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1
航海日与航海文化 5
中国航海日的实践与承载的文化意义&李育平 5
谈中国航海日的设立及其重要意义&姚明德 9
对中国航海日文化内涵的思考&时平 14
中国航海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陆儒德 17
航海论——谈一种开放的精神&何芳川 25
郑和航海与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於世成 32
论科学航海观的内涵与本质&孙光圻 35
郑和研究 43
从中国历史地理认识郑和航海的意义&葛剑雄 43
郑和与哥伦布现象的对照研究&辛元欧 49
郑和下西洋待考问题&陈佳荣 58
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睦邻政策&郭渊 61
论郑和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孔远志 69
郑和与海外华人&(新加坡)陈达生 88
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与阿曼航海史实研究&课题组 102
1433年郑和代表团曾访问佛罗伦萨教皇宫廷&(加拿大)王鹏翔 125
再议复原郑和宝船与呼吁复原中国帆船&杨槱 135
大型郑和宝船的存在及其出现年代探析&席龙飞 141
长四十四丈大宝船存在之新证&顿贺 149
郑和宝船厂考&刘义杰 155
《郑和航海图》今析&洪振权 168
郑和航海导航技术探讨&张江齐 174
再论郑和远洋船队医学保障&龚锦涵 185
从郑和航海实践看当代海权的新思维&刘达材 196
郑和航海与海军的非战争运用&张晓林 黄春宇 204
军事视角下的郑和远航&张云 209
郑和封侯考&郑一钧 215
北京法海寺太监李福善非南京牛首山太监(李)福善&葛晓康 218
郑和碑铭的史料价值&黄慧珍 222
明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研究&周茹燕 228
《西洋记》研究综述&朱鉴秋 234
第一届世界华人郑和论坛学术观点述评&时平 241
跨越南洋的明朝使团——评《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德国)普塔克 249
航海史研究 257
明代海洋观的变迁&毛佩琦 257
前现代时期的海洋:从地中海模式到海上丝绸之路&(德国)普塔克 269
《大明混一图》的地理范围辨析&张箭 275
元代海运功臣朱清和张瑄考&郑闰 281
明永乐漕运总兵官——陈瑄&陈福坤等 289
苏州妙智庵《皇帝御祭文》考略&徐作生 294
龙涎香考&龙村倪 297
鹤驼与阿拉伯马——明初海外入华异兽考&周运中 307
中国和西洋木帆船尾舵比较研究&何国卫 314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述论&袁晓春 323
海洋文化 339
中西海洋文化的比较——从郑和下西洋说起&汪品先 339
关于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的思考&丁德文 348
从东南亚看中国的海外发展&(新加坡)黄朝翰 354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