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上的时光 世界百部电影鉴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山,任艳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1064405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作者选择了世界电影一百年来具有代表意义的100部影片,进行评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具有经典意义的代表性作品的细读和分析,使读者对电影的发展过程、社会意义、美学特征、技术特性以及营销方式等有个大致的了解。从各个角度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电影概念。本书采取按年代顺序排列影片的编法,便于读者从史学角度来考察电影的发展脉络。具体内容:剧情介绍、影片赏析、导演介绍,忠于原作,公正、客观的写作方式,为读者建立起对电影的初步认识。

1电影成为一门艺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美国) 1

2电影表现形式的探索:《卡里加里博士》(1920年,德国) 5

3写实主义电影美学:《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美国) 9

4蒙太奇理论的创立:《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前苏联) 13

5美国无声片的黄金时代:《淘金记》(1925年,美国) 17

6纪录生活:《持摄影机的人》(1929年,前苏联) 21

7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神女》(1934年,中国) 25

8苏联电影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夏伯阳》(1934年,前苏联) 29

9电影为政治服务:《意志的胜利》(1935年,德国) 33

10让电影接近生活:《游戏规则》(1939年,法国) 37

11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关山飞渡》(1939年,美国) 41

12电影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乱世佳人》(1939年,美国) 45

13世界动画电影的丰碑:《幻想曲》(1940年,美国) 49

14向现代电影迈向:《公民凯恩》(1941年,美国) 53

15商业电影的准则:《卡萨布兰卡》(1942年,美国) 57

16一段不应忽略的历史:《迎春花》(1942年,中国) 61

17“反戏剧”的电影美学:《罗马,不设防城市》(1945年,意大利) 65

18中国战后进步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中国) 69

19真实地反映生活:《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意大利) 73

20迟来的荣誉:《小城之春》(1948年,中国) 77

21西方对亚洲电影认识的开始:《罗生门》(1950年,日本) 81

22布莱松的电影学:《乡村牧师日记》(1951年,法国) 85

23歌舞片时代的到来:《雨中曲》(1952年,美国) 89

24日本的民族电影:《东京物语》(1953年,日本) 93

25日本的艺道:《雨月物语》(1953年,日本) 97

26日本抒情派电影:《二十四只眼睛》(1954年,日本) 101

27“希区柯克”悬疑惊悚电影的代名词:《后窗》(1954年,美国) 105

28印度新电影:《大路之歌》(1955年,印度) 109

29现实主义与意识流:《野草莓》(1957年,瑞典) 113

30苏联诗电影:《雁南飞》(1957年,前苏联) 117

31一种新的观察方式:《四百下》(1959年,法国) 121

32“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广岛之恋》(1959年,法国) 125

33新中国电影十七年:《林家铺子》(1959年,中国) 129

34电影形式的革命:《精疲力尽》(1960年,法国) 133

35对电影体制的抗争:《裸岛》(1960年,日本) 137

36日本电影新浪潮:《青春残酷物语》(1960年,日本) 141

37新旧电影观念大撞击:《奇遇》(1960年,意大利) 145

38真实电影:《夏日纪事》(1961年,法国) 149

39英国电影的骄傲:《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年,英国) 153

40内心活动视觉化:《八部半》(1962年,意大利) 157

41思想文化高度统一的时代:《红色娘子军》(1964年,中国) 161

42新德国电影运动:《告别昨天》(1966年,德国) 165

43布拉格之春:《严密监视的列车》(196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 169

44雕刻时光:《安德烈·鲁勃廖夫》(1967年,前苏联) 173

45真实与梦幻:《白昼美人》(1967年,西班牙) 177

46美国影片分级制度:《邦妮和克莱德》(1967年,美国) 181

47人类文明深层次的思考:《 2001:太空遨游》(1968年,英国) 185

48向旧体制宣战:《假如……》(1968年,英国) 189

49将事件真相公诸银幕:《Z》 (1969年,法国) 193

50意大利式的西部片:《西部往事》(1969年,意大利) 197

51中国的类型电影:《侠女》(1971年,中国台湾) 201

52他人是地狱:《巴黎的最后探戈》(1972年,意大利) 205

53对社会边缘人物的研究:《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1974年,德国) 209

54失去“上帝”的国度:《萨罗或索多玛120天》(1975年,意大利) 213

55“美国精神”的质疑:《出租汽车司机》(1976年,美国) 217

56为社会健康担忧:《大理石人》(1976年,波兰) 221

57好莱坞后工业时代的新神话:《星球大战》(1977年,美国) 225

58“灵,,与“肉”的分离:《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9年,德国) 229

59为观众拍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79年,前苏联) 233

60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丑陋:《铁皮鼓》(1979年,德国) 237

61失去标准的价值评判:《现代启示录》(1979年,美国) 241

62对“文革”的反思:《天云山传奇》(1980年,中国) 245

63丢掉戏剧的拐杖:《城南旧事》(1982年,中国) 249

64优雅的法国传统:《沙滩上的宝琳》(1982年,法国) 253

65人类生存的自然法则:《楢山节考》(1983年,日本) 257

66存在于好莱坞之外的美国的独立电影:《天堂陌影》(1983年,美国) 261

67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黄土地》(1984年,中国) 265

68美国的一个缩影:《德克萨斯的巴黎》(1984年,德国) 269

69“第三电影”战斗的武器:《探戈,加德尔的放逐》(1985年,阿根廷) 273

70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美国) 277

71对传统道德规范提出质疑:《再见,孩子们》(1988年,法国) 281

72在漂泊中走向成熟:《雾中风景》(1988年,希腊) 285

73西班牙的电影国宝:《神经濒临崩溃的女人》(1988年,西班牙) 289

74一首闽南语老歌:《悲情城市》(1989年,中国台湾) 293

75极简主义电影美学:《火柴厂女工》(1990年,芬兰) 297

76现代都市人心的迷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中国台湾) 301

77塑造英雄:《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美国) 305

78自由、平等、博爱《蓝》(1993年,波兰) 309

79女性的觉醒:《钢琴课》(1993年,澳大利亚) 313

80挑战好莱坞:《莱昂》(1994年,法国) 317

81俄罗斯电影复兴的希望:《烈日灼人》(1994年,俄罗斯) 321

82高度抽象后的真实:《重庆森林》(1994年,中国香港) 325

83电影是个奇迹:《地下》(1995年,塞尔维亚) 329

84日本电影的复苏:《情书》(1995年,日本) 333

85以真诚的方式接近社会:《三轮车夫》(1995年,越南) 337

86社会现实的“问题电影”:《猜火车》(1996年,英国) 341

87死亡的哲学:《花火》(1997年,日本) 345

88身份的认同:《小武》(1997年,中国) 349

89“自由”的虚伪面具:《樱桃的滋味》(1997年,伊朗) 353

90伊朗的儿童电影:《天堂的孩子》(1997年,伊朗) 357

91意大利电影的新希望:《美丽人生》(1997年,意大利) 361

92对传统叙事的反叛:《罗拉快跑》(1998年,德国) 365

93放逐与找寻自我:《中央车站》(1998年,巴西) 369

94韩国电影的崛起:《生死谍变》(1999年,韩国) 373

95我的家乡西西里:《玛莲娜》(2000年,意大利) 377

96电影回归本体:《黑暗中的舞者》(2000年,丹麦) 381

97印度有个“宝莱坞”:《季风婚宴》(2001年,印度) 385

98日本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2001年,日本) 389

99生活在恐惧中:《钢琴家》(2002年,法国) 393

100真正的非洲电影:《穆拉戴》(2004年,塞内加尔)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