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变迁和转型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云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00499183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研究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外交历史,总结了中国外交的历史变迁,分析了中国三次外交转型的历史北景、历史意义及其经验,勾画出中国外交进程的概貌与场景。全书给予中国外交以鸟瞰式的理论分析与学术探究,描述中国日益适应和融入世界民族民族国家体系的历史进程,抽象出中国外交历史变迁的理论逻辑,把握中国外交的进步脉络,寻求对中国外交的整体理解。作者努力提升中国外交之道,实现“究天人际,通古今之变”的目标,是一部中国外交60年的历史专著。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 3

一 研究背景 4

二 问题的提出 9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其分析 11

一 国外研究状况 12

二 国内研究状况 15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9

一 研究目的 19

二 研究意义 23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结构安排 26

一 研究视角 26

二 结构安排 30

第五节 小结 32

第二章 国家—社会关系分析框架的建构 34

第一节 国家—社会关系的分析 35

一 国家与社会概念 35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 39

第二节 国家—社会关系分析框架 45

一 国家自主性与外交决策 46

二 国家能力与外交政策实施 48

三 国家与社会中的主导话语 49

第三节 小结 51

第三章 治世外交 53

第一节 政党—国家权威、自主性与中国外交 55

一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外交 56

二 民主集中的外交决策机制 68

三 高度的政党—国家自主性与中国外交决策 72

第二节 社会行动、国家能力与中国外交 78

一 中国对外政策的社会化 79

二 人民团体的外交参与 88

三 社会动员与中国外交 93

第三节 治世的话语与中国外交 98

一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100

二 民族主义 109

三 传统观念与历史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14

第四节 小结 123

一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外交决策与实施中的领导地位 124

二 中国人民外交与国家外交的双重政策 125

三 中国外交决策的高度国家自主性与政策实施的高度社会动员性 126

四 革命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主导着中国对外政策 127

第四章 乱世外交 130

第一节 政党—国家权威和自主性的式微与中国外交 132

一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外交 132

二 外交决策机制的个人色彩 144

三 国家自主性的式微与中国外交决策 149

第二节 极端的社会行动、国家能力与中国外交 152

一 中国对外政策的社会化 152

二 人民团体外交参与的停滞和恢复 159

三 极端的社会与中国外交政策实施 162

四 有限的国家能力与曲折的中国外交 165

第三节 激进的革命话语与中国外交 173

一 马克思主义的激进话语 173

二 革命民族主义的转变 182

三 传统话语与中国外交 189

第四节 小结 195

一 从挑战国际体系到默认国际体系的转变 196

二 从非国家行为体为侧重点到政府间外交为主的转变 197

三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弱化和中国外交的危机 199

四 中国革命外交与务实外交的双重性 200

第五章 开放外交 203

第一节 政党—国家权威和自主性的重塑与中国外交 205

一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外交 206

二 民主集中外交决策的完善 214

三 政党—国家自主性与中国外交决策 216

第二节 社会行动、国家能力与中国外交 220

一 中国对外政策的社会化 220

二 民间外交的蓬勃发展 224

三 国家能力与中国外交政策实施 229

第三节 务实的话语与中国外交 232

一 革命意识形态的淡化 233

二 国家民族主义与大众民族主义的分化 241

三 历史文化与中国外交 250

第四节 小结 261

一 国家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对象 262

二 中国外交决策的制度化与政策实施的非动员性 263

三 务实的外交观念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263

四 大众民族主义浮现在外交舞台 264

第六章 和谐外交 266

第一节 政党—国家自主性受到的挑战与中国外交 268

一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外交 269

二 外交决策制度化的发展 276

三 政党—国家自主性与外交决策 278

第二节 社会行动、国家能力与中国外交 283

一 中国对外政策的社会化 283

二 民间外交的扩展 288

三 国家能力与中国外交政策实施 294

第三节 负责任话语与中国外交 300

一 新国际主义 300

二 民族主义 305

三 传统文化历史观念 310

第四节 小结 321

一 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 322

二 民间外交仍是中国外交的有益补充 323

三 大国与区域伙伴关系的拓展 323

四 社会力量日益参与到外交决策与实施中 324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327

第一节 基本结论 329

一 有效的国家自主性是中国外交决策的关键 329

二 必要的国家能力是中国外交实施的基础 331

三 极“左”的观念制约着中国和平外交行为 333

四 历史文化记忆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贯穿着中国外交的变迁 334

五 国际体系中的战略互动是中国外交的大背景 337

第二节 中国外交的展望 339

一 国家外交决策的自主性面临着社会力量的挑战 339

二 国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中国外交的成败 341

三 大众民族主义的引导与国家认同的塑造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环节 342

四 国家间战略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和平发展政策的前提 344

五 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外交将奠定中国外交的国内外社会基础 344

第三节 中国外交研究的议程 346

一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历史实践是中国外交研究的立足点 346

二 有效的理论意识是中国外交研究的必要方法 347

三 具体案例研究的政策内涵是中国外交研究的重中之重 349

四 国家、社会、体系视角的整合是中国外交研究的趋势 350

五 话语分析是中国外交研究的新突破点 351

第四节 小结 353

主要参考文献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