较 43

次氯酸和漂白粉 43

(二)氯化氢和盐酸 44

盐酸的化学性质 44

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44

(三)卤素 45

卤族元素的主要性质 45

卤素离子的检验 47

可逆反应 48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48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48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关键 49

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求算步骤 49

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 49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49

第六单元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53

(一)原子结构 53

原子结构及离子结构中各种基本微粒间的关系 54

电子层符号与其容纳最多电子数 54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54

电子云 54

八隅律 54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54

(二)元素周期律 55

两性氧化物Al2O3 55

两性氢氧化物Al(OH)3 55

原子序数为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56

(三)元素周期表 57

周期 57

族 57

主族 57

副族 58

Ⅷ族 58

O族 58

过渡元素 58

原子序数与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族序数的奇偶关系 58

元素性质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8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8

元素化合价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59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重要规律 59

核素 60

同位素 60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6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6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61

(四)化学键 62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62

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62

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重要规律 62

结构式 63

共价键的存在情况 63

化学反应的本质 63

第七单元 氧族元素和环境保护 66

(一)氧族元素 66

氧族元素的主要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66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67

氧气的制备方法 67

(二)二氧化硫 68

二氧化硫的变色实验 68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 68

二氧化硫中S的价态 68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68

二氧化硫的污染和治理 69

(三)硫酸 69

浓硫酸的吸水性 70

浓硫酸的脱水性 70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70

氧化性酸与酸的氧化性的区别 70

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 70

SO2-4的检验 70

(四)环境保护 71

环境污染的分类 71

大气中常见气体污染物的分类 71

氮氧化物的污染 71

硫氧化物的污染 72

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 72

白色污染 72

光化学烟雾 72

第八单元 碳族元素 硅及其化合物 75

(一)碳族元素 75

碳族元素化合价的稳定性与其性质的关系 75

碳族元素化合物的通式 76

碳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76

碳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76

碳族元素的特殊性 76

(二)碳及其化合物 76

碳的氧化物比较 77

碳酸盐性质的一般规律 77

盐酸与碳酸盐滴加顺序原理的应用 78

(三)硅及其化合物 78

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工业制法 79

二氧化硅在自然界的存在、性质和用途 79

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的制法和性质 80

硅酸盐 80

(四)硅酸盐工业 80

水泥、玻璃和普通陶瓷的比较 81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82

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比较 82

第九单元 氮族元素 85

(一)氮族元素 85

氮族元素 86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86

氮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86

(二)氮和磷 86

氮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87

氮气的物理性质 87

氮分子的结构 87

氮气的化学性质 87

氮气的用途 87

氮气的制法 87

氮的氧化物 87

二氧化氮与溴蒸气的鉴别 88

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计算 89

氮化镁的性质 89

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 90

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90

磷的同素异形体 90

磷的化学性质 90

磷的重要化合物 90

(三)氨 铵盐 91

氨的物理性质 92

氨的化学性质 92

铵盐的化学性质 93

氮肥的存放和施用 93

铵盐的检验 93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93

氨与铵离子的比较 94

(四)硝酸 95

发烟硝酸 95

硝酸的化学性质 95

硝酸盐的性质 96

亚硝酸盐的性质、用途及对人体的危害 97

(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97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97

配平的技巧 97

标化合价的技巧 98

第十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01

(一)化学反应速率 101

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10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0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03

(二)化学平衡 104

可逆反应 104

化学平衡的特征 105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106

化学平衡的移动 106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07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 108

涉及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关系式 108

(三)等效平衡 109

等效平衡的概念 109

三类等效平衡的比较 109

(四)合成氨工业 110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110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前景 110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 111

化学平衡图像 111

第十一单元 电离平衡 114

(一)电离平衡 114

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强、弱电解质之间的关系 115

一元弱酸与一元弱碱有关电离平衡知识的比较 115

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115

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115

多元弱酸的电离特点 116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16

关于水的离子积Kw 117

水的电离平衡 117

溶液pH的计算 117

(三)盐类的水解 119

盐类水解的实质 119

各种类型的盐的水解情况比较 119

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简易口诀 120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20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120

盐类水解的应用 120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21

(四)酸碱中和滴定 122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22

酸碱混合反应后,混合液酸碱性的确定方法 123

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123

第十二单元 几种重要的金属 126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26

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表 127

(二)镁和铝 128

镁和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物理性质和用途 128

镁与铝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的化学性质 129

铝的重要化合物 130

(三)铁和铁的化合物 131

铁的化学性质 132

铁的三种常见的氧化物的性质 132

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133

Fe3+和Fe2+相互转化的应用 133

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133

Fe2+和Fe3+的盐溶液的配制和贮存 134

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时的注意点 134

(四)金属的冶炼 134

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135

(五)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136

原电池的种类 136

化学电源 137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38

第十三单元 烃 142

(一)甲烷 142

有机物 142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142

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142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143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143

(二)烷烃 143

烷烃的物理性质 144

烷烃的分子结构特点 144

烷烃的化学性质 144

同系物 144

同分异构体 144

同分异构体书写口诀 144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44

同分异构体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的比较 145

烷烃的命名 145

烷烃的某些规律 145

(三)乙烯 烯烃 146

乙烯的化学反应 146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46

烯烃的通式 146

烯烃同系物的性质 146

烯烃的某些规律 147

(四)乙炔 炔烃 147

乙炔的分子结构 147

乙炔的化学性质 148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48

炔烃 148

炔烃的检验和鉴别 148

(五)苯 芳香烃 149

苯的分子结构 149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149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49

(六)石油的分馏 150

石油的分馏 150

石油的分馏实验 150

裂化 150

分馏与蒸馏的区别 150

第十四单元 烃的衍生物 153

(一)溴乙烷 卤代烃 153

溴乙烷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53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53

卤代烃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 154

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检验步骤 154

氟氯烃 154

(二)乙醇 醇类 155

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55

证明酒精中含水的方法 155

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比较 156

乙醇的化学性质 156

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156

(三)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56

有机物组成元素的确定 157

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157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57

有机物结构式确定过程的一般步骤 157

(四)苯酚 158

苯酚的化学性质 158

(五)乙醛 醛类 159

乙醛的化学性质 160

(六)乙酸 羧酸 161

乙酸的化学性质 161

烃的羟基衍生物的性质比较 162

烃的羰基衍生物的性质比较 162

第十五单元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165

(一)糖类 165

糖类 165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65

糖类的相互转化 166

判断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法 166

(二)油脂 167

油脂 167

油脂的皂化反应 167

(三)蛋白质 168

蛋白质的存在 169

蛋白质盐析与变性的比较 169

第十六单元 合成材料 172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172

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 172

链节、聚合度和单体 172

(二)合成材料 173

合成材料 173

第十七单元 晶体类型与性质 176

(一)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176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结构、性质的比较 176

晶体类型分类的依据 177

微粒间的结合力 177

(二)晶体熔点、沸点高低比较 177

不同类型的晶体 178

同种类型的晶体的熔点、沸点 178

(三)晶体类型的判断 178

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179

典型晶体代表物的结构 179

(四)涉及晶体结构的计算 181

晶体结构类型计算题的解法 181

解答晶体类习题的注意事项 182

第十八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86

(一)胶体的性质 186

胶体 186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区别与联系 186

(二)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87

盐析与胶体凝聚的区别 188

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却不能的原因 188

第十九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191

(一)电解原理 191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191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192

电解池、电镀池、电解精炼池的比较 192

在电解池中阴、阳极上得、失电子的一般规律 193

电解质的电离与电解的区别和联系 193

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193

(二)氯碱工业 194

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设备 194

食盐的精制 194

电解NaCl溶液时阳极显碱性的原因 194

第二十单元 硫酸工业 197

(一)接触法制硫酸 197

SO2接触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197

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的原因 198

(二)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 198

环境保护与原料的综合利用 198

能量的充分利用 198

硫酸生产的规模和厂址选择 199

第二十一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

(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

(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202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202

(三)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203

物质的检验 203

物质检验的操作方法 203

(四)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04

实验的思路和实验过程的设计要求 204

选择实验方案遵循的原则 204

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204

实验方案的简约性 205

实验方案的可重复性原则 205

附 207

“概念回归·应用与检测”参考答案 207

附录 211

附录一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211

附录二 相对原子质量表 212

附录三 常见物质的提纯 213

附录四 元素周期表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