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英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2271321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教科书。书中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

第1章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问题 1

1.1 稀缺性:人类延续的一个永恒话题 2

1.2 经济学:研究理性人如何应对稀缺的学问 2

1.2.1 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由来 2

1.2.2 经济学是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 3

1.2.3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 4

1.3 经济学的分类 5

1.3.1 按研究对象分类 5

1.3.2 按研究方法分类 6

1.4 经济学家之间的分歧 7

1.5 经济学的智慧理念 8

1.6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 12

1.6.1 经济学研究最基本的两大工具 12

1.6.2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1.7 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比较 18

小结 19

习题 20

第2章 供给与需求理论 21

2.1 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22

2.1.1 价格与需求量 22

2.1.2 其他因素与需求 24

2.1.3 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几何图形 26

2.2 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26

2.2.1 价格与供给量 27

2.2.2 其他因素与供给 28

2.2.3 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几何图形表示 29

2.3 价格的决定和供求均衡变动 30

2.3.1 均衡的实现 30

2.3.2 均衡的几何图形描述 31

2.3.3 均衡的函数计算 31

2.3.4 均衡的变动 32

2.4 弹性理论:对供给与需求的进一步讨论 34

2.4.1 弹性概念 34

2.4.2 价格弹性 34

2.4.3 收入弹性 40

2.4.4 交叉价格弹性 41

2.5 考虑到时间维度的供求变化 42

2.5.1 预期与投机模型 42

2.5.2 蛛网理论 44

小结 45

习题 46

第3章 政府干预与市场供给和需求 47

3.1 经济效率与经济福利 47

3.1.1 经济效率 47

3.1.2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48

3.1.3 经济总剩余与无谓损失 49

3.2 政府干预下的价格控制与数量控制 50

3.2.1 价格控制 50

3.2.2 数量控制 53

3.3 税收的经济影响 54

3.3.1 税收 54

3.3.2 福利损失 55

3.4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进口配额 56

3.4.1 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56

3.4.2 进口配额对经济的影响 57

小结 57

习题 58

第4章 对需求的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 59

4.1 基数效用理论 60

4.1.1 效用的含义 60

4.1.2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60

4.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1

4.1.4 消费者均衡 62

4.1.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 64

4.2 序数效用理论 64

4.2.1 无差异曲线 65

4.2.2 边际替代率 66

4.2.3 预算线 66

4.2.4 消费者均衡 68

4.2.5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68

4.2.6 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9

小结 71

习题 72

第5章 对供给的深入分析——生产与成本理论 73

5.1 生产与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 73

5.1.1 生产函数 74

5.1.2 成本 74

5.1.3 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 75

5.1.4 收益与利润 76

5.2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77

5.2.1 短期与长期的生产理论 77

5.2.2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77

5.2.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79

5.2.4 生产的三阶段 80

5.3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 80

5.3.1 等产量曲线 80

5.3.2 等成本线 82

5.3.3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82

5.3.4 生产扩展线 83

5.3.5 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 84

5.3.6 规模报酬 84

5.4 短期成本 86

5.4.1 短期成本及其分类 86

5.4.2 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90

5.5 长期成本 91

5.5.1 长期总成本 91

5.5.2 长期平均成本 93

5.5.3 长期边际成本 95

小结 97

习题 98

第6章 市场结构理论 101

6.1 完全竞争市场 102

6.1.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02

6.1.2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103

6.1.3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与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107

6.1.4 完全竞争与市场效率 109

6.2 垄断市场 110

6.2.1 垄断的形成 110

6.2.2 垄断的生产决策 111

6.2.3 垄断和市场效率 113

6.2.4 价格歧视 114

6.3 垄断竞争 115

6.3.1 垄断竞争的特征 115

6.3.2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116

6.4 寡头垄断市场 118

6.4.1 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特征和分类 118

6.4.2 合作的均衡 118

6.4.3 非合作均衡 120

6.4.4 博弈论 122

小结 125

习题 126

第7章 生产要素理论 128

7.1 生产要素需求 128

7.1.1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 128

7.1.2 边际生产力理论 129

7.1.3 生产要素需求 130

7.2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均衡价格的决定 135

7.2.1 生产要素的供给 135

7.2.2 均衡价格的决定 136

7.3 劳动市场和工资 139

7.3.1 劳动的供给与需求 139

7.3.2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工资和就业量的决定 141

7.3.3 工资的差异 143

7.4 资本、土地的供给和利息、地租的决定 144

7.4.1 土地的供给和地租 144

7.4.2 资本的供给和利息 145

7.5 收入平等与否的讨论 146

7.5.1 洛伦兹曲线 146

7.5.2 基尼系数 147

小结 148

习题 148

第8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50

8.1 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 150

8.1.1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51

8.1.2 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概述 151

8.2 一般均衡模型 154

8.2.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155

8.2.2 一般均衡实现中的“拍卖人”机制 157

8.3 一般均衡理论的存在性证明 158

8.3.1 超额需求函数 158

8.3.2 瓦尔拉斯定律 158

8.3.3 一般均衡的存在 159

8.3.4 一般均衡的应用 159

8.4 对一般均衡理论的评述 159

8.5 社会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 160

8.5.1 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160

8.5.2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 161

8.6 竞争与社会效率的实现 166

8.6.1 竞争与交换的效率 166

8.6.2 竞争与生产的效率 167

8.6.3 竞争与生产和交换的效率 168

小结 168

习题 169

第9章 市场边界与政府微观政策 170

9.1 外部性 170

9.1.1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71

9.1.2 对外部性问题的干预 173

9.2 垄断 177

9.2.1 垄断导致的福利损失 177

9.2.2 垄断引起的寻租行为 178

9.2.3 对垄断的干预 178

9.3 公共物品 180

9.3.1 公共物品的特征 180

9.3.2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81

9.3.3 对公共物品的干预 182

9.4 不完全信息 184

9.4.1 信息的不完全 184

9.4.2 信息的不对称 184

9.4.3 对不完全信息的干预 185

小结 186

习题 186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专题 188

10.1 企业理论 188

10.1.1 企业的本质 188

10.1.2 企业的目标 191

10.1.3 委托代理理论 192

10.2 行为经济学 197

10.2.1 概述 197

10.2.2 预期理论 198

10.3 不对称信息理论 200

10.3.1 逆向选择 201

10.3.2 道德风险 203

10.4 拍卖理论 204

10.4.1 拍卖的含义及历史 204

10.4.2 拍卖的方式 205

10.4.3 拍卖的应用 206

小结 207

习题 207

第11章 宏观经济问题和理论争论 209

11.1 宏观经济学的起源 209

11.1.1 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209

11.1.2 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10

11.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211

11.2.1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211

11.2.2 宏观经济政策 220

11.3 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争论 221

11.3.1 早期宏观经济思想 221

11.3.2 古典学派理论 221

11.3.3 凯恩斯主义理论 222

11.3.4 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223

小结 224

习题 224

第12章 国民产出与国民总收入的核算 225

12.1 衡量总产出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225

12.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227

12.2.1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思想 227

12.2.2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 228

12.2.3 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 233

12.3 关于国民收入核算的几点说明 235

12.3.1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235

12.3.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37

12.3.3 比较不同国家的GDP水平:利用购买力平价方法 237

12.3.4 GDP统计不足之处 238

小结 241

习题 241

第13章 国民产出水平的决定模型 243

13.1 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产出 244

13.1.1 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产出的关系 244

13.1.2 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关系:引入凯恩斯的45°线图 245

13.2 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 248

13.2.1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产出的均衡模型 248

13.2.2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产出的均衡模型 250

13.2.3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产出的决定 251

13.2.4 均衡国民产出的变动 251

13.3 乘数理论 252

13.3.1 乘数的概念 252

13.3.2 其他乘数 253

13.4 缺口理论与宏观经济失衡 255

13.4.1 均衡国民产出与充分就业国民产出 255

13.4.2 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255

13.5 经济周期波动的凯恩斯主义解释 257

13.5.1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257

13.5.2 加速原理和乘数论的结合:对经济周期的一种解释 258

小结 263

习题 263

第14章 经济增长理论 264

14.1 经济增长及其源泉 264

14.1.1 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其计算 265

14.1.2 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些观察结论 265

14.1.3 经济增长的源泉 267

14.2 经济增长模型 267

14.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267

14.2.2 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 270

14.2.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71

14.3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75

14.3.1 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275

14.3.2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276

14.4 新增长理论模型 277

14.4.1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模型 277

14.4.2 简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 279

14.4.3 对新增长理论的评价 281

小结 282

习题 282

第15章 金融、货币和利率的决定 283

15.1 金融体系 283

15.1.1 金融体系的作用 283

15.1.2 金融中介机构与中央银行 284

15.1.3 金融市场 287

15.2 货币需求 289

15.2.1 货币及其职能 289

15.2.2 货币的种类 290

15.2.3 货币需求概述 293

15.3 货币的供给 294

15.3.1 货币的度量 294

15.3.2 货币创造(一) 296

15.3.3 货币创造(二) 297

15.4 均衡利率水平的决定 299

15.4.1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299

15.4.2 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 299

15.4.3 利率的变动 300

小结 300

习题 300

第16章 IS-LM模型和AD-AS模型 302

16.1 产品市场和IS曲线 302

16.1.1 IS曲线及其推导 303

16.1.2 IS曲线的斜率 305

16.1.3 IS曲线的移动 305

16.1.4 产品市场的失衡 305

16.2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306

16.2.1 LM曲线及其推导 306

16.2.2 LM曲线的斜率 308

16.2.3 LM曲线的移动 308

16.2.4 货币市场的失衡 308

16.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309

16.3.1 均衡的形成 309

16.3.2 非均衡向均衡的调节 310

16.3.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310

16.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12

16.4.1 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313

16.4.2 总供给 315

16.4.3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318

小结 320

习题 320

第17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321

17.1 失业 321

17.1.1 失业与失业率 321

17.1.2 失业的类型和成因 322

17.1.3 失业的影响 327

17.2 通货膨胀 328

17.2.1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 328

17.2.2 通货膨胀的分类 330

17.2.3 通货膨胀的影响 333

17.3 菲利普斯曲线 335

17.3.1 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及其含义 335

17.3.2 菲利普斯曲线的扩展 337

小结 339

习题 339

第18章 宏观经济政策 341

18.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政策原理 341

18.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41

18.1.2 宏观经济政策原理 342

18.2 宏观财政政策 342

18.2.1 财政收支体系 342

18.2.2 财政政策的内容 344

18.2.3 财政政策的实践 346

18.3 货币政策 347

18.3.1 货币政策的目标 347

18.3.2 货币政策工具 348

18.3.3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349

18.3.4 货币政策的争论 350

18.4 政策工具的效果分析 351

18.4.1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352

18.4.2 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353

18.4.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354

18.5 经济增长促进政策 355

小结 358

习题 359

第19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360

19.1 国际收支与汇率 360

19.1.1 国际收支平衡 360

19.1.2 汇率 363

19.2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366

19.2.1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概念 366

19.2.2 BP曲线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均衡分析 367

19.3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368

19.3.1 固定汇率制下的IS-LM-BP模型 368

19.3.2 浮动汇率制下的IS-LM-BP模型 369

19.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370

19.4.1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 370

19.4.2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370

19.4.3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 371

19.4.4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371

小结 372

习题 373

参考文献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