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一、城市生命线及其研究概况 1
二、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体系 3
1.研究对象 3
2.研究体系 4
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主要特点 5
1.公共性和共享性 5
2.网络性或系统性 6
3.构造震害与机能震害 7
四、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与对城市生命线系统的依赖性 8
1.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8
2.现代城市对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高依赖性 9
3.地震与特大城市动议(EMI) 10
五、城市生命线系统的主要震害形式 11
1.直接震害与间接震害 11
2.主震震害、余震震害与次生震害 12
3.不同种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具体震害形式 12
六、城市生命线系统恢复的时序性与阶段性 13
七、各种城市生命线系统震害的相互影响 16
1.生命线系统之间的各种依存关系 16
2.生命线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17
3.影响度与影响度序 18
八、城市生命线系统抗震诊断 19
1.地下管路的抗震诊断 19
2.电力系统的抗震诊断 20
3.煤气系统的抗震诊断 21
4.交通系统的抗震诊断 22
5.给排水系统的抗震诊断 23
九、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抗震减灾对策 25
1.减轻物理震害 26
2.系统的冗余与分割 26
3.系统自动化 26
4.对应与恢复 27
十、因特网上的地震情报网站及其搜索方法 28
1.因特网上的主要地震情报网站与网址 28
2.地震情报网站的网上搜索方法 31
十一、高新技术在城市生命线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32
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信息地理系统(GIS) 32
2.城市生命线系统实时地震防灾系统 34
3.航空和卫星监测系统 35
4.地震灾害情报系统 35
第二章 城市生命线系统震害 37
一、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日,M7.8 ) 37
1.电力系统 37
2.煤气系统 39
3.交通系统 39
4.给排水系统 43
5.通信系统 45
二、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1月17日,M7.2 ) 45
1.电力系统 45
2.煤气系统 45
3.交通系统 46
4.给排水系统 51
5.通信系统 51
三、美国北岭地震(1994年1月17日,M6.7 ) 52
1.电力系统 52
2.煤气系统 52
3.交通系统 53
4.给排水系统 54
5.通信系统 54
四、其它地震 55
1.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1999年9月21日,M7.6 ) 55
2.日本关东地震(1923年9月1日,M8.2 ) 58
3.日本新潟地震(1964年6月16日,M7.5 ) 58
4.日本宫城县地震(1978年6月12日,M7.4 ) 59
5.日本福井地震(1948年6月28日,M7.1 ) 60
6.哥伦比亚金地奥(Quindio)地震(1999年1月25日,M6.2 ) 61
7.美国圣费尔南多地震(1971年2月9日,M6.6 ) 62
8.美国洛玛·普里埃塔地震(1989年10月17日,M7.1 ) 63
9.土耳其西北部地震(又称科加伊里地震,1999年8月17日,M7.4 ) 63
第三章 城市生命线系统震害原因分析 64
一、地震强度 64
二、场地的地质类型、地形、水文条件 67
三、场地液化 71
1.主要地震灾害的场地液化 71
2.场地液化与侧向流动、下沉 74
3.防止场地液化的主要对策 75
四、管路类型与空间位置 76
五、滑坡 77
1.地震滑坡灾害 77
2.地震滑坡的主要类型 78
3.地震滑坡的地质、地形、水文与气象条件 79
4.地震震级与地震滑坡 79
5.防治、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 79
第四章 震后恢复 84
一、唐山地震的震后恢复 84
1.恢复规划 84
2.抗震救灾组织的建立 86
3.电力系统的震后恢复 87
4.煤气系统的震后恢复与建设 88
5.给水系统的震后恢复 90
6.排水系统的震后恢复 92
7.交通系统的震后恢复 95
8.通信系统的震后恢复 100
二、阪神地震的震后恢复 102
1.电力系统的震后恢复 102
2.煤气系统的震后恢复 105
3.交通系统的震后恢复 108
4.给水系统的震后恢复 114
5.排水系统的震后恢复 116
6.通信系统的震后恢复 121
三、北岭地震的震后恢复 123
1.电力系统的震后恢复 123
2.煤气系统的震后恢复 124
3.交通系统的震后恢复 124
4.给排水系统的震后恢复 126
5.通信系统的震后恢复 127
第五章 抗震防灾规划与震后恢复战略 129
一、制定生命线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依据与内容 129
1.制定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依据 129
2.城市生命线系统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 132
二、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及其在编制生命线系统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136
1.系统动力学简介 136
2.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 137
3.恢复战略对恢复过程的影响 140
三、动态规划法及其在制定恢复战略中的应用 141
1.动态规划法简介 141
2.动态规划法应用简例 143
3.用动态规划法制定城市煤气系统的恢复战略 145
第六章 震后恢复过程的优化 148
一、恢复曲线及其在震后恢复过程中的应用 148
1.恢复曲线 148
2.恢复过程优化的数学模型 148
3.恢复过程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50
4.恢复地域单元数与恢复顺序 151
二、树枝结构干线网的震后恢复优化 153
1.最大梯度法 153
2.Horn算法 153
3.两种算法恢复顺序的比较 153
三、配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155
1.连接度 156
2.优化设计模型 157
3.模型的应用与效果 159
四、震害损伤在高架桥各构成要素上的优化分配 161
1.损伤度评价曲线与初期投资额感度曲线 163
2.各要素损伤分配的优化方法 165
五、城市生命线系统的优化分割 166
1.连续性线状构筑物的震害位置分布 167
2.连续性线状构筑物的期待连接长度 168
3.实际分割时线状构筑物的期待连接长度 168
4.期待连接长度最大化的优化分割 170
5.计算示例分析 171
六、重要度与震后恢复过程优化 175
1.重要度 175
2.设施震害重要度 175
3.机能震害重要度 175
4.社会影响重要度 177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