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新都市文学的搏动与变奏 13
第一节 深圳都市文学审美特征论 13
第二节 一座先锋城市的心脉律动 18
第二章 悲悯情怀的底层书写 25
第一节 曹征路的“底层写作” 27
第二节 资本时代的良心指证 34
第三节 触摸“底层”的灵魂脉动 44
第三章 在历史滴血处抗争的“打工文学” 50
第一节 “打工文学”的来龙去脉 51
第二节 “打工文学”的瓶颈 56
第三节 王十月的打工小说 57
第四章 知识分子写作的吊诡 65
第一节 南翔小说审美特征论 67
第二节 活画出当代知识群体灵魂 70
第五章 都市灵魂的隐喻 73
第一节 诗意润泽都市焦虑 75
第二节 都市女性的传奇书写 83
第三节 文学江湖中的侠影萍踪 85
第四节 白领精英的生命灵动 88
第五节 小说的隐喻价值 91
第六节 命运与灵魂的博弈 94
第七节 写出偶然中的必然 98
第六章 成长中的“阳光写作” 103
第一节 “阳光写作”的价值所在 106
第二节 青春的心灵脉动 109
第七章 都市里的“新山药蛋派” 111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衍生“新山药蛋派” 111
第二节 抒写特区农民的命运 114
第八章 后知青时代的文学表述 120
第一节 知青岁月再回首 122
第二节 不会消弭的知青情结 126
第九章 前尘遗事的当下叙说 132
第一节 历史资源的审美重构 134
第二节 历史云烟的反观 137
第三节 回眸激情燃烧岁月 140
第四节 发掘深圳的历史文化 142
第十章 与时代脉搏共振的报告文学 148
第一节 杨黎光报告文学审美价值论 149
第二节 创新科技有雄才 153
第三节 担当岂憷蜀道难 155
第四节 敢于亮剑的“布衣青天” 158
第五节 传奇历史的反传奇叙事 160
第六节 底层女性群体的心灵写照 167
第七节 为改革者树碑立传 172
第十一章 夜空不寂寞的深圳诗神 175
第一节 人性深处飞扬诗意想象 177
第二节 彩虹在天地间吟唱 180
第三节 青春与大地的礼赞 190
第四节 大灾有时 大爱无边 192
第五节 从秦川到南疆的诗意之旅 194
第六节 诗神在保佑着我们 198
第七节 诗在他的内心潜伏很久 201
第八节 “小我”和“大我”的完美拥抱 205
第九节 在生活的叶瓣上写诗 210
第十二章 “小溪”与“大河”融会的散文部落 213
第一节 道德力量的生动阐释 215
第二节 “因为在生活” 220
第十三章 童声与爱心的都市书写 224
第一节 字字读来皆是爱 227
第二节 美与善的和谐共振 231
第三节 生态文艺与儿童神话 234
第四节 诗与爱编织的成长寓言 238
第五节 童真与善美的水乳交融 241
第十四章 杂文生长的空间 245
第一节 春温秋肃遣笔端 247
第二节 笑傲江湖论时事 249
第三节 杂文的别名叫“讽刺” 252
第四节 正义公平的守护神 254
第十五章 与世界没有距离的行走文学 256
第一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58
第二节 异域想象的情感元素 260
第三节 用两只眼考量“山姆大叔” 261
第十六章 拥抱现实的“深圳制造” 268
第一节 《命运》:抒写改革先行者的悲壮史诗 281
第二节 《天堂凹》:底层叙事的影像传达 289
第三节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 295
第四节 《家风》:从俗世上升到灵魂 298
第五节 《亲爱的深圳》:农民工的现在时 300
第六节 《破天荒》:黑土地上的青春之歌 304
第七节 《亲情树》:在伤感中透出温暖阳光 306
第八节 《香樟树》:商业社会的心灵黏合剂 309
第九节 《相思树》:都市爱情演绎灵魂辩证法 310
第十节 《任弼时》:震撼心灵的史诗建构 313
第十一节 重铸《钢铁》 照亮人生 314
第十二节 《日出》:拯救灵魂的经典重铸 316
第十三节 《女人花》:植根于历史的女人戏 319
第十四节 大气磅礴的《风帆起珠江》 321
第十五节 《春暖南粤》:主旋律的审美表达 323
第十七章 讲着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331
第一节 激越优美的深圳原创音乐 331
第二节 “春天的故事” 333
第三节 “走进新时代” 334
第四节 “走向复兴” 335
第十八章 另类的行为艺术 340
第一节 行为艺术的先锋性 341
第二节 荒诞抑或病态 343
第十九章 来自批评现场的报告 348
第一节 深圳文艺批评现状与前瞻 348
第二节 胡经之与文艺美学 352
第三节 多元方法 聚焦透视 354
第四节 体制文化评论 356
第五节 流散文学批评 358
第六节 “创作”之余有“新论” 359
第七节 “不甘悬置”的“软玻璃” 362
第八节 “思想树”结出“评论果” 364
第九节 在“人文的天空”下 365
第十节 带刺的玫瑰 367
第二十章 呼唤真正的文艺批评 369
第一节 马克思文学理论经典的当代价值 369
第二节 批评的魅影与去魅 379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判定 397
第四节 文学的审丑与价值中立 399
第五节 当下都市文艺存在的问题 401
第六节 批判与超越 412
第七节 “刀光剑影”背后的隐忧 414
第八节 扎堆的谍剧与粗鄙的英雄 431
结语 439
主要参考文献 449
附录一 价值意义的追问与坚守&吴忠 451
附录二 我所思兮在远道&南翔 454
后记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