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里兰学院大学概述 1
第一节 创办背景与历史沿革 1
第二节 价值观、目标与使命 3
第三节 战略发展规划 4
第四节 办学成就 8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运作机制 11
第一节 组织构架 11
第二节 教学院系的职能 14
一、本科生院 14
二、研究生院 15
第三节 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模式 16
一、校长办公室 16
二、招生管理办公室 19
三、治理模式 19
第四节 研究与培训机构的职能 23
一、学习和学生成功创新中心 23
二、安全研究中心 26
三、教师发展中心 27
四、国家领导力研究院 28
第五节 办学指导原则 30
第三章 专业和课程设置 32
第一节 副学士专业 32
一、专业设置 32
二、课程设置 33
第二节 本科专业 34
一、专业设置 34
二、课程设置 35
三、通识教育 39
四、学分转换 40
五、课程开设周期 41
第三节 研究生专业 42
一、硕士专业与课程设置 42
二、博士专业与课程设置 45
第四节 证书项目 49
一、本科层次的证书项目 49
二、研究生层次的证书项目 54
第五节 学分政策与学分转换 56
一、基本规定 58
二、在其他院校获得的学分 59
三、证书的转换学分 60
四、正规考试的转换学分 61
五、先前学习评价 63
六、工作场所学习项目 66
总结与启示 68
第四章 招生政策及学生规模与特征 74
第一节 本科生的入学要求 74
一、一般条件 75
二、临时身份学生 77
三、在读高中生 78
四、被淘汰的学生 78
五、老年金卡学生 79
六、第二学士学位的入学要求 79
第二节 研究生的入学要求 80
一、硕士研究生及证书的入学要求 80
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 82
第三节 军人的入学要求 84
一、美国军人教育资助制度简介 84
二、军人学生的招生政策 89
第四节 国际学生的入学要求 92
第五节 学生规模及基本特征 93
一、学生规模 94
二、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 100
总结与启示 102
第五章 教师队伍发展 106
第一节 教师队伍概况 106
一、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 106
二、教师的聘任与晋升 108
三、教师的工作量与薪酬 111
第二节 教师培训与发展 113
一、新教师培训 114
二、在职教师培训 117
三、教师领导力暑期学校 118
四、教师培训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118
五、教师培训与发展的效果评价 119
第三节 教师监管与支持 122
一、教师评估与考核 122
二、教学支持服务 123
三、知识产权保护 125
总结与启示 127
第六章 课程设计与开发 131
第一节 富有创新精神的课程再设计举措——“卓越本科教育目标支持计划” 132
一、“卓越本科教育目标支持计划”的宗旨、指导原则与标准 132
二、“卓越本科教育目标支持计划”的专业设计流程 135
三、课程开发流程 138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模式、媒体呈现及学习模式 141
一、课程开发团队 141
二、课程资源的建设模式 142
三、课程内容的多媒体呈现 143
四、课程学习模式 146
第三节 课程与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 148
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148
二、外部机构的监督 150
三、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 151
总结与启示 158
第七章 教学平台 163
第一节 在线学习环境 163
一、基于学习理论的学习管理系统 163
二、WebTycho教学平台 164
三、新的在线学习环境 166
第二节 教学平台的应用 172
一、统一在线课程模板 172
二、技术支持服务 173
三、数据应用 173
四、技术培训 173
总结与启示 174
第八章 学习支持服务 177
第一节 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与模式构建 177
一、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发展 177
二、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构建 181
第二节 学习支持服务的要素和方式 184
一、先前学习评价和学分转换 184
二、与学业相关的支持 185
三、混合模式的教学方法 185
四、行政管理支持 185
五、图书馆支持 186
六、技术支持 186
七、财政支持 187
八、建立群体意识 187
第三节 学习支持服务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187
一、学习支持服务的良好实践案例 187
二、学习支持服务的挑战与问题 190
总结与启示 191
第九章 质量保证 195
第一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认证制度 195
第二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 198
一、各类质量标准 198
二、“质量至上”项目 202
第三节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205
一、学生学习成果的定义 205
二、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指导原则、等级和方法 207
三、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报告 213
总结与启示 216
参考文献 220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