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国宏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8074742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为研究客体,从命题、基础、进程、精髓、主题、动力、途径、主体、理论创新和价值等方面深刻论析了中国化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和基本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论 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演进轨迹 1

(一)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的初步认识 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前奏 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明确提出 5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一度放弃 9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重提 1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多重内涵 14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15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18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 19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21

(五)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2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命题提出的时间不同 2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不同 2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 28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命题具有内在的统一和联系 2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论 3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基础 30

(一)马克思主义蕴涵的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的理论本性 31

(二)马克思主义体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理论本质 32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 3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基础 35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与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35

(二)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需要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3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 40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 40

(二)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2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级组织基础 45

(一)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 45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7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49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理性上的相通 49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上的契合 51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关怀上的接近 5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论 5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脉络 55

(一)第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56

(二)第二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 61

(三)第三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6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多维解读 71

(一)不断深入理解、科学解读、创造性诠释和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71

(二)不断深入理解和逐步把握中国国情的过程 73

(三)不断孕育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74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及哲学思想相融合的过程 75

(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理论上不断升华的过程 76

(六)在两条战线斗争和反对各种错误倾向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78

(七)中华优秀儿女不断探索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过程 8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论 8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路线的发展轨迹 82

(一)革命时期毛泽东创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2

(二)改革时期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84

(三)世纪之交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拓展 86

(四)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把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新水平 8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的理论内涵 89

(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和实质 90

(二)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状态 94

(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动力 98

(四)求真务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 101

三、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103

(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103

(二)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105

(三)党的思想路线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驱动力 107

(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8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论 11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主题 112

(一)解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革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主题 113

(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主题的破解 11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主题 129

(一)解答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主题 13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破解 132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论 14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动力 147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实践性 147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批判性 149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开放性 15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动力 153

(一)实践与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 153

(二)实践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 156

(三)实践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159

(四)实践与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16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动力 162

(一)时代特征变化的客观推动 162

(二)中国国情演变的客观要求 165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167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168

(二)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 171

(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 173

(四)对党的命运和出路的忧患与探求 175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论 178

一、理论武装,奠定基础 178

(一)全党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179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 181

(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的基本经验 183

二、调查研究,把握根本 185

(一)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 185

(二)调查研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88

(三)通过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191

三、总结反思,升华创新 193

(一)总结反思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关键环节 19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进行科学反思与总结的基本经验 195

四、集中智慧,综合创新 199

(一)立足群众实践,集中全党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19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集中智慧、综合创新的产物 201

五、“古为今用”,继承创新 203

(一)坚持古为今用,在批判继承和改造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4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总结 206

六、“洋为中用”,借鉴创新 208

(一)坚持洋为中用,在借鉴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8

(二)坚持洋为中用,善于借鉴创新的基本要求 211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论 214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领袖观 215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215

(二)马克思主义的领袖观 219

二、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靠力量 221

(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推动力 222

(二)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落脚点 224

三、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 227

(一)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实现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22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领袖作用发挥的规律 232

四、广大理论工作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234

(一)包括思想家理论家在内的广大理论工作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35

(二)正确处理领袖的理论创造与理论工作者理论贡献的关系 238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论 240

一、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 240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品质的本质要求 241

(二)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理论创新的强烈意识 243

(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 24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辩证要求 249

(一)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250

(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 251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252

(四)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253

(五)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 254

(六)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255

(七)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 257

(八)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 258

(九)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259

(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 26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启示 261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先导 261

(二)继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前提 263

(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础 264

(四)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265

(五)解决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中心任务 26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论 26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 269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70

(二)树立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 27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价值 275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行动指南 276

(二)提供了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借鉴 28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价值 284

(一)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启蒙 284

(二)实现了从西方到东方、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转型 285

(三)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287

主要参考文献 291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