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而近思(自序) 1
增订本题记 1
上编 3
都市旧闻 3
江南城市的评弹书场 3
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旧书摊与地摊 4
馄饨担及其他 6
苏州美专的校歌 8
武汉掠影 11
韶山行 14
三访天一阁 17
感受东京 20
日本访书记 23
汉城采风 51
奎章阁看书 54
文明的进步 58
舆论的批评与监督 62
说意识 65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72
《讳辩》的启示 75
法律与道德——历史上的复仇案例 78
关于史官的辩论 80
贾谊与《过秦论》 84
《阿房宫赋》二题 95
读《封建论》 98
闲话《柳文指要》 103
一次关于政权问题的大辩论——《大义觉迷录》书后 111
“名教罪人”:最早的政治帽子雍正敕编《名教罪人》书后 122
由《诸神复活》谈郑超麟 131
再谈郑超麟 136
〔附录〕郑超麟致钱伯城函 141
《从苏联归来》出版说明 143
翻译家郑超麟 144
〔附录〕郑超麟翻译书目 146
为颜文梁先生写年谱 148
〔附录〕钱伯城著《颜文梁先生年谱》 155
记余振 198
记潘伯鹰——兼论潘著文言小说《蹇安五记》 205
宋云彬北京日记 218
读冠以“红尘冷眼”之称的宋云彬三十年日记 223
李平心之死 247
老报人徐铸成 251
沧桑饱经征交谊——怀陆澹安先生 258
〔附〕陆澹安诗抄三首 264
1961—1962年:知识分子的短暂春天——一个出版社编辑的回忆 265
半个世纪的雪泥鸿爪——琐忆新文艺出版社一点往事 279
郑振铎1957年日记纪事 282
清官、贪官和清官戏——电视剧《忠诚》观后 336
武侠小说丛谈 340
看戏杂谈 347
看戏续谈 355
关于大字本诸话题 365
口述史平议 378
话说严篙——兼说明朝至今的气节观 388
回看“四人帮”覆亡之日 397
下编 407
亦开风气亦为师——为胡适一辩 407
四角号码七十年——兼论王云五的发明权 409
《潘光旦文集》札记 418
梁漱溟为“雅量”而争 440
细节决定真实:一个立起或坐下的事例 451
读《马寅初传》札记 456
端直骏爽风骨崚嶒——我认识的朱东润先生 467
往事回首怀罗老 471
桑榆闲话——兼怀苏渊雷先生 477
子展先生二三事——为陈子展先生百年诞辰作 480
怀故友杨廷福 483
怀老报人许君远 486
为《胡道静文存》出版写的推荐书 489
说气节——兼说有关伯夷评论 491
气节问题漫谈 498
“遗民不世袭”:一条被遗忘的历史规律 512
预期诚信社会出现 521
〔附录一〕黄晓峰钱伯城谈八十年代的“出书热” 522
〔附录二〕朱鹤汀谈谈新华书店改制对出版业的影响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