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
1.1 电路的组成及其模型 1
1.1.1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1
1.1.2 电路模型 2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2
1.2.1 电流 2
1.2.2 电压和电位 3
1.2.3 电动势 4
1.2.4 电功率和电能 4
1.3 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 5
1.3.1 负载工作状态 5
1.3.2 断路状态 6
1.3.3 短路状态 6
1.4 电路的基本定律 7
1.4.1 欧姆定律 7
1.4.2 基尔霍夫定律 7
1.5 电阻及其连接方式的等效变换 10
1.5.1 电阻元件 11
1.5.2 二端网络及等效的概念 11
1.5.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2
1.5.4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联结 13
1.6 电源及其等效变换 15
1.6.1 电压源 15
1.6.2 电流源 16
1.6.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7
1.6.4 受控电源 18
1.7 线性网络的分析方法 19
1.7.1 电源等效变换法 20
1.7.2 支路电流法 21
1.7.3 节点电压法 22
1.7.4 叠加原理 23
1.7.5 等效电源定理 24
1.7.6 电位的计算 26
小结 27
习题 28
第2章 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2.1 储能元件 31
2.1.1 电容元件 31
2.1.2 电感元件 31
2.2 电路的暂态过程及换路定律 32
2.2.1 暂态过程 32
2.2.2 换路定律 32
2.3 初始值及稳态值的计算 33
2.3.1 初始值的计算 34
2.3.2 稳态值的计算 35
2.4 RC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35
2.4.1 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5
2.4.2 RC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8
2.4.3 RC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40
2.5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44
2.6 RL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46
2.6.1 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46
2.6.2 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48
2.6.3 RL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49
2.7 暂态过程的应用 51
2.7.1 微分电路 51
2.7.2 积分电路 52
小结 52
习题 53
第3章 交流电路 56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6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56
3.1.2 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61
3.2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66
3.2.1 电阻电路 66
3.2.2 电感电路 68
3.2.3 电容电路 70
3.3 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73
3.3.1 RLC串联交流电路 73
3.3.2 复阻抗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80
3.3.3 功率因数的提高 86
3.4 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 89
3.5 交流电路中的谐振 91
3.5.1 串联谐振 91
3.5.2 并联谐振 94
3.6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交流电路 97
3.6.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 97
3.6.2 用谐波分析法计算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 99
小结 100
习题 101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104
4.1 三相交流电源 104
4.1.1 对称三相电动势的产生 104
4.1.2 电源三相绕组的连接方式 105
4.2 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方式 107
4.2.1 负载的星形联结 108
4.2.2 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112
4.3 三相电路的功率 115
小结 117
习题 118
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 121
5.1 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121
5.1.1 磁路的基本概念 121
5.1.2 磁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121
5.1.3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123
5.1.4 磁路的基本定律 124
5.1.5 简单磁路的计算 125
5.2 铁心线圈电路 127
5.2.1 直流铁心线圈电路 127
5.2.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128
5.3 变压器 130
5.3.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131
5.3.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32
5.3.3 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及其连接 135
5.3.4 三相变压器 136
5.3.5 变压器的技术数据 137
5.3.6 特殊变压器 138
小结 140
习题 140
第6章 异步电动机 141
6.1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141
6.1.1 定子 141
6.1.2 转子 142
6.2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43
6.2.1 旋转磁场 143
6.2.2 转动原理 146
6.2.3 异步电动机的转向和转速 147
6.3 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148
6.3.1 定子电路 148
6.3.2 转子电路 149
6.4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 152
6.4.1 电磁转矩 152
6.4.2 机械特性 152
6.4.3 电动机的自动适应负载能力 155
6.5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156
6.5.1 型号 156
6.5.2 接法 157
6.5.3 额定值 157
6.5.4 温升及绝缘等级 158
6.5.5 工作方式 159
6.6 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160
6.6.1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160
6.6.2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163
6.6.3 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165
小结 167
习题 168
第7章 直流电动机 169
7.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169
7.1.1 定子部分 169
7.1.2 转子部分 170
7.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71
7.2.1 转动原理 171
7.2.2 电磁转矩 172
7.2.3 电枢绕组中的电动势 172
7.2.4 电枢电压平衡方程式 173
7.3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173
7.3.1 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 173
7.3.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74
7.3.3 电动机自动适应负载的能力 175
7.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使用 176
7.4.1 起动 176
7.4.2 调速 177
7.4.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反转 179
7.4.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179
小结 180
习题 181
第8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182
8.1 电器的分类 182
8.2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 182
8.2.1 刀开关 183
8.2.2 转换开关 183
8.2.3 按钮 184
8.2.4 熔断器 185
8.2.5 低压断路器 186
8.2.6 接触器 187
8.2.7 继电器 188
8.2.8 行程开关 192
8.3 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193
8.3.1 点动控制 194
8.3.2 直接起动连续运行控制 194
8.3.3 正反转控制 195
8.3.4 多地控制 197
8.4 行程控制 197
8.4.1 限位控制 197
8.4.2 自动往返行程控制 198
8.5 时间控制 199
8.6 顺序控制 200
小结 201
习题 201
第9章 供电配电与安全用电 203
9.1 供电配电系统概况 203
9.1.1 电力系统简介 203
9.1.2 工业企业配电的基本知识 203
9.2 安全用电常识 204
9.2.1 人体的触电状况 204
9.2.2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04
9.2.3 触电的形式及危害 205
9.2.4 安全电压 206
9.3 接地与接零保护 206
9.3.1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知识 206
9.3.2 保护接地 207
9.3.3 保护接零 208
9.3.4 重复接地 209
9.3.5 接地装置 210
小结 211
习题 211
第10章 电工测量仪表 212
10.1 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 212
10.2 磁电式仪表 212
10.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213
10.2.2 磁电式电流表 214
10.2.3 磁电式电压表 214
10.3 电磁式仪表 215
10.3.1 吸引型电磁式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5
10.3.2 排斥型电磁式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5
10.4 电动式仪表 216
10.4.1 电动式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6
10.4.2 电动式功率表测量功率 217
10.5 感应系仪表 218
10.6 比较系仪表——电桥 218
10.6.1 电桥测量电阻 218
10.6.2 电桥测量电容 219
10.6.3 电桥测量电感 220
小结 220
习题 220
附录 221
参考文献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