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癸病论与临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拯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2243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观点创新,注重发展,理论独特,治法新颖的学术专著。书中内容极其丰富,以天癸为核心,探讨脏腑、气血精津液以外的重要物质。作者躬身临床医疗、文献研究50馀载,对天癸研究有素,揭示了天癸不是单纯的生殖之精,而是包含着人体多种特殊物质,具有独特调控和激发机体的作用。因此将天癸按照不同性质和功用,分为至神天癸、至气天癸、至液天癸和至精天癸四大类。在临床辨治上,以上述四大天癸为总纲,不泛不繁,纲举目张,内容充实,方法新颖,开创了新的证治生面。全书凡五门,共二十章,系统阐述天癸的来源、功用、特性、种类、分布部位、与脏腑的关系和天癸病的辨治纲要、特殊主症、具体疗法、天癸专药、临床各科运用等。

基本要旨门 3

第一章 天癸源流说 3

第一节 从《周易》中探讨天癸 3

第二节 《黄帝内经》对天癸的论述 7

第三节 历代医家对天癸的述说 9

第二章 天癸名实说 15

第一节 天癸之物有至神至气至液至精之别 15

第二节 天癸之腑有正腑和从腑之分 16

第三节 天癸之源有系统化生和独立生成之异 18

第三章 天癸功用说 20

第一节 天癸的独特功能 20

一、至神天癸的功能 20

二、至气天癸的功能 21

三、至液天癸的功能 21

四、至精天癸的功能 21

第二节 天癸的神异特性 22

一、定向调控 22

二、善走血道 22

三、催化效应 23

四、均衡阴阳 23

第四章 天癸关系说 24

第一节 天癸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24

一、天癸与五脏的关系 24

二、天癸与六腑的关系 25

第二节 天癸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27

辨治纲目门 33

第五章 天癸病证治总纲 33

第一节 至神天癸病证治纲要 34

一、至神虚弱病候 34

二、至神火热病候 36

三、至神郁闭病候 37

四、至神厌食病候 39

第二节 至气天癸病证治纲要 40

一、至气虚弱病候 40

二、至气升降失常病候 41

第三节 至液天癸病证治纲要 43

一、至液不足病候 43

二、至液失调病候 45

第四节 至精天癸病证治纲要 46

一、阳精不足病候 46

二、阳精失调病候 48

三、阴精不足病候 50

四、阴精失调病候 51

第六章 天癸病特殊主症述要 53

第一节 至神天癸病的特殊主症 53

一、反复烦躁 53

二、长期不寐 55

三、间歇嗜睡 57

四、记忆锐减 59

五、神态呆滞 60

六、惊慌胆怯 62

七、恶梦惊扰 63

八、抑郁忧虑 65

九、烘热汗出 67

十、厌食经久 69

十一、贪食不止 70

第二节 至气天癸病的特殊主症 71

一、自汗久作 71

二、盗汗频出 74

三、全身困乏 75

四、生长迟缓 77

五、早衰 79

六、怕冷 81

七、畏热 82

八、经常感冒 84

九、长期鼻鼽 86

十、反复隐疹 88

十一、顽固口疮 89

第三节 至液天癸病的特殊主症 92

一、特异水肿 92

二、尿液过少 94

三、尿液过多 96

四、肥胖 98

五、消瘦 99

六、手足心热 101

七、夜间口干 103

八、口渴时饮 104

九、口目顽燥 106

十、乳头溢液 108

十一、持续脱发 110

第四节 至精天癸病的特殊主症 112

一、男性性欲减退 112

二、阳痿 114

三、精少 115

四、精冷 117

五、阴冷 118

六、阳强 119

七、体毛增多 121

八、痤疮 122

九、女性性欲冷淡 123

十、月经量少 125

十一、月经量多 127

十二、经前腹痛 129

十三、经后腹痛 131

十四、多带 132

十五、少带 133

十六、阴户干涩 134

第七章 天癸合病并病兼病之辨治 136

第一节 天癸合病之辨治 136

第二节 天癸并病之辨治 139

第三节 天癸兼病之辨治 141

主辅疗法门 145

第八章 论治天癸意义 145

第一节 天癸是生育生长之源 145

一、天癸是生育之本 145

二、天癸是生长发育之关键 146

第二节 天癸是抗老强体之根本 147

一、天癸是延缓衰老之重点 147

二、天癸是强体防病之砥柱 147

第九章 天癸病治法总则 149

第一节 平衡阴阳为大法 149

一、平衡阴阳为核心 149

二、脏腑气血宜兼顾 150

第二节 男女少老治不同 151

一、男女治法有差别 151

二、少老治宗尽不同 152

第十章 天癸病治疗主法 154

第一节 调治至神类 154

一、滋养至神法 154

二、温补至神法 155

三、清宁至神法 155

四、重镇至神法 156

五、开窍至神法 156

六、解郁至神法 157

七、启食至神法 157

第二节 调和至气类 158

一、补益至气法 158

二、温壮至气法 158

三、升发至气法 159

四、和降至气法 159

第三节 调理至液类 159

一、滋养至液法 160

二、温润至液法 160

三、渗利至液法 160

四、通泻至液法 161

第四节 调平至精类 161

一、滋养阳精法 161

二、温壮阳精法 162

三、清泻阳精热毒法 163

四、温消阳精寒毒法 163

五、凉滋阴精法 164

六、温补阴精法 164

七、清化阴精热毒法 165

八、温散阴精寒毒法 165

九、益阴精制阳精法 166

十、益阳精抑阴精法 167

第十一章 天癸病治疗兼法 168

第一节 兼治风寒湿燥火法 168

一、兼疗风法 168

二、兼散寒法 170

三、兼利湿法 171

四、兼润燥法 172

五、兼清火(热)法 174

第二节 兼治气血瘀痰毒法 175

一、兼治气法 175

二、兼益血法 175

三、兼祛瘀法 176

四、兼化痰法 177

五、兼解毒法 177

分类用药门 181

第十二章 至神天癸药 181

第一节 滋养至神药 182

酸枣仁 至神至液至气共有益 182

白芍 至神至液调补均有效 185

龟甲 至神至液至精俱能补 187

生地黄 清养至神至液并至精 189

麦冬 滋养至神至液兼至气 191

五味子 调补至神至液及五脏 193

〔附〕柏子仁 百合 首乌藤 墨旱莲 195

第二节 温补至神药 196

鹿茸 益至神调至气壮至精 196

杜仲 安至神益至气调至精 198

肉苁蓉 益至神至气至液至精 199

〔附〕鹿角胶 仙茅 灵芝 200

第三节 清宁至神药 202

羚羊角 至神与至气均能清和 202

栀子 安至神清至气利至液 203

黄连 凉至神清至气调至液 204

蝉蜕 安至神凉至气和至液 206

僵蚕 安至神和至气利至液 207

〔附〕山羊角 黄芩 柴胡 侧柏叶 败酱草 苦参 208

第四节 重镇至神药 210

磁石 重宁至神益至液至精 210

珍珠母 清安至神疗不寐眩晕 211

龙骨 安至神收至液固至精 212

赭石 安至神平至气清至液 213

〔附〕龙齿 紫贝齿 牡蛎 琥珀 215

第五节 开窍至神药 216

石菖蒲 既开至神又能安至神 216

麝香 开安至神理至气至精 217

远志 通安至神和至气至液 218

〔附〕三七 牛黄 丁香 219

第六节 解郁至神药 220

香附 和安至神益至精阴精 220

合欢皮 开安至神兼活血动胎 221

〔附〕紫苏 薄荷 玫瑰花 222

第七节 启食至神药 223

淫羊藿 补至精益至气调至神 223

桑螵蛸 益至精助至气化饮食 225

〔附〕益智仁 砂仁 鸡内金 226

第十三章 至气天癸药 228

第一节 补益至气药 229

生晒参(人参) 补益至气至液并至精 229

黄芪 大益至气调至神至精 231

绞股蓝 益至气至精和调至神 233

〔附〕西洋参 珠子参 党参 太子参 白术 山药 黄精 四叶参 234

第二节 温壮至气药 238

红参(蒸制人参) 温补至气益至神至精 238

附子 温至气和至神调至液 239

肉桂 暖至气安至神和至液 240

〔附〕干姜 吴茱萸 荜茇 荜澄茄 241

第三节 升发至气药 243

升麻 升至气安至神利至液 243

葛根 升至气益至精和至液 244

〔附〕白芷 藁本 防风 羌活 245

第四节 和降至气药 247

旋覆花 和降至气与通和至液 247

枳实 通降至气及疏利至液 248

〔附〕沉香 厚朴 柿蒂 249

第十四章 至液天癸药 251

第一节 滋养至液药 251

玉竹 滋养至液又能益至气 251

枸杞子 滋至液补至精益至气 252

〔附〕石斛 天冬 女贞子 马齿苋 253

第二节 温润至液药 255

巴戟天 温养至液至精和至气 255

何首乌 温养至液与调和至气 256

〔附〕当归 熟地黄 257

第三节 渗利至液药 259

茯苓 调至液益至气宁至神 259

泽泻 通利至液及调和至气 260

〔附〕猪苓 薏苡仁 261

第四节 通泻至液药 261

大黄 调至液清至气助至精 261

火麻仁 和养至液及清调至气 263

〔附〕番泻叶 郁李仁 264

第十五章 至精天癸药 265

第一节 滋养阳精药 266

楮实子 滋养阳精及清和至气 266

菟丝子 滋养阳精并补益至气 266

〔附〕山茱萸 金樱子 267

第二节 温壮阳精药 269

海马 温壮阳精并补益至气 269

冬虫夏草 补阳精益至气安至神 270

〔附〕蛤蚧 锁阳 海狗肾 蛇床子 271

第三节 清泻阳精热毒药 273

丹参 清阳精调至液和至神 273

紫草 泻阳精凉至液清至气 274

蒲公英 泄阳精利至液清至气 275

〔附〕紫花地丁 连翘 金银花 276

第四节 温消阳精寒毒药 277

花椒 温消阳精并暖和至气 277

刘寄奴 温散阳精利至气至液 278

〔附〕乳香 白芥子 蓬莪术 279

第五节 凉滋阴精药 281

哈蟆油 滋阴精益阳精润至液 281

覆盆子 补阴精益至气固至液 281

〔附〕刺蒺藜 桑叶 282

第六节 温补阴精药 284

补骨脂 补阴精益至气暖至液 284

紫河车 温补阴精益至气至液 285

〔附〕续断 骨碎补 紫石英 286

第七节 清化阴精热毒药 287

水红花子 清阴精毒利至气至液 287

穿山甲 消阴精毒通至气至液 288

〔附〕蒲黄 三棱 289

第八节 温散阴精寒毒药 290

红花 温调阴精又和畅至气 290

艾叶 温阴精暖至气和至液 291

〔附〕川芎 五灵脂 292

临床运用门 297

第十六章 妇科病从天癸论治的运用举隅 297

第一节 月经诸病 297

一、月经不调 297

二、经间期出血 307

三、崩漏 311

四、闭经 317

五、痛经 323

第二节 女子杂病 328

一、不孕 328

二、带下 335

三、乳癖 340

四、胞宫癥块(子宫肌瘤) 345

第十七章 男科病从天癸论治的运用举隅 351

第一节 精泄异常 351

一、早泄 351

二、遗精 355

三、不射精 360

第二节 男子杂病 365

一、阴缩 365

二、不育 368

三、前列腺增生 373

第十八章 内科病从天癸论治的运用举隅 379

第一节 心肺肝诸系病选要 379

一、心悸 379

二、咳喘 384

三、眩晕 390

第二节 脾肾诸系病选要 396

一、泄泻 396

二、耳鸣、耳聋 401

第十九章 儿科病从天癸论治的运用举隅 406

第一节 疳惊诸病 406

一、疳证 406

二、慢惊风 410

三、不安证(儿童多动综合征) 414

第二节 厌食汗证诸病 418

一、厌食 418

二、汗证 421

第二十章 皮肤科病从天癸论治的运用举隅 427

第一节 湿疮黧斑诸病 427

一、湿疮(湿疹) 427

二、白庀(银屑病) 431

三、黧黑斑(黄褐斑) 435

第二节 顽癣痒风诸病 439

一、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439

二、痒风(皮肤瘙痒症) 443

方剂索引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