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永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3124113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14章,分别是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接入网、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及网络技术综合应用。此外,在附录中给出了与课本内容相配套的验证性、设计性及应用性实验。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1.1.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1

1.1.2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2

1.1.3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4

1.1.4 网络计算的新时代 4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5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5

1.2.2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6

1.2.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7

1.2.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9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9

1.3.1 按传输技术划分 10

1.3.2 按分布距离划分 10

1.3.3 其他几种分类方法 11

1.4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2

1.4.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12

1.4.2 两类网络拓扑 12

1.4.3 常见的几种网络拓扑特点 12

1.5 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结构类型 15

1.5.1 集中处理的主机/终端机网络结构 15

1.5.2 对等网络结构 15

1.5.3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 16

1.5.4 无盘工作站网络结构 16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7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9

习题与思考题1 19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

2.1 网络体系结构 21

2.1.1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 21

2.1.2 计算机网络层次体系结构 22

2.1.3 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 22

2.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4

2.2.1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24

2.2.2 层次模型中各层功能 25

2.3 TCP/IP参考模型 29

2.3.1 TCP/IP参考模型概述 29

2.3.2 TCP/IP简介 30

2.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3

习题与思考题2 34

第3章 物理层技术 35

3.1 物理层的基本特性 35

3.2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36

3.2.1 傅里叶分析 36

3.2.2 有限带宽信号 36

3.2.3 数字通信系统 38

3.2.4 数据编码 40

3.2.5 数字调制技术 44

3.2.6 脉冲编码调制 46

3.3 通信方式与交换方式 47

3.3.1 数据通信方式 47

3.3.2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48

3.3.3 交换方式 51

3.4 多路复用技术 53

3.4.1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53

3.4.2 频分多路复用(FDM) 54

3.4.3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TDM) 55

3.4.4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 56

3.4.5 两种多路复用技术的比较 57

3.4.6 波分复用技术 57

3.4.7 码分复用(CDM) 58

3.5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59

3.5.1 有线传输介质 59

3.5.2 无线传输介质 62

习题与思考题3 63

第4章 数据链路层技术 66

4.1 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 66

4.1.1 几个主要概念 66

4.1.2 数据链路层的目的 67

4.1.3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67

4.2 差错控制技术 69

4.2.1 差错控制原理 69

4.2.2 差错控制编码 70

4.2.3 差错控制方式 71

4.2.4 几种纠错方式 72

4.3 流量控制技术 73

4.3.1 停等流量控制 73

4.3.2 滑动窗口流量控制 73

4.3.3 自动请求重发(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 74

4.3.4 停等ARQ 75

4.3.5 返回N帧ARQ 76

4.3.6 选择性重发ARQ 77

4.4 点对点协议(PPP) 78

4.4.1 PPP的作用 78

4.4.2 PPP的组成部分 79

4.4.3 PPP帧结构 79

习题与思考题4 80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82

5.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82

5.1.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及实现技术 82

5.1.2 局域网参考模型 84

5.1.3 LAN的IEEE 802标准 84

5.1.4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85

5.1.5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87

5.2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8

5.2.1 CSMA/CD和IEEE 802.3标准 89

5.2.2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IEEE 802.4标准 92

5.2.3 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IEEE 802.5标准 94

5.3 传统以太网技术 95

5.3.1 粗缆以太网 95

5.3.2 细缆以太网 96

5.3.3 双绞线以太网 96

5.3.4 3种布线方案的比较 97

5.4 交换式以太网 98

5.5 虚拟局域网(VLAN) 100

5.5.1 为什么要划分VLAN 100

5.5.2 VLAN的主要类型 101

5.5.3 VLAN的主要标准 103

5.5.4 VLAN标签交换 104

5.5.5 配置VLAN 105

5.5.6 设计VLAN 106

5.6 高速局域网技术 107

5.6.1 100Mbit/s以太网 107

5.6.2 1000Mbit/s以太网 108

5.6.3 10Gbit/s以太网 109

5.7 无线局域网WLAN 111

5.7.1 WLAN组网方式 111

5.7.2 WLAN硬件 112

5.7.3 IEEE 802.11 MAC层 114

5.7.4 IEEE 802.11物理层 116

5.7.5 IEEE WLAN的安全技术 117

习题与思考题5 118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120

6.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20

6.1.1 广域网的构成 120

6.1.2 广域网的分组转发机制 121

6.2 X.25分组交换网 123

6.3 帧中继(FR) 124

6.3.1 帧中继的帧格式 125

6.3.2 帧中继的应用 126

6.4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26

6.4.1 ISDN的概述 126

6.4.2 宽带ISDN(B-ISDN) 128

6.5 异步传输模式(ATM) 129

6.5.1 ATM概述 129

6.5.2 ATM协议参考模型 130

6.5.3 ATM的信元格式 132

6.5.4 ATM交换机 133

习题与思考题6 135

第7章 网络层技术 136

7.1 网络层概述 136

7.1.1 网络层的设计问题 136

7.1.2 虚电路与数据报 137

7.2 网间互连协议(IP) 140

7.2.1 IP提供的服务 140

7.2.2 IPv4与IPv6 140

7.2.3 IP地址 143

7.2.4 子网及子网掩码 144

7.2.5 无分类编址(CIDR) 145

7.3 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 147

7.3.1 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 147

7.3.2 外部网关协议(BGP) 155

7.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158

7.5 网络互连设备 159

7.5.1 中继器 160

7.5.2 网桥 161

7.5.3 路由器 164

习题与思考题7 168

第8章 传输层技术 171

8.1 传输层概述 171

8.1.1 传输层的设计问题 171

8.1.2 端口 172

8.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73

8.2.1 UDP概述 173

8.2.2 UDP用户数据报 174

8.3 传输控制协议(TCP) 175

8.3.1 TCP概述 175

8.3.2 TCP报文段 176

8.3.3 TCP的可靠性 177

8.3.4 TCP连接管理 178

8.3.5 滑动窗口与流量控制 180

习题与思考题8 181

第9章 应用层技术 184

9.1 应用层概述 184

9.2 域名解析协议 185

9.2.1 域名系统 185

9.2.2 域名解析 187

9.3 文件传输协议 187

9.3.1 文件传输协议(FTP)概述 187

9.3.2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188

9.4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189

9.5 电子邮件 191

9.6 万维网 194

9.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197

习题与思考题9 199

第10章 接入网技术 202

10.1 铜线接入网技术 202

10.1.1 xDSL技术 202

10.1.2 CATV 207

10.2 光纤接入网技术 209

10.3 无线接入网技术 210

10.3.1 GSM/GPRS 210

10.3.2 WAP 212

10.4 虚拟专用网(VPN) 214

10.5 网络地址转换(NAT) 219

习题与思考题10 221

第11章 网络安全技术 223

11.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223

11.1.1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安全控制模型 223

11.1.2 安全威胁 224

11.2 加密与认证技术 227

11.2.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228

11.2.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232

11.2.3 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233

11.2.4 数字签名 235

11.2.5 身份认证技术 235

11.3 防火墙技术 236

11.3.1 防火墙概述 236

11.3.2 防火墙系统结构 236

11.3.3 防火墙分类 238

11.3.4 防火墙的作用 238

11.3.5 防火墙的设计策略 239

11.4 病毒与病毒的防治 240

11.4.1 病毒的种类及特点 240

11.4.2 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防治 241

习题与思考题11 243

第12章 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 244

12.1 网络管理技术 244

12.1.1 网络管理概述 244

12.1.2 ISO网络管理模式 245

12.1.3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 246

12.1.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47

12.2 网络维护工具 248

12.3 局域网常见的故障排除 252

12.3.1 网络常见故障 252

12.3.2 网络故障的排除 253

习题与思考题12 259

第13章 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60

13.1 确定网络设计目标 260

13.1.1 需求分析 261

13.1.2 工程论证 261

13.1.3 网络设计原则 262

13.2 确定网络设计方案 263

13.2.1 网络标准的选择 263

13.2.2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 263

13.2.3 建立分级三层设计模型 264

13.2.4 IP地址规划 266

13.2.5 网络布线设计 268

13.2.6 安全设计 269

13.3 网络产品选型 271

13.3.1 网络硬件设备选型 271

13.3.2 网络软件选择 273

习题与思考题13 274

第14章 网络技术综合应用 275

14.1 交换三级网 275

14.1.1 网络拓扑 276

14.1.2 IP地址分配 277

14.1.3 VLAN划分 278

14.1.4 安全设计 279

14.1.5 网络管理 279

14.2 路由三级网 279

14.3 无线局域网 281

14.3.1 室内无线网络 281

14.3.2 室外无线网络 282

习题与思考题14 284

附录A 实验与上机指导 285

参考文献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