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份工做好了吗?评价曾荫权政府的表现&郑宇硕 1
为甚么选择曾荫权? 1
曾荫权的管治哲学 4
社会分化与官商勾结 12
政改与香港自治权的削弱 16
亲疏有别和延揽人才 18
2.论曾荫权管治下——特区政府的「务实政治」&莫家栋 24
曾荫权的「务实政治」 24
是务实还是屈从于政治现实? 29
务实——是当权者的矛,还是无权者的盾? 36
是谁在纠缠于意识形态的争论? 39
务实——意味着讨论的开始还是终结? 43
3.曾荫权任内政商关系的变化&郑宏泰、尹宝珊 52
对商界领袖的信任与观感 52
营商环境的转变 56
政商关系的转变 61
「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取态 64
4.经济金融化与香港经济&余嘉明、李剑明 76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76
全球经济金融化 78
香港经济的金融化 80
5.曾荫权管治时期香港创业环境的变化&万颖恩 97
创业环境的概念 97
曾荫权出任行政长官期间的香港创业环境变化 101
6.由做工到当奴——网络空间里曾荫权的政治形象&黄伟国 119
「我会做好呢份工」 119
「请曾荫权去死吧」 122
由「起锚」到「超错」 126
「勿当奴」 132
7.医保计划——没有灵魂的公共医疗改革政策&佘云楚 142
福利国家与香港福利政策的反思 142
由医疗融资到自愿医疗保险计划 145
自愿医保,所为何事?谁会受惠? 149
8.是非不断、纷扰不休的教育改革&谢均才 164
背景 164
曾荫权时代的善后和新猷 167
总结与前瞻 184
9.制造与减缓在职贫穷——劳动及福利体制的转变&欧阳达初 193
「在职贫穷」的定义及状况 196
经济不稳定及劳动体制的影响 199
福利体制改革及扶贫政策的转向 205
减缓在职贫穷政策的制度分析 212
总结及未来发展路向 218
10.香港社会企业政策的投资回报&纪治兴、赵立基 225
香港的贫穷问题 225
社会企业的来源 228
香港社会企业 230
与社企相关的政策 232
现时香港社企的投资回报 235
11.香港身份与中国论述的互动——曾荫权年代的香港本土意识&陈智杰 247
香港本土意识的文化脉络 247
社会运动的端倪 250
香港社会的中国想像 254
六四事件的风波 256
本土意识的酝酿与曾荫权政府的回应 259
结论——三点观察 261
12.争议大于变动的文化保育政策&葉荫聰 268
回归以前的「古物古迹」政策 268
90年代末——经济发展的需要 269
天星及皇后码头争议 274
多了「亮点」·未触及「面」 278
13.评香港的青年政策——跨社会的比较&李德仁 285
香港的困局 285
青年与青年政策概念 286
青年政策指标 288
审视本港青年政策现况 288
14.后殖民时期香港新闻自由备受争议&李显华 307
前言及背景 307
董建华时代 310
曾荫权时代 311
15.「多元共融」之下的社会排斥——曾荫权年代的香港少数族群&李剑明、罗金义 335
保护型多元文化 335
否认族群问题的吊诡 336
多面向的社会排斥 339
回归后中国化的影响 342
《种族歧视条例》与宏观经济困境 345
缺乏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承担 348
16.跋——曾荫权留给梁振英&郑宇硕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