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6102367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农民犯罪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全部犯罪中比例最大的群体,且近年来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农民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对农民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理农民犯罪,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不可逾越的门槛 1

一 化解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1

二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三农问题 3

第二节 农民犯罪问题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效 7

一 农民犯罪是三农问题的极端表现 7

二 农民犯罪问题严重妨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11

第三节 本书的观察视角与研究方法 14

一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4

二 本书的基本内容 15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 16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17

一 国外研究概况 17

二 国内研究概况 23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和趋势展望 30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31

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二 犯罪是对社会的极端反抗 32

三 犯罪是经济因素造成的 33

第六节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 34

第七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5

一 研究的目的 35

二 研究的意义 38

第二章 农民犯罪成因分析的理论模式:压力—反应模式 41

第一节 经济利益:开启农民犯罪成因之门的钥匙 41

一 农民犯罪大多与经济利益相关 41

二 犯罪与经济利益相关性的理论解说 44

三 经济利益对犯罪的诱导:经济压力 49

四 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农民犯罪的意义 53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农民承受的经济压力的来源 56

一 农民居于社会最底层的传统 56

二 农民经济观念上的矛盾 59

三 经济变革和经济转型的压力 61

四 农业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形成的压力 63

五 经济压力的社会后果所导致的压力 66

第三节 农民犯罪原因理论分析模式:压力—反应模式 68

一 生态经济学的压力—反应框架模式(PRS) 68

二 农民犯罪分析中压力—反应模式的引入 71

三 农民犯罪的压力—反应模式的分析框架 73

第三章 经济压力:农民犯罪的驱动力 75

第一节 农民的社会地位压力 75

一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的弱势地位 75

二 农民的政治权利被弱化 79

三 社会普遍歧视农民 83

第二节 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的压力 86

一 农民被社会进步所排斥 86

二 农村变革中农民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尴尬 89

三 农民被边缘化 94

第三节 自身被割裂:农民的角色冲突 99

一 农民多重社会角色间的冲突 99

二 农民角色转换的痛苦 104

第四节 农民内部的矛盾压力 108

一 农民的分化 108

二 农民之间的攀比 113

三 农民之间的经济冲突 117

第四章 经济压力的后果:诱导农民犯罪的状态 120

第一节 农民生存条件困难 120

一 农民是社会贫困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 120

二 农民的相对贫困现象日益严重 123

三 农民获得收入机会少,增收困难 128

第二节 经济活动受到抑制 132

一 基础设施和经济环境落后于城市 132

二 乡镇企业的困境 136

三 金融资源匮乏 139

第三节 发展困境 143

一 农民创业的约束 143

二 转换角色的困难:农民工困境 149

第四节 社会地位差距 152

一 经济地位差距 152

二 社会政治地位差距 156

三 文化生活的差距 158

第五章 经济压力的传导与承纳 161

第一节 经济压力传导与承纳的过程 161

一 第一阶段 传递与接受 161

二 第二阶段 判断 167

三 第三阶段 承纳与内化 171

第二节 影响农民对经济压力承纳的因素 174

一 收入 174

二 年龄 177

三 文化程度 180

四 心态 181

第三节 经济压力的承纳极限与“减压阀” 182

一 农民对经济压力的承纳极限 182

二 农民经济压力的“减压阀” 185

第六章 农民对经济压力的应对 191

第一节 农民合法的应对方式 191

一 消化压力 191

二 减少压力 194

三 拒绝压力 198

四 消除压力源 201

第二节 农民合法应对压力的局限性 204

一 农民增加收入的约束 204

二 农民意愿表达的约束 208

三 农民合法维权的成本约束 212

四 农民合法应对经济压力的某些法律缺位 216

第三节 对农民犯罪的诱惑 218

一 犯罪文化的“亲和性” 218

二 非法手段的有效性 219

三 犯罪的高风险和高“收益” 220

四 以犯罪手段应对非法剥夺 222

五 崔英杰案:农民被诱致犯罪的典型 223

第七章 农民的犯罪决策:犯罪的成本与收益 225

第一节 合法应对与非法应对的成本比较 225

一 合法应对的成本分析 225

二 农民犯罪的成本分析 227

三 农民对犯罪成本的比较 233

第二节 合法应对与非法应对的收益比较 237

一 合法应对的收益 237

二 犯罪的收益 240

第三节 农民犯罪决策的经济过程 243

一 农民犯罪决策过程的特征 243

二 农民犯罪决策的步骤 246

三 农民犯罪决策的有限理性 249

第四节 农民犯罪的示范效应 252

第八章 农民犯罪的预防 255

第一节 预防犯罪:阻断犯罪的诱致链条 255

一 压力源的制度性调适 255

二 切断经济压力的传导过程 261

第二节 使犯罪在经济上不合算 265

一 提高犯罪成本 265

二 降低犯罪收益 271

第三节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 275

一 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275

二 协调社会关系,全方位预防农民犯罪 277

三 创新社会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 280

四 提高社会管理效能,构建和谐社会 283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