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要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惠宗著
  • 出 版 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572022067
  • 页数:76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序论 3

第一章 国家学概论 3

第一节 国家之意义 3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存立基础 5

第三节 国家之要素 6

第四节 民主国家与宪法之关系 13

第五节 国家权力的本质 14

第二章 宪法学概论 19

第一节 立宪主义的宪法 19

第二节 国民制宪权 20

第三节 宪法之种类 22

第四节 宪法变迁 23

第三章 我国制宪简史 37

第一节 序说 37

第二节 清末立宪运动 38

第三节 民国初年之制宪经过 39

第四节 训政时期约法与五五宪草 39

第五节 中华民国宪法之制定经过 40

第六节 宪法施行之准备程序 44

第七节 动员戡乱时期之修宪 45

第八节 宪法增修条文之修宪 48

第四章 我国宪法之基本决定——宪法之序言及总纲 58

第一节 序言 58

第二节 共和与民主之基本决定 59

第三节 国民主权 70

第四节 领土 71

第五节 民族 74

第六节 国旗 75

第二篇 基本权论 80

第五章 基本权总论 80

第一节 基本权之概念 80

第二节 基本权发展史 84

第三节 基本权种类 88

第四节 基本权之功能 90

第五节 基本权之主体 99

第六节 基本权拘束之对象 102

第七节 基本人权的限制 105

第八节 特别权力关系与基本权 118

第九节 基本权之关系 120

第六章 平等权与平等原则 120

第一节 平等之意义 123

第二节 平等之法律性质 124

第三节 平等的种类 126

第四节 平等原则之拘束力 130

第五节 平等原则之判断程序 134

第六节 平等原则与比例原则之竞合 138

第七章 人身自由 141

第一节 人身自由之意义 141

第二节 人身自由的范围 142

第三节 法定程序保障 147

第四节 不受军事审判之自由 152

第八章 行动自由 157

第一节 行动自由之意义 157

第二节 行动自由保护之范围 157

第三节 行动自由之规制 159

第九章 思想及表现自由 165

第一节 绪说 165

第二节 言论自由 168

第三节 讲学自由 177

第四节 著作自由 180

第五节 出版自由 180

第六节 广电自由 184

第十章 秘密通讯自由 187

第一节 秘密通讯之意义 187

第二节 秘密通讯之保障 187

第三节 秘密通讯之限制 188

第十一章 宗教自由 191

第一节 政教分离 191

第二节 宗教自由之内涵及特性 193

第三节 宗教自由之辐射效力 195

第十二章 集会结社自由 201

第一节 集会、结社之宪法意义 201

第二节 集会游行之自由 202

第三节 结社自由 206

第十三章 生存权 211

第一节 生存权之意义 211

第二节 死刑存废论 212

第三节 安乐死合法化之探讨 218

第四节 堕胎合法化之探讨 219

第五节 合乎人性尊严之生活权 220

第十四章 工作权 220

第一节 工作权之意义 223

第二节 工作权的主体 225

第三节 工作权之法律性质 226

第四节 工作权与其他基本权竞合 228

第五节 工作权保障之范围 228

第六节 工作权的限制 234

第七节 工作权于私法关系上之效力 240

第十五章 财产权 247

第一节 财产权之意义 247

第二节 财产权保障之性质 248

第三节 财产权保障之范围 249

第四节 财产权之限制 255

第十六章 诉讼权 271

第一节 诉讼权作为制度性保障之基本权 271

第二节 诉讼权之内涵 274

第三节 诉讼权的限制 284

第十七章 应考试服公职之权 289

第一节 应考试权之意义 289

第二节 应考试权之范围 290

第三节 应考试权之保障 290

第四节 服公职权利 295

第十八章 参政权 305

第一节 参政权之意义 305

第二节 选举权 307

第三节 罢免权 319

第四节 创制、复决权 323

第十九章 其他基本权 325

第一节 宪法第二十二条之意义 325

第二节 个别之其他基本权 328

第二十章 国家责任论 346

第一节 国家责任序说 346

第二节 国家赔偿责任 346

第三节 行政补偿责任 376

第四节 国家赔偿与损失补偿之相对化 378

第三篇 基本义务论 383

第二十一章 人民之基本义务 383

第一节 概说 383

第二节 依法纳税 384

第三节 依法服兵役 386

第四节 接受教育 391

第五节 遵守法规范之义务 395

第四篇 国家组织论 402

第二十二章 国家组织法总论 402

第一节 现代国家组织之基本理论 402

第二节 内阁制、总统制与双首长制 415

第三节 我国中央政制的问题 427

第二十三章 国民大会 443

第一节 国民大会之性质 443

第二节 国民大会之组织的演变 445

第三节 国民大会之职权 450

第四节 国民大会代表 453

第五节 国民大会行使职权之方式 459

第二十四章 总统 463

第一节 绪论 463

第二节 总统、副总统之产生与职务异动 467

第三节 总统特权 474

第四节 总统之职权 475

第二十五章 行政 487

第一节 行政院之地位 487

第二节 行政院之组织 488

第三节 行政院之职权 493

第四节 行政院与立法院的互动关系 493

第二十六章 立法 508

第一节 议会与人民间之关系 508

第二节 立法委员 509

第三节 立法院之组织 515

第四节 立法院之职权 518

第五节 立法院职权行使之方式 527

第二十七章 司法 537

第一节 司法权的演变 537

第二节 司法权的特性 539

第三节 司法院之地位与组织 542

第四节 司法权的类型化 548

第五节 司法权之界限 558

第六节 司法独立 564

第七节 法官地位之保障 568

第二十八章 考试 571

第一节 考试权之意义 571

第二节 考试院之地位 573

第三节 考试院之组织 574

第四节 考试院之职权 576

第五节 考试院与行政院之特殊关系 583

第二十九章 监察 585

第一节 监察之意义 585

第二节 监察院之机关性质 587

第三节 监察院之组织 588

第四节 监察院之职权 591

第五节 监察权行使之方式 595

第六节 监察委员之特别义务 597

第五篇 地方自治论 601

第三十章 地方自治基础理论 601

第一节 台湾地方自治史略 601

第二节 地方自治之民主功能 606

第三节 地方自治制度之本质 607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之法律地位 612

第五节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 615

第六节 地方自治团体高权 623

第七节 地方自治组织的基本模式 628

第三十一章 地方自治之实际 633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事务 633

第二节 地方自治组织——以县为例 639

第三节 地方自治之监督 644

第六篇 基本国策论 660

第三十二章 基本国策 660

第一节 基本国策之法律性质 660

第二节 国防之基本国策 663

第三节 外交之基本国策 665

第四节 国民经济 666

第五节 社会安全 672

第六节 教育文化基本国策 678

第七节 边疆地区及原住民基本国策 682

附录 685

01 中华民国宪法 685

02 (第六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704

03 (第五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摘录) 709

04 (第四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713

05 第一、二、三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719

06 历次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728

07 世界人权宣言 732

事项索引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