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生理解剖学发展概况 1
二、中医生理解剖学的学科特点 3
(一)有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3
(二)整体观念与天人相应 3
(三)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一致的规律 4
(四)生活体验观察和以病理测生理 5
(五)熔脏腑、经络、身形、体质学说于一体 5
三、中医生理解剖学的地位与基本内容 6
第一篇 脏腑 8
第一章 五脏 10
第一节 心 10
一、心的形态结构 10
二、心的生理功能 12
附:心包络 13
第二节 肝 13
一、肝的形态结构 13
二、肝的生理功能 15
第三节 脾 17
一、脾的形态结构 17
二、脾的生理功能 19
第四节 肺 20
一、肺的形态结构 20
二、肺的生理功能 22
第五节 肾 23
一、肾的形态结构 23
二、肾的生理功能 25
附:命门 27
第二章 六腑 31
第一节 胆 31
一、胆的形态结构 31
二、胆的生理功能 32
第二节 胃 32
一、胃的形态结构 32
二、胃的生理功能 34
第三节 小肠 34
一、小肠的形态结构 34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 35
第四节 大肠 36
一、大肠的形态结构 36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37
第五节 膀胱 37
一、膀胱的形态结构 37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 37
第六节 三焦 38
一、对三焦形态结构的看法 38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39
第三章 奇恒之腑 41
第一节 脑 41
一、脑的形态结构 41
二、脑的生理功能 47
第二节 髓 50
一、脊髓 50
二、骨髓 53
第三节 脉与脉管系 54
一、脉管的形态结构 54
二、脉管的生理功能 60
第四节 女子胞与子宫系 61
一、女子胞与子宫系的形态结构 61
二、女子胞与子宫系的生理功能 62
附一:睾丸与睾系 64
附二:胞囊 66
第四章 脏腑相关生理 66
第一节 五脏的相互关系 67
一、心与肺 67
二、心与脾 67
三、心与肝 67
四、心与肾 67
五、肝与脾 68
六、肝与肺 68
七、肝与肾 68
八、脾与肺 68
九、脾与肾 69
十、肺与肾 69
第二节 五脏与六腑的相互关系 69
一、心与小肠 69
二、肝与胆 69
三、脾与胃 70
四、肺与大肠 70
五、肾与膀胱 70
第三节 六腑的相互关系 70
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 70
二、参与水液代谢 71
三、六腑以通为用 71
四、病理上互相影响 71
第四节 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71
一、脑与五脏六腑 71
二、女子胞与五脏六腑 72
第五章 精、神、气、血、津液 74
第一节 精、神 74
一、精的含义、生成和作用 74
二、神的含义、产生和作用 75
第二节 气、血 76
一、气的含义、生成和作用 76
二、血的生成、运行和作用 78
第三节 津液 79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79
二、津液的作用和分类 79
第四节 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 80
一、精与血 80
二、气与血 80
三、气与津液 80
四、血与津液 81
五、精、气、血、津液与神 81
第六章 脏腑本质的现代研究 82
第一节 肾的研究 82
一、肾与内分泌功能 82
二、肾与免疫功能 83
三、肾与神经调节 84
四、肾与耳 85
五、肾与骨 85
第二节 脾的研究 86
一、脾虚证的本质研究 87
二、脾与水盐代谢及物质代谢 88
三、脾与血液系统 89
四、脾与肌肉 89
第三节 其他脏腑研究 90
一、肝的研究 90
二、肺的研究 92
三、三焦的研究 93
第二篇 经络 95
第一章 十二经脉 95
第一节 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布、流注与交接 95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布与表里关系 95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流注次序与交接部位 96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97
一、手三阴经 97
二、手三阳经 97
三、足三阴经 100
四、足三阳经 102
第二章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别 108
第一节 奇经八脉 108
一、奇经八脉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108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108
第二节 十二经别 113
一、十二经别的分布与特点 113
二、十二经别的循行路线 114
第三章 十五络脉与十二经筋、皮部 117
第一节 十五络脉 117
一、络脉的名称、分布和作用 117
二、十五络脉的循行路线 117
第二节 十二经筋 118
一、十二经筋的特点、分布和作用 118
二、十二经筋的循行路线 119
三、经筋循行路线与肌肉(腱)、筋膜的关系 123
第三节 十二皮部 124
一、十二皮部的特点和名称 124
二、十二皮部的作用 124
第四章 经络的功能及其运用 126
第一节 经络的功能 126
一、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126
二、联络全身。循行内外 126
三、感传刺激。传导病邪 126
四、调节阴阳,调整虚实 127
五、抗御病邪,反映病变 127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27
一、研究病理变化 128
二、诊断病证 128
三 指导针灸和推拿等治疗 128
四、指导药物治疗 129
五、指导强身保健 129
第五章 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131
第一节 经络现象与形态研究 131
一、经络现象研究 131
二、经络形态研究 132
第二节 经络与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 133
一、经络与中枢神经 133
二、经络与传入神经 134
三、经络与传出神经 134
四、经络与循环系统 135
第三节 经络与神经一体液调节 135
一、经络与内分泌 136
二、经络与神经介质(神经激素) 137
三、经络与免疫反应 138
第四节 经络与生物电及生物物理 139
一、经络与皮肤导电量 139
二、经络与皮肤电位 140
三、经络与生物电场 140
四、经络与电磁传导 141
五、经络与生物物理 141
第五节 其他研究 142
一、经络是人体自动控制系统说 142
二、经络为第三平衡系统说 143
三、经络为多系统机能综合说 143
第三篇 身形 144
第一章 皮肉筋骨 145
第一节 皮肤毛发 145
一、皮肤毛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45
二、皮肤毛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47
第二节 肌肉和筋膜 147
一、肌肉、筋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47
二、肌肉、筋膜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56
第三节 骨和骨连接 158
一、骨与骨连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58
二、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66
第二章 头颈部 168
第一节 头面部 168
一、头面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168
二、头面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70
三、正常面色和面部五色诊概要 171
第二节 颈部 172
一、颈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172
二、颈部和脏腑经络的关系 174
第三章 五官与咽喉 175
第一节 眼 175
一、眼的形态结构 175
二、眼球壁的构造 176
三、眼和脏腑经络的关系 177
四、五轮、八廓学说概要 178
第二节 耳 179
一、耳的形态结构 179
二、内耳的构造 179
三、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80
第三节 鼻 181
一、鼻的形态结构 181
二、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81
第四节 口、唇、齿 181
一、口、唇、齿的形态结构 182
二、口、唇、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83
第五节 舌 184
一、舌的形态结构 185
二、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86
三、正常舌象和舌诊原理 187
第六节 咽与喉 187
一、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87
二、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88
三、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89
第四章 躯干部 191
第一节 胸与胁 192
一、胸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192
二、胁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193
三、胸胁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93
第二节 腹部 193
一、腹前外侧壁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193
二、腹部的分区 194
三、腹部和脏腑经络的关系 195
第三节 背部与腰骶部 196
一、背部与腰骶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196
二、背、腰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98
第四节 二阴 198
一、前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98
二、后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99
三、二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00
第五章 四肢 202
第一节 上肢 202
一、肩、臂、肘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202
二、前臂手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203
三、上肢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06
第二节 下肢 207
一、臀与股、膝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207
二、小腿、踝、足部的表面标志和主要局部结构 209
三、下肢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11
第四篇 体质 212
第一章 中医学对体质的分类 212
第一节 《内经》对体质的分类 212
一、阴阳太少分类 212
二、五行属性分类 213
三 体型肥瘦分类 214
四、禀性勇怯分类 214
五、形体刚强、柔弱分类 214
六 形志苦乐分类 215
七、年龄大小分类 215
八、所处地区环境分类 215
九、耐痛、耐毒强弱分类 216
第二节 后世医家的病理体质分类 216
一、金元明清医家论述的常见病理体质类型 216
二、《中医体质学说》的七种临床体质类型 217
三、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的六种类型 217
第二章 中医学体质分类的理论基础 219
第一节 整体观念与天人相应学说 219
第二节 阴阳五行学说 220
第三节 脏腑学说与气血学说 220
第四节 形神、七情学说 221
第三章 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 222
第一节 先天因素 222
一、遗传因素 222
二、性别因素 223
第二节 后天因素 223
一、年龄因素 223
二、精神因素 224
三、生活条件及饮食因素 224
四、地理环境因素 225
五、疾病因素 225
六、摄生与体育锻炼因素 225
七、劳动因素 226
八、社会因素 226
第四章 有关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资料 228
第一节 关于中医学体质分类的研究 228
一、对阴阳五行分类及体质与性格相关的研究 228
二、对体型肥瘦分类的研究 228
第二节 关于体质的先天因素研究 229
一、遗传因素研究 229
二、性别因素研究 230
第三节 关于体质的后天因素研究 230
一、年龄因素研究 231
二、精神因素研究 231
三、生活方式、条件及饮食因素研究 232
四、地理环境因素研究 233
五、摄生和体育锻炼及劳动因素研究 234
主要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