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物权 修订1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玉波著;黄宗乐修订
  • 出 版 社:三民书局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571439223
  • 页数:459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物权法之意义 1

第一、实质上之意义 1

第二、形式上之意义 1

第二章 物权法之性质 5

第一、物权法为私法 5

第二、物权法为财产法 5

第三、物权法为强行法 7

第三章 我国物权法之特色 9

第一、符合最新法律思潮 9

第二、尊重固有民族习惯 9

本论 11

第一章 物权总论 11

第一节 物权之概念 11

第一、物权之社会作用 11

第二、物权之本质 13

第二节 物权之种类 18

第一、物权法定主义 18

第二、物权之分类 21

第三节 物权之效力 25

第一、物权之优先效力 27

第二、物上请求权 29

第四节 物权之变动 31

第一款 总说 31

第一、物权变动之意义 31

第二、物权变动之原则 32

第三、物权变动之原因 38

第二款 物权行为 40

第一、物权行为之立法主义 40

第二、物权行为之独立性与无因性 41

第三款 物权变动之征象 43

第一、不动产物权变动之征象 44

第二、动产物权变动之征象 47

第四款 混同 52

第五款 抛弃 55

第二章 所有权 57

第一节 总说 57

第一、所有权之社会作用 57

第二、所有权之根据 60

第三、所有权之意义 62

第四、所有权之权能 65

第五、所有权之保护 70

第六、所有权之时效 75

第七、所有权之分类 87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 88

第一款 不动产所有权之范围 88

第一、土地所有权之范围 88

第二、建筑物所有权之范围 90

第二款 相邻关系 91

第一、营建施设关系 94

第二、排水用水关系 98

第三、通行侵入关系 102

第四、枝根果实关系 107

第五、越界建筑关系 108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 112

第一款 动产所有权之范围 112

第二款 动产所有权之取得 113

第一、善意受让 114

第二、无主物之先占 116

第三、遗失物之十得 119

第四、埋藏物之发见 123

第五、添附 125

第四节 共有 134

第一款 总说 134

第一、共有之意义及形态 134

第二、我民法上之共有 138

第二款 分别共有 139

第一、分别共有及其应有部分之意义 139

第二、分别共有之内部关系 141

第三、分别共有之外部关系 145

第四、分别共有物之分割 146

第三款 公同共有 155

第一、公同共有之意义 155

第二、公同共有之内部外部关系 156

第三、公同共有之消灭 157

第四款 准共有 158

第三章 典权 159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 159

第一、用益物权之意义 159

第二、用益物权之社会作用 160

第三、用益物权之种类 161

第二节 典权总说 162

第一、典权之沿革 162

第二、典权之社会作用 164

第三、典权之性质 165

第四、典权之意义 169

第三节 典权之发生 171

第四节 典权之期限 172

第五节 典权之效力 173

第一款 典权对于典权人之效力 173

第一、典权人之权利 173

第二、典权人之义务 177

第二款 典权对于出典人之效力 179

第一、出典人之权利 179

第二、出典人之义务 180

第六节 典权之消灭 180

第一、回赎 181

第二、找贴 185

第四章 地上权 187

第一节 总说 187

第一、地上权之沿革及其社会作用 187

第二、地上权之意义 188

第二节 地上权之发生 190

第三节 地上权之存续 191

第四节 地上权之效力 193

第一、地上权人之权利 193

第二、地上权人之义务 195

第五节 地上权之消灭 197

第一、存续期间之届满 197

第二、地上权之抛弃 198

第三、地上权之撤销 199

第四、约定消灭事由之发生 200

第五、第三人取得时效 200

第六、公用征收 200

第五章 永佃权 203

第一节 总说 203

第一、永佃权之沿革及其社会作用 203

第二、永佃权之意义 204

第二节 永佃权之发生 206

第三节 永佃权之效力 206

第一、永佃权人之权利 206

第二、永佃权人之义务 207

第四节 永佃权之消灭 208

第六章 地役权 211

第一节 总说 211

第一、地役权之沿革 211

第二、地役权之社会作用 213

第三、地役权之意义 214

第四、地役权之特性 217

第五、地役权之分类 218

第二节 地役权之发生 220

第三节 地役权之效力 221

第一款 地役权及于地役权人之效力 221

第一、地役权人之权利 221

第二、地役权人之义务 222

第二款 地役权及于供役地人之效力 223

第一、供役地人之权利 223

第二、供役地人之义务 223

第四节 地役权之消灭 224

第一、土地灭失 224

第二、法院宣告 224

第三、抛弃 224

第四、约定消灭事由之发生 225

第七章 抵押权 227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 227

第一、担保物权之意义 227

第二、担保物权之社会作用 228

第三、担保物权之分类 230

第二节 抵押权总说 235

第一、抵押权之沿革 235

第二、抵押权之社会作用 243

第三、抵押权之意义 246

第四、抵押权之分类 248

第五、抵押权之特性 249

第三节 抵押权之发生 253

第四节 抵押权之效力 256

第一款 抵押权效力之范围 256

第一、抵押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 256

第二、抵押权标的物之范围 258

第二款 抵押权对于抵押人之效力 265

第三款 抵押权对于抵押权人之效力 268

第一项 抵押权之保全 268

第二项 抵押权之处分 271

第一、抵押权之处分 271

第二、抵押权次序之处分 272

第三项 抵押权之实行 276

第一、拍卖 280

第二、拍卖以外之方法 290

第五节 抵押权之消灭 292

第六节 特殊抵押权 294

第一款 法定抵押 294

第二款 权利抵押 297

第三款 动产抵押 300

第四款 财团抵押 306

第五款 共同抵押 309

第六款 所有人抵押 312

第七款 最高额抵押 317

第八款 证券抵押 321

第八章 质权 325

第一节 总说 325

第一、质权之沿革 325

第二、质权之社会作用 328

第三、质权之分类 329

第二节 动产质权 331

第一款 动产质权之意义 331

第二款 动产质权之发生 334

第三款 动产质权之效力 338

第一项 动产质权效力之范围 338

第一、动产质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 338

第二、动产质权标的物之范围 340

第二项 动产质权对于出质人之效力 341

第三项 动产质权对于质权人之效力 341

第一、质权人之权利 341

第二、质权人之义务 351

第四款 动产质权之消灭 352

第三节 权利质权 353

第一款 权利质权之意义 353

第二款 权利质权之发生 356

第三款 权利质权之效力 363

第一项 权利质权效力之范围 363

第一、权利质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 363

第二、权利质权标的物之范围 364

第二项 权利质权对于出质人之效力 365

第三项 权利质权对于质权人之效力 365

第一、质权人之权利 365

第二、质权人之义务 370

第四项 权利质权对于第三债务人之效力 370

第四款 权利质权之消灭 371

第九章 留置权 373

第一节 总说 373

第一、留置权之沿革 373

第二、留置权之社会作用 375

第三、留置权之意义 375

第四、留置权与其类似权利之区别 377

第二节 留置权之发生 379

第一、留置权成立之积极要件 379

第二、留置权成立之消极要件 383

第三节 留置权之效力 385

第一款 留置权效力之范围 385

第一、留置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 385

第二、留置权标的物之范围 385

第二款 留置权及于留置物所有人之效力 386

第三款 留置权及于留置权人之效力 387

第一、留置权人之权利 387

第二、留置权人之义务 390

第四节 留置权之消灭 391

第五节 特殊留置权 394

第十章 占有 401

第一节 总说 401

第一、占有之社会作用 401

第二、占有之意义 405

第三、占有之分类 407

第四、占有之转变 412

第二节 占有之发生 413

第一款 直接占有之取得 413

第一项 直接占有之原始取得 413

第二项 直接占有之继受取得 414

第一、继受取得之原因 414

第二、继受取得之效力 416

第二款 间接占有之取得 417

第一项 间接占有之创设取得 417

第二项 间接占有之继受取得 418

第三节 占有之效力 418

第一款 权利之推定 418

第二款 权利之取得(善意受让) 420

第一、总说 420

第二、善意受让之要件 421

第三、善意受让之效力 426

第四、善意受让之例外 427

第五、善意受让例外之例外 430

第三款 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之关系 433

第一、总说 433

第二、善意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之关系 434

第三、恶意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之关系 437

第四款 占有之保护 441

第一、占有人之自力救济权 441

第二、占有人之物上请求权 443

第四节 占有之消灭 447

第五节 准占有 448

第一、准占有之意义 448

第二、准占有之效力 449

附录一:从法律观点看货币的所有权 451

附录二:本书参考书目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