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经济学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民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5247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度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兼论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项目批准号05AJL002)的最终成果。本书基于广义信用、狭义信用体系的独特视角进行信用的经济学分析,旨在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撑。

导论 1

第一章 信用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20

第一节 信用的经济学内涵 20

一 信用的一般含义 20

二 信用的经济学内涵 22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辨析 24

一 信用与诚信 24

二 信用与信任 25

三 信用与信誉 28

第三节 诚信、信任、信用与制度的关系 30

一 诚信、信任、信用三者的关系 30

二 诚信、信任、信用与制度的关系 31

第四节 经济信用的考量与分类 37

一、经济信用:单一标志与二维考量 37

二、经济信用的科学分类 43

第二章 自利与利他:关于信用主体的理论假定 48

第一节 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倾向的理论假定 48

一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选择的学科 48

二 两种截然对立的经济行为倾向假设及其缺陷 50

三 重构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倾向的理论假定 56

第二节 信用主体: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一 64

一 自利与利他的复杂性 64

二 信用主体: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一 68

第三节 自利不是失信的充分必要条件 70

一 利他与诚信 70

二 自利并不必然导致失信 73

第四节 关于信用主体的一个新分析模型 75

一 基于机会主义的模型 75

二 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 79

三 新分析模型:对威廉姆森模型和努德海文模型的超越 81

第三章 博弈与演化:信用产生的条件 86

第一节 信用是一种博弈均衡状态 86

一 博弈与演化的研究视角 86

二 信用是一种博弈均衡状态 89

第二节 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92

一 产权的产生:博弈中的理性选择 92

二 产权是信用的前提条件 99

第三节 信用产生的内在条件 102

一 内生信用与外生信用 102

二 互惠互利 103

三 相互制约 105

第四节 信用产生的外在条件 106

一 第三方制约的产生 106

二 第三方制约:公平与公正 111

第五节 信用产生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 114

一 需要满足的时间贴现条件 114

二 突破信息非完整性的制约 118

三 克服理性约束 122

第四章 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 131

第一节 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 131

一 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的异同 131

二 各自分析的侧重点 132

第二节 市场信用 134

一 进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市场信用 134

二 市场交易中信用的保障机制 140

三 关系市场网络:市场信用的特殊保障机制 146

第三节 组织内信用 149

一 组织内信用的特征 149

二 经济组织内的信用问题 153

三 经济组织内信用的保障机制 155

第五章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 160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信用秩序的要求 160

一 信用的有序与无序 160

二 市场经济对信用秩序的要求 167

第二节 影响信用秩序的主要因素 171

一 法律惩罚 171

二 社会惩罚 174

三 内化约束 177

第三节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 180

一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微观视角 180

二 信用秩序与经济绩效:宏观视角 189

第六章 信用环境 195

第一节 信用环境及其在信用研究中的重要性 195

一 信用环境:信用研究不容忽视的方面 195

二 信用环境研究的多维视角 196

第二节 信用环境的基本构成 199

一 他人的信用行为 199

二 社会信用体系 201

三 信用制度环境 203

四 信用文化环境 206

第三节 信用环境影响信用主体的机制 210

一 信用环境影响信用主体的机制 210

二 环境差异与主体差异 214

第四节 信用环境优化的意义与途径 217

一 信用环境优化的意义 217

二 信用环境优化的途径 218

第七章 社会信用体系 222

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222

一 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 222

二 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228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235

一 社会信用体系产生的原因 235

二 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功能 244

三 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功能 247

四 社会信用体系功能的局限性 249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信用治理:启示与经验 251

一 发达国家信用治理实践的启示 251

二 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 254

第八章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多维视角 258

第一节 现代信用社会的内涵 258

一 现代信用社会的内涵 258

二 现代市场经济与现代信用社会 261

第二节 技术、制度与文化: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多维视角 265

一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技术视角 265

二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制度视角 268

三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文化视角 274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280

一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280

二 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政府的作用 287

第九章 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94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在信用研究中的运用 294

一 社会资本:一个新分析工具 294

二 社会资本理论在信用研究中的运用 298

第二节 社会资本在现代信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306

一 结构型社会资本:制度信任的重要补充 306

二 认知型社会资本:形成人际信任的基础 309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社会信用:一些经验事实 310

一 组织内合约的实施——以家族企业为例 310

二 交易的扩展——以“温州模式”为例 318

参考文献 329

后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