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概说 1
1.1 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3
1.2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 5
1.3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流派 9
1.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13
1.5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17
1.6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过程倾向和研究取向 19
1.6.1 认知过程的三个倾向 19
1.6.2 认知语言学的三种研究取向 20
1.6.3 认知语言学的六个理论原则 21
1.6.4 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3
1.7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方法研究的目的 26
1.7.1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6
1.7.2 认知语言学方法研究的主要目的 31
1.8 中国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情况 33
1.8.1 初步引进和应用阶段 33
1.8.2 快速发展阶段 34
1.9 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的研究动态 35
1.9.1 语言和认知的关系 35
1.9.2 意义和识解的关系 36
1.9.3 语法和用法的关系 37
1.9.4 在研究方法、内容、视角方面的发展 38
1.9.5 近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42
1.9.6 近期语言认知研究的局限性 45
1.9.7 语言认知研究的趋势 47
第二章 意象图式理论与“把”字句的研究和习得 51
2.1 学者们对“把”字句的认知研究 53
2.2 运用意象图式理论研究“把”字句 56
2.2.1 意象图式理论 57
2.2.2 意象图式的分类 62
2.2.3 意象图式的特点 65
2.2.4 意象图式视角下的“把”字句类型 68
2.3 认知理论在“把”字句习得和偏误分析中的作用 73
2.4 “把”字句的习得顺序和习得过程 76
2.5 根据意象图式对“把”字句的分类进行的分模块教学 78
2.6 构式语法指导下的“把”字句教学 81
第三章 情态动词的认知阐释与习得 83
3.1 情态和情态动词的认知阐释 85
3.2 常用情态动词 94
3.3 情态动词“可以”的认知解释 96
3.3.1 “可以”表达的情态意义 96
3.3.2 “可以”的否定式 97
3.3.3 “可以”与其后主动词的关系 98
3.3.4 “可以”的常见范式 99
3.3.5 “可以”表达主观量时的常态量和异态量 101
3.4 情态动词“要”的认知解释 104
3.4.1 “要”的情态意义 104
3.4.2 “参照点”理论与情态动词 106
3.4.3 “要”与其他情态动词的同现 106
3.4.4 “要”与否定的同现 107
3.5 “能”和“会”在认知领域的语义和用法对比 110
3.5.1 “能”和“会”语义上的传统解释 110
3.5.2 情态上的语义域 112
3.5.3 “能”和“会”在语义域上的区别 113
3.5.4 “能”和“会”的主观性区别 116
3.5.5 主观量 119
3.6 认知视域下情态动词的教学与习得 126
3.6.1 在教学中引入情态动词的认知分类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127
3.6.2 借助图表和图示实施情态动词的教学 128
3.6.3 比较中外情态动词的认知语义和用法,发挥其母语正迁移作用 129
3.6.4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习得情况,进行偏误统计 130
第四章 汉语个体量词的认知分析与习得 131
4.1 前人关于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 134
4.2 个体量词是汉语量词的主体 139
4.3 个体量词的界定及其形象性特征 141
4.3.1 个体量词的界定 141
4.3.2 个体量词的形象性特征 143
4.4 研究个体量词的认知理论基础 145
4.4.1 范畴和范畴化 145
4.4.2 原型范畴 148
4.4.3 隐喻和转喻 149
4.4.4 意象图式 151
4.4.5 象似性和识解性 152
4.5 个体量词产生的原因 154
4.5.1 语言范畴化 155
4.5.2 汉语类型特点的规约 156
4.5.3 双音韵律的需要 157
4.5.4 汉民族的认知视点和独特的思维角度 157
4.6 一些个体量词在搭配不同名词时的认知理据 160
4.7 认知视域下的量词习得 167
4.7.1 通过调查问卷和测试掌握学生学习和运用个体量词存在的问题 167
4.7.2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认知研究成果 168
第五章 图形—背景理论与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171
5.1 图形—背景理论简述 173
5.2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知分析 178
5.2.1 图形—背景理论与唐诗的意境 178
5.2.2 图形—背景理论与宋词赏析 189
5.2.3 图形—背景理论在具体场景和时空关系中的运用 195
第六章 流行新词语的认知研究 201
6.1 流行新词语的构成来源和形式 204
6.1.1 流行新词语构成的来源 204
6.1.2 流行新词语的构词方式 207
6.2 根据象似性原则分析流行新词语的成因 215
6.3 原型与范畴理论视域下的新词语构成分析 217
6.3.1 原型与原型范畴理论 217
6.3.2 流行新词语产生的范畴化过程 219
6.4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流行新词语构成分析 225
6.4.1 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225
6.4.2 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流行新词语的意义构建 226
6.5 隐喻分析 229
6.6 理想认知模型对流行新词语构词的影响 233
第七章 趋向补语的认知研究 237
7.1 趋向补语产生的原因及认知解释 239
7.2 趋向动词的范围和趋向补语的意义 243
7.3 趋向补语与宾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关系及象似性解释 246
7.4 对“起来”语义的认知分析 252
7.4.1 原型范畴理论与“起来”的原型义 252
7.4.2 “起来”的引申义 254
7.4.3 “起来”的隐喻分析 255
7.4.4 “起来”结果义、状态义、评价义的主观化和主观性 259
7.5 “下去”带宾语语序差异的认知考察 261
7.5.1 分离式“V下O去”与合并式“V下去O” 261
7.5.2 “V下O去”与“V下去O”在观察视界上的对立 262
7.5.3 “V下O去”与“V下去O”在扫描方式上的对立 264
7.6 对“上”和“下”的认知考察 267
7.6.1 认知图景与“上”“下”引申义的关系 267
7.6.2 “动+上/下”不平衡现象的原因探究 270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