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与思考 2
中国神学与中国社会——回顾与展望、特征与趋势&何光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文 2
当今中国宗教三议&高师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 11
2.神学美学研究 22
爱与美的复兴——论巴尔塔萨爱的美学&张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 22
从花木之美探讨共生传道的一个尝试&[日]吉田惠(Megumi Yoshida)文 王再兴(湖北文理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译 36
3.神学诗学探索 50
刘光耀《爱、死、忧郁,天使的迷狂》序&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 50
基督教与中国诗歌——诗集《爱、死、忧郁,天使的迷狂》自序&刘光耀(湖北文理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文 53
刘光耀诗歌二首 60
(1)谁能为我寻回 60
(2)哲学的定义 60
关于神味诗以及其他——诗集《一字一国度——神味诗选集》自序&刘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文 62
刘平诗歌二首 71
(1)特洛伊木马病毒 71
(2)最后的最后的晚餐 71
4.国际华文文学研究·新加坡作家、诗人原甸研究&栏目主持人:刘光耀 章智源 76
编者按语 76
马死落地行——原甸访谈记录&李小燕(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黄贤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77
原甸创作年表&刘光耀、章智源(南通一五一十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华文文学工作坊特约研究员)辑 111
5.神学批评 114
《四个四重奏》与基督教灵修传统&林季杉(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文 114
唯美主义者的天主教想象&张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 127
“你兄弟亚伯在哪里?”——《创世记》第四章与电影《莫扎特》的叙事分析&林艳(深圳大学文学院)文 143
6.基督教与艺术研究 152
色彩中的思辨:古代俄罗斯宗教绘画中的生命意义问题&[俄]E.H.特鲁别茨科伊文 徐凤林(北京大学哲学系)译 152
当代中国艺术:走向“后宗教时代”——从政治信仰、人文信仰到宗教信仰&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文 164
基督之路与人文追思——读查常平《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文嘉琳(绵阳师范学院)文 175
7.神学诠释学研究 188
发展一种具比较视野的神学诠释框架的构想&林子淳(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文 188
8.学术前沿 210
奥古斯丁的祈祷与眼泪——重读《忏悔录》&曾庆豹(台湾中原大学)文 210
言语的“神力”——“先知马克思”辨&冯庆(南京大学文学院)文 225
9.圣经研究与解读 242
《圣经》的爱观&章智源(合肥学院)文 242
恐怖文本——析菲利斯·翠伯的后期女性主义《圣经》诠释&林燕(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文 252
10.名典迻译 272
我们是谁?——基督徒的标志&[美]斯各特·J.哈夫曼(Scott J.Hafemam) 刘阿斯(西南大学哲学系)译 272
11.思想告白 284
我的立命,我的安身——关于当代汉语伦理问题的进路&李建春(湖北美术学院)文 284
稿约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