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章 导论——台湾现代诗美学的发展 1
物象的观照 2
现实的观照 5
秩序的成长 13
美学与历史的辩证 27
第二章 概念化与超现实经验——五六十年代诗的物象观照 27
论战 27
物象的观照 28
说明性的物象 29
曲折的隐喻 32
美学的痕迹 40
总结 49
第三章 诗与现实——早期台湾现代诗的现实观照 53
五六十年代 53
七十年代 57
第四章 诗化的现实——八十年代以来诗的现实美学 78
现实美学的基础 78
议论的传承 80
现实与想象的立足点 83
现实诗美学 89
后现代风景 105
第五章 后现代的双重视野 105
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流程 105
后现代主义的双重性 106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108
后现代精神概述 109
台湾的后现代诗论述 111
台湾当代诗论述的新视野 115
第六章 结构与空隙 119
结构的辩证 119
空隙中的美学 125
诗存在的空隙 138
第七章 意象与“意义”的流动性 144
从象征到符号 144
从符征到符旨 145
诗的意象逻辑 152
“意义”的再定义 156
第八章 诗的嬉戏空间 164
有形的文字游戏 167
形而上的嬉戏 169
第九章 不相称的美学 183
意象的边界 183
机械与有机的排比 184
所谓不相称 186
第十章 诗既“是”也“不是” 202
诗“不是”? 202
诗“是”? 207
诗既“是”也“不是” 208
美学的历史痕迹 225
第十一章 似有似无的“技巧” 225
批评家的倾向 225
似有似无的“技巧” 231
第十二章 长诗的发展 246
诗句与诗 246
所谓长诗 247
长诗的美学 249
主要参考书目 266
英文书目 266
中文书目 275