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0
第一节 地层 11
一、中元古界 11
二、新元古界至下古生界 11
三、上古生界至中三叠统 13
四、上三叠统至新生界 13
第二节 岩浆岩 13
一、火山岩 13
二、侵入岩 14
第三节 变质岩 16
一、区域变质岩类型 16
二、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类型 17
三、热接触变质岩类型 17
四、动力变质岩类型 18
第四节 构造 18
一、构造运动 19
二、构造旋回期的划分 23
三、区域性深大断裂带 23
第二章 武陵旋回期地质构造特征 25
第一节 物质结构分析 25
一、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25
二、碰撞-陆内造山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41
第二节 几何结构分析 47
一、典型构造样式 47
二、空间变化及构造位置 51
第三章 加里东旋回期地质构造特征 55
第一节 物质结构分析 55
一、离散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55
二、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71
三、碰撞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76
四、陆内造山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83
第二节 几何结构分析 87
一、典型构造样式 87
二、空间变化及构造位置 100
第四章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地质构造特征 104
第一节 物质结构分析 104
一、裂陷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104
二、挤压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112
三、隆升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115
第二节 几何结构分析 116
一、典型构造样式 117
二、构造位置及性质 122
第五章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地质演化 125
一、武陵构造旋回期(中元古代) 125
二、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127
三、燕山构造旋回期(晚古生代—古近纪始新世) 128
四、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古近纪渐新世—第四纪) 129
结语 130
参考文献 133
英文摘要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